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珍 李鋼
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而學校教育就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學校教育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班級的常規管理,一個好的班主任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把班級比作一艘船的話,那么班主任便是這艘船的船長,直接影響到這艘船行駛的方向。如何塑造一個班風正、學風濃、富有正能量、富有凝聚力的優秀班集體呢?下面我們從自身班主任的經驗談談我們的一些做法。
一、熱愛班主任這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那么就一定要愛這個職業,要喜歡學生,把每個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看,要能夠體會到跟學生在一起的快樂。對于高中學生,經過中考的洗禮之后,大多數學生都比較懂事,如果我們對他好,他能理解,他會從心里服你,所以以后你在班里布置什么任務都會很順利,班級凝聚力會很強。愛班主任工作,愛學生要體現在每時每刻,甚至是有些細節。
案例一:2010年,學校召開高一新生入學教育大會,9月初天氣還是比較炎熱,秋老虎還是很厲害,下午開會時太陽光線很強烈,天氣還是很熱,我們高一年級8個班的班主任都在隊伍后面站著,站了一陣有兩個女老師嫌曬,躲到樹蔭下面去了,后續又有幾個班主任看到后也都躲到涼快的樹蔭下了,我當時也想去,但是我又一想,有一句話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我的學生,學生都在太陽地里站著,學生都能堅持,我為什么就不能堅持。那如果是我的孩子站在這,曬著大太陽,我會怎么做?所以我就沒有去,一直堅持和學生一起,站到了會議結束。等到2013年高考結束,我們班有56人考上了二本線,有40人考上了一本,這個升學率在全校平行班級是遙遙領先的,我跟學生聚會時,學生就談到了這件小事,他們說他們從高一入學就已經喜歡我了。
興趣是干好一件事的前提條件之一,如果愛教師這個職業,愛班主任這個角色,愛學生就是做好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的第一條件。
二、以德服人,以扎實的教學功底讓學生信服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師德要高尚,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擁有良好的師德才能教出更加優秀的學生。教師個人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就很注意學生的品德教育,經常講一些正能量灌輸給學生,幫助他們成長。比如說課本上出現某一個知識點和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我們就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科學小故事。
案例二:化學上講氧化還原反應時出現了黑火藥的成分,我就給學生講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里面就有火藥,但中國人只會用火藥制作鞭炮和煙花,直到到了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入侵,外國列強的洋槍洋炮踐踏中華大地,成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我們現代人更應該發奮圖強,自力更生,要自強、自信、自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要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同學們聽了以后,感觸頗深。這樣既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三觀,又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樂趣。
學生通過老師平時所講的,學生所觀察到的老師對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察覺到了一個老師的品德,老師通過自己高尚的師德,人格魅力感染了學生,勝過嘮嘮叨叨幾百遍。
三、樹立班干部榜樣的作用,在班級中弘揚浩然正氣
班級管理中班干部的作用時不能忽略的,我們在確立班級主要班干部的時候要選擇那些德才兼備的學生。德是第一位的,一個學生學習再好,如果品德不行的話還是不行的,不是一個有用之才,不適合做班干部,還需要好好磨練。班干部可以采取民主選舉加老師推薦。如果完全民主選舉,學生中有時會出現小幫派現象,這是做班主任最頭疼的一件事,如果小團伙集體搗亂,那是非常麻煩的,所以班主任還要把好關。班干部選好后,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要多觀察,細心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樹立榜樣,以一帶十,最后帶動全班。
案例三:在我所帶的2016級學生中,有一天早上我去的比往常早了15分鐘,我7:05到校后去了教室,發現教室里只有五六個學生,但教室衛生、清潔區衛生已經打掃的干干凈凈,我們平時要求7:20早到,值日生7:10開始打掃衛生,趕7:20前把衛生打掃完。我就隨口問了一句:“衛生是誰打掃的?”學生異口同聲的說:“呂佳豪”,我當時很吃驚,我說:“教室、清潔區都是你打掃的?”學生說是。等學生早早讀要結束時,我留了5分鐘時間,在班里講了一段話:“同學們,你們中的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干過較多的家務嗎?”學生們回答:“沒有”。我接著說:“呂佳豪同學和你們一樣,也是獨生子女,今天早上我們教室、清潔區這么干凈的衛生是呂佳豪同學一個人打掃的,這個同學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吃虧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的。呂佳豪同學身為班里的勞動委員,以身作則,給我們大家樹立了榜樣,名副其實,我們所有班干部,所有同學都應該向呂佳豪學習,樹立正氣,共同關心,關愛我們這個班集體,為我們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班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在以后的日子里,班里涌現出了好多向呂佳豪一樣的學生,教室、清潔區的衛生基本都在7:15以前打掃干凈(學校7:50上課),從沒有出現過說因為打掃衛生或班務勞動推諉扯皮的事情發生。
榜樣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良好的班風,學風的營造是班級常規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團隊,而這個團隊要有“神”,或者說要有“魂”,—班魂,班魂要靠班主任和榜樣共同去塑造,有了魂以后,這個團隊就會積極向上,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四、掌握學生心理,巧妙處理學生關系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是很微妙的,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自私自利,不懂得謙讓,這些缺點在個別學生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面對這么復雜的問題,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時管理過程中多觀察,多發現,正確掌握學生心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死搬硬套別人的經驗,不能一概而論。
有一句俗語叫:知兒者,母也。父母是最清楚自己孩子的品性的,班主任是最了解自己學生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班級管理中多觀察,多積累,多鉆研,靈活處理學生問題,不要單一的用某一種方法去處理。
五、班級文化是學生前進的興奮劑
班級文化體現的是一個班級的內涵,它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學生學習最艱苦,最無聊的時候,良好的班級文化就是一支興奮劑,會讓所有同學產生動力,激情高漲,充滿力量。
案例四:2016年5月上旬,天氣炎熱,對于馬上就要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可以說到了高原反應期。有些學生快要堅持不住了,強大的思想壓力,大量的練習題,相當一部分學生到了崩潰的邊緣。看到這些,我馬上要求團支部書記,辦一期以名人故事、名人傳記為主題的新黑板報,很快黑板報就辦起來了。在班會課上我與同學們分享了黑板報內容:“沒有哪一個人會隨隨便便成功。不經歷風雨,怎會見彩虹?天才來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 等名人故事,同學們聽了以后都默默地鼓足了干勁。在當年高考中,這批學生有52人考上了一本院校,59人上了二本線,上線率達到了93.65%。后來,這些學生畢業后有一次回訪母校時跟我聊到:“老師,高三后期我經常看教室里的名言名句,一看到這些,我仿佛充滿了力量。”
班級文化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特點塑造不同的班級文化,體現班級特色,班級文化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視的,用好了,能抵千軍萬馬。
學校教育中班級常規管理形式多樣,別人好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自己,所以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多動腦,勤鉆研,勤學習,以一顆愛心牽頭,以一顆熱心干事,以一顆誠心面對,干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