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暢
摘 要: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文化機構,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隨著社會經濟和發展,群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如何在精神和物質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下,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是文化館持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從文化館數字化服務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相關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文化館;數字化服務;服務內容
網絡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在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廣泛應用,對文化館服務和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加速文化館服務的轉型和創新,整合和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是當前文化館建設需要面對和迫切解決的課題。文化館服務的數字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現實需求,因此,各地、各級文化館需要結合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速對文化館數字化服務的改進和升級,為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文化館數字化服務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首先,文化館服務的數字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1]。時代已經步入了信息化社會,讓文化館產品和服務的全面數字化成為可能,文化館服務的數字化符合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通過向受眾提供數字化文化產品和服務,能夠進一步促進文化館自身的建設和發展。
其次,文化館服務的數字化,是廣大群眾的現實需求。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群眾的信息獲取方式,傳統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服務的需要。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文化館有責任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契合群眾對服務的需求和習慣,通過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提升。
第三,文化館服務的數字化,是提升自身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2]。與傳統的文化產品與服務方式相比,數字化服務具有突破時空限制、即時性高、方便快捷、受眾廣泛等優勢,能夠更加充分地體現文化館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公平、廣泛和公益的服務宗旨,有助于提升社會整體的文化素質。
二、當前文化館建設和文化服務現狀分析
作為一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文化館一直存在著思想僵化、工作效率低、服務水平差的問題,嚴重制約了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宗旨的實現。
1、服務理念落后于時代發展,造成文化館的服務形式固化
各級、各地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水平差異較大,一些地區的文化館在此過程中的服務理念仍然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固守傳統的實體文化服務,雖然硬件設施已經逐步實施了數字化,但對數字化服務的認識不足,沒能認識到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服務,是以開放、共享為根本理念的全新文化服務。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相關文化產品和服務仍然局限于館內,無法實現文化館數字化文化服務的全部功能。
2、缺乏創新,工作效率低下
文化館服務的目標,是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大范圍地為群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而大量在線數字產品和服務的涌現,讓群眾在信息獲取有了更多的選擇[3]。但在文化館數字化服務建設工作中,缺乏符合大眾習慣和創新性設計和應用,在與眾多數字產品和服務的競爭中不占優勢,造成線上產品和服務普及率差、受眾不足,使主流文化的傳播和影響降低,影響了文化館的文化傳播和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
3、專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亟需一大批具有較高網絡信息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但當前的文化館工作人員,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與實際工作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造成文化館數字化建設仍然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
三、加快文化館數字化服務建設水平、促進文化館服務的持續發展
1、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4],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館數字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文化館數字化服務建設應切實貫徹這一服務理念,將群眾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從內容、方式、效果各個方面進行數字化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多元化創新,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2、提高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為數字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一支專業能力高、服務意識強的文化館工作人員隊伍,是加速文化館數字化建設、提高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5]。各地文化館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現有人員的培養、專業人員引進、與其他機構和平臺合作等多種方式,提升文化館的專業服務水平,秉承文化傳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服務宗旨,為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3、加強平臺建設和服務形式創新,提高整體服務質量
在文化館數字化過程中,應注重線上、線下兩個方面建設:吸引和利用當地政府、企事業機構、傳播機構等,加大資源投入,加強線下場館、終端等硬件建設;通過對當地文化資源和整合和利用,打造線上文化傳播平臺,對線上傳播形式進行大膽創新、借鑒其他平臺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在線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四、小結
總之,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文化館數字化建設,應以群眾的需要為基礎、以文化傳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目標,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為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參考文獻:
[1]肖貴中.互聯網時代數字文化館的建設現狀及發展方向[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6):16-17.
[2]鞏云霞.數字化文化館特色資源建設路徑探析——以北京數字文化館為例[J].今古文創,2020(6):59-61.
[3]周蓉華,王全吉.文化館的數字文化服務價值如何凸顯?[N].中國藝術報,2020-06-12(4).
[4]張金亮.新時期加強文化館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參花(上),2020(7):142.
[5]金新淋.大數據時代下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的途徑及意義[N].日照日報,2020-09-18(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