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摘要:陶行知這一教育的理論家和實踐家大力的倡導生活化教育,要求在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將生活作為中心,對課程教學有效地開發和建設。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更好的展現出新疆地區的特色,幼兒園也可以對絲綢生活課程大力的進行開發。借此來展現教育特色,深化幼兒的生活體驗,讓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達成。
關鍵詞:幼兒園;絲綢生活課程;開發
新疆地區擁有新疆絲綢之路這一特色文化,絲綢文化內涵是比較豐富的。所以,在現階段,為了更好的讓教育的特色得到彰顯,幼兒園也應該在日常教育工作當中對絲綢生活課程大力的進行開發和建設。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幼兒可以對絲綢文化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認識,在無形當中讓幼兒教育的價值變得更加深刻。
一、幼兒園絲綢生活課程的開發意義
(一)展現教育特色
在幼兒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通過絲綢生活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首先就能夠使得教育特色得到充分的展現,讓教育在開展的過程當中能夠特色鮮明,有助于幼兒對于家鄉周邊絲綢文化的接觸和了解。在新疆地區,包含新疆絲綢之路這一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在現階段也成為新疆獨具特色的景點之一。所以,在現階段,通過絲綢生活課程的有效開發,就能夠將獨有的地域優勢和教育特色充分的凸顯出來,讓幼兒在課程學習當中的情感體驗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二)深化生活體驗
在幼兒教育當中,絲綢生活課程的良好開發和建設,也能夠使幼兒的生活體驗得到進一步的增強[1]。將絲綢文化作為資源和背景,對教育活動進行開展,能夠使得幼兒在生活當中尋找教育,為了生活而努力學習,讓幼兒可以在生活化課程的氛圍中對絲綢文化進行接觸,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更加強烈的愿望和需求,實現生活和教育的互相融合。這樣就能夠在無形當中帶動幼兒在文化素養方面的提高,讓整個生活化課程的構建變得更好,引導幼兒在其中善創造、樂交往、喜探究,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幼兒教育效果。
二、幼兒園絲綢生活課程的開發對策
(一)加大環境創設,開發生活課程
在幼兒園絲綢生活課程構建的過程當中,首先就應該對周邊的環境進行創設,充分展現出環境和氛圍的隱性作用。這樣才能夠加大氛圍的感染力,讓幼兒可以在接觸絲綢文化的過程當中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在環境創設的過程當中,教師和幼兒園的領導應該針對于各個細節讓環境的作用力得到充分的展現[4]。
例如,在幼兒園的門口,就可以對“絲綢寶寶”這樣的星級評比活動進行創設。在班級當中也可以設置“我是絲綢寶寶”這樣的專欄,針對于幼兒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表現來讓幼兒進行評比,使得整個氛圍得到良好的創設。在幼兒園的走廊,也可以成為幼兒體驗和創作的風景線。在日常當中對于幼兒運用綢緞、顏料、紙張、布料制作出來的有關于絲綢的手工藝品都可以在走廊上進行適當的擺放,使得整個空間得到拓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使幼兒有更多的空間和機會來接觸到絲綢文化,帶動幼兒獲取到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二)結合區域活動,開發生活課程
在對絲綢生活課程進行開發和建設的過程當中,也應該將區域活動作為立足點。在區域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可以將絲綢文化作為背景,根據幼兒當前的課程需求和實際興趣來對多元化的活動進行開展,讓幼兒對絲綢文化產生更加深刻的探究。
例如,在表演活動當中,就可以為幼兒下發工具,讓幼兒可以以小組的方式自己來嘗試著借助絲綢設計穿戴服裝,并在后續以T臺展示的方式呈現自己的創作成果。在語言區域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新疆絲綢之路的相關視頻,讓幼兒扮演導游的身份來對景觀進行介紹。這樣的方式就能夠使得幼兒對于絲綢文化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組織能力方面得到不斷的鍛煉,在無形當中讓絲綢文化相關的教育內容得到滲透,使得幼兒有更多接觸絲綢文化的機會和空間,讓絲綢生活課程的開發和構建得到真正的達成。
(三)重視課程建設,開發生活課程
在對絲綢生活課程構建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立足日常的課堂教學,讓系統化、專業化的課堂得到構建,使得絲綢生活課程實現良好的構建,讓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達成。在構建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幼兒個性的發展,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讓良好的課程構建效果得到真正的實現。
(四)開展實踐活動,開發生活課程
在絲綢生活課程實際構建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秉持著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應該對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積極的進行組織,讓幼兒在此過程當中有更加深入的體驗感。
例如,可以將絲綢資源作為主要內容,帶領幼兒開展尋寶活動。在活動開展過程當中提前對環境進行創設,設置不同的關卡,以絲綢文化為內容來設置一些知識習題、挑戰等等,讓幼兒以小組的方式形成小團隊,經過重重困難找尋到線索,最終對寶藏進行找尋。也可以對絲綢文化相關的作品展活動積極的開展,廣泛地收集一些幼兒優質的、有關于絲綢的繪畫作品、攝影作品等等進行展示,也可以在網絡上上傳,使得幼兒園的文化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增強。也可以積極的聯合家長來對和“絲綢文化”相關的文藝活動進行開展,在文化節上鼓勵家長、教師和幼兒積極地展現和絲綢文化相關的表演、研究成果等等......在無形當中讓課程構建的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五)聯合家長資源,開發生活課程
除了以上這幾個方面,在課程建設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適當的對家長資源充分地進行引入。為課程的建設提供良好的保障,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課程建設效果。
結論: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中,有效地對新疆地區的特色進行利用,大力的對絲綢生活課程進行開發和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在無形當中讓課程教育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帶動幼兒獲取到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在這其中,主要可以通過加大環境創設、結合區域活動、重視課程建設、開展實踐活動、聯合家長資源,使得生活化課程得到開發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