孫娟
內容摘要:今年九月,我從畢業班下來教授三年級,全國已在2018年推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上)新教材,可我作為一線教師,第一次用三上的新教材,害怕穿新鞋走老路。于是我通過全國、市上網上培訓,從統編教材的結構體系、和老教材的對比、統編教材的亮點、使用中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以便和各位同仁一起快速駕馭統編教材,在教學中得心應手。
關鍵詞:統編小語(三上)教材 ? 認識
作為一線小語教師,去年已經用過六年級的統編版教材,但心情除了激動還很忐忑,因為統編教材的使用最關鍵的還是在教師,如果教師不了解新教材的理念和結構編排,那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為此我假期通過網絡自學相關教材、講座,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與同行交流、切磋,以求達到共同提高和成長。
一.統編版教材的結構體系
此次統編版小學語文(三上)教材分為八個單元,兩個特殊單元,六個普通單元。每個普通單元都是雙線結構編排,由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組成。六個普通單元,分別是學校生活(關注閱讀中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金秋時節(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童話世界(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祖國山河(借助關鍵詞語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美麗的大自然(感受生動的語言并積累)、美好品質(學習帶著問題默讀并理解課文的意思);兩個是特殊單元,分別是第四單元閱讀策略單元——預測和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留心觀察。
每個單元由精讀文、略讀文、習作、語文園地組成,個別單元有口語交際和快樂讀書吧。語文園地中有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組成,個別語文園地中有識字加油站和書寫提示欄目。
書末有識字表(250個)(藍色的字是多音字)、寫字表(250個字)和詞語表。
二.統編版教材的亮點
1.雙線組元
每個單元都有兩條線組合,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例如統編教材中第二單元人文主題是“金秋時節”,而語文要素有兩項,一項針對閱讀要素: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另一項針對習作要素:學習寫日記。以前的教材只是人文主題單線編排,忽視了語文學科的語文要素,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訓練點少?,F在就可以拿精讀課文當范例進行語文要素的訓練,如《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課后第二題就是圍繞語文要素展開:和同學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明朗”、“凌亂”的,學生預習時可以聯系上下文、查詞典等,老師課上可與語文園地二中的“交流平臺”整合,進行匯總: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猜意思、聯系生活實際、換詞語、向他人請教、看注釋或插圖、查《現代漢語詞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這樣既在課上訓練了方法,解決了詞語的意思,也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了方法——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可見統編版教材的獨到之處。
2.特殊單元
(1)閱讀策略單元
這是本冊教材的第四單元,它就是要讓學生在一單元的專門訓練中學會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這個單元不以雙線結構的方式來編排,而是完全以閱讀策略為主線進行編排。
本單元先安排一篇精讀文,引導學生學習預測,旁批和課后題相結合展現了預測的基本方法。旁批呈現成熟閱讀者的思考過程,提示學生在哪里預測(題目、插圖等),可以預測什么(故事情節和結果)。課后題引導學生交流閱讀過程中想到了什么,借助什么來預測。讓學生反思閱讀過程:我是怎么讀的,我閱讀時想到了什么,我是怎么獲得這些閱讀經驗的。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啟發,不斷豐富閱讀經驗,更好遷移到今后的閱讀實踐中。
單元中的后面兩篇課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小狗學叫》,主要體現預測策略的實踐和運用。同時在整個單元中還安排穿插一系列的閱讀活動,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嘗試運用閱讀策略。例如給文章或書的題目,讓學生預測,從而體會預測策略的巨大實用價值,學以致用。
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質量,可以把借助旁批完善學生的閱讀行為,給出學生交流句式:我讀到……就猜到……因為……
(2)習作單元
這是本冊教材的第五單元,它是讓學生在一單元專門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本教材重視讀寫結合,可以讓學生從閱讀中學表達,通過課后練習、園地中總結,在習作中強化能力,而且本單元中還有習作例文,這對于學生習作可以說是分步完成,省時高效。
通過“導語”明確語文要素——“精讀課文”學習表達方法——“初試身手”嘗試運用表達方法——“習作例文”感悟積累經驗——“單元習作”呈現單元的學習成果。
每個單元中的習作,精選話題內容,著力激發學生的習作動機,培養自信。同時某些課后安排小練筆,促進讀寫結合,由讀學寫。如《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課后有小練筆,引導學生寫自己上學放學路上看到的風景。結合課文,學生可以模仿課文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生活,培養學生隨時隨地提筆記錄生活的好習慣。
3.第一次安排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和現在的語言有不同之處,初次接觸引導學生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司馬光》的故事耳熟能詳,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也能猜出意思,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借助注釋講故事,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譯或全文翻譯。這樣既降低了學習文言文的難度,也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對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推薦課外閱讀《小古文》,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總之,部編版教材的使用,老師要在學生前讀通、讀懂、讀透、讀活,要把一到六年級融會貫通,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再教部編版教材時才可以游刃有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