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鴻婷
摘 要: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合格人才,音樂課的質量必須提高,真正的音樂美育需要有多類學科的協同合作才能得以實施,所以,音樂老師的視角應該也隨之變寬、變遠,在進行合唱教學時,要多多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課堂教學的角度探索真正的“以美育人”。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音樂教學過程;合唱教學訓練
引言:
雙減政策是為了緩解學生繁重的課業壓力,學校通過增加了課后服務時間在、增加多門類課外活動的方式以實現這一目的,在對學生音樂素質培養方面,音樂教師從此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學到的基本技能,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的社團課進行鞏固與拓展,以此來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教師因而在初中音樂合唱教學中有了更多的探索。
一、結合合唱欣賞,培養學生的合唱意識
初中音樂教學在各學科的比較中是尤為薄弱的,學生自身對于合唱的了解也相對較少,學生對這一教學往往是不重視的,他們自身沒有樹立合唱意識,對合唱教學往往是忽視的狀態,因此首先就是要讓學生自我有意識,在之后日常學習中才能下意識地去嘗試合唱。
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學生可以有更多的課外活動時間,因為音樂學科的特殊性,對學生的音樂學科教育也就能穿插在課外活動中,在活動學生自發樹立培養意識。第一步是啟發學生對合唱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只有學生自己感悟到了合唱的魅力,接下來的合唱教學才有繼續下去的可能。在初中音樂合唱教授過程中應該開展合唱欣賞課,是有效途徑,現在的教材設置也是區分了唱歌和欣賞這兩個環節的。例如在欣賞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草原牧歌中的無伴奏合唱曲目《牧歌》時,教師在播放曲目時要結合自己的講解,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的灌輸,同時對比聆聽獨唱版本的《牧歌》,讓學生在欣賞曲目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感受合唱的力量,讓學生養成欣賞的好習慣,成為一種下意識的心理活動。呼應雙減政策,培養學生合唱意識,向著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邁進。
二、立足合唱訓練,激發學生合唱學習興趣
在音樂合唱教學中,課堂上的合唱訓練依舊是教師要重點把握的主陣營。合唱訓練需要有組織、有所針對地進行,采用分聲部訓練法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混聲合唱在音樂門類中可以分為高音、低音及女聲、男聲,不同聲部有不同特點,合唱效果的呈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聲部的劃分,因此如何處理聲部劃分至關重要。不同聲部要實現融合需要學生一起努力,當然整體是由個體組成的,所以教師在關注融合的整體時也不能忽視個體的存在。個體的提升依賴于學生興趣的投入,在興趣的作用力下,學生個體對音樂的探索欲上升,得到較為深刻的音樂體會。
雙減政策是為了讓學生實現更全面的發展,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安排更為高效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可以有所區分,分清課堂教學與課外拓展的界限,以興趣為切入點,合理安排合唱訓練。在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更多地向著生動、有趣發展。現在的教學方式多變,借助多媒體的幫助,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歌聲中表達的情感與意境,動態的圖配上悠揚的聲,這是一種美妙的碰撞,學生對合唱的積極性就能有所提升,音樂課堂的效率就能得到大幅提高。例如在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行進之歌第一課《一二三四歌》中,對于歌曲中表現的氣勢浩蕩的場景音樂,教師播放部隊訓練的影響來配合歌曲聲的浩大,音畫同步的激情刺激學生,點燃學生跟唱的興致。課堂氣氛的烘托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減負提質,創造更高效的課堂。
三、倡導合作互助,培養學生合唱過程中的默契度
合唱表演的是同一首歌曲,顧名思義,這過程中少不了每一位學生的聲音輸出,如何實現每一位學生聲音的融合,讓眾多學生的聲音有效地集中在一起,在聲音入耳后實現整體協調性。當評論一首合唱歌曲的好壞時,整體性時考量的重要標準,因此在音樂合唱教學中要極度重視合唱隊成員之間的默契度,合唱中不能凸顯個人,與眾不同的聲音不會出彩只會破壞這首合唱曲目的的和諧。比如有的同學聲音天生優越,也不乏歌唱技巧,其聲音極具特色,但在合唱中這種特色可能不會成為優勢,因為合唱講究的是配合。因此在初中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合唱成員之間多多開展互助活動,倡導合作精神。例如在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樂海泛舟第一課《搖籃曲》的二聲部合唱教學中,將學生分高低兩個聲部單獨學唱好旋律,再進行二聲部的合練。在二聲部合唱的排練過程中,要保持聲部平衡與融合,聲音的強弱變化和表現都要協調統一。這之間互相探討以尋求更好地融合,學生之間慢慢培養出默契度,在應當音高的時候做到有效把握,在低音處理時干凈收尾。在這種合作演唱過程中,學生既感受到了合唱藝術的美,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雙減政策正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合作精神是做人的基礎,合唱中要做到張弛有度,放到做人當中也同樣適合。
結束語:合唱對于學生具有超高要求,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音樂表現形式,它值得受到更多關注和推廣教學,基于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重視的同時也將同步提高,合唱教學是多維度入手,立德樹人,啟發學生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進一步保證素質教育的落實。
參考文獻:
[1] 鄧新貴. 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實踐探究[J]. 考試周刊,2020(1):155-156.
[2] 彭振業. 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實踐探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7):1250.
[3] 練繼恩. 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實踐探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6):978-979.
[4] 王萬超. 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探析[J]. 南北橋,2020(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