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群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作文水平代表著學生的語文水平。從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看,教師大多過于關注作文分數,忽視了作文教學的實際效用。本文對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教學是學生學習和教師引導的綜合過程,其中,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學習是同時發生的。初中作文教學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引導,也要關注作文教學的具體要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設定教學目標。
一、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表達情感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教師應該重視作文教學,加強指導力度。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要走下神壇,平等地和學生交流,讓學生明白教學目的,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作文教學還要凸顯課程的重要性,不能僅開展寫作訓練,還要講解主題、文體等相關寫作知識,并提供恰當的素材為寫作服務。教師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凸顯課堂教學的意義。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命題環節,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寫作,這樣他們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實感。作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包括引導學生借助生活中的事物表達情感和態度,因此學生只有聯系生活實際,真正理解寫作主題,并將自身情感寓于文字中,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這就要求教師在命題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題目,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寫作。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指導,從學生的愛好入手進行啟發式教學。作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多的知識,以滿足未來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并讓思維更有邏輯性。學生通過寫作,自由表達情感,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提升綜合素養。在作文教學中,評改環節至關重要,批改方式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著作文教學的效率。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評改沒有針對性且不及時,導致學生不能在寫作后及時反思,不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使寫作能力得不到提升。這種弊端日積月累,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寫作熱情,只是將寫作當成任務,嚴重影響了作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改變評改模式,采用當堂批改、示范批改、交換批改、口頭批改等方式,豐富評改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要注意,無論采用何種評改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教師不應拘泥于某種固定的形式,應靈活多變,只要能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即可。
二、在領悟作文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自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開展初中作文教學,教師有完善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教師可從自己的學習經驗或人生體驗入手,引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然后營造與教學主題相適應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雖然,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提煉生活感悟,提高表達情感的能力,通過行之有效的寫作訓練,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為提高寫作能力奠基。此外,教師要吃透寫作要求,挖掘文題的內涵,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他們將寫作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并將這種寫作理念植入學生的心底。在教學時,無論是主題的設置還是氛圍的營造,教師都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為目的,讓學生真正愛上寫作。比如,教師可以播放學生喜歡的音樂、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切入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寫作。拿到作文題目,學生的第一反應通常是盡最大努力表達內心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不同的體驗會生成不同的寫作內容,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全新的方式表達。
三、明確作文要素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先讓學生明確寫作要求,因此要教會學生審題。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嘗試用第一人稱寫作,學生一旦進入了角色,就會主動使用熟悉的語言和風格寫作,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提高他們分析寫作要素的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走進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學生在選擇素材時,應該盡可能從實際生活出發,比如可以選擇與興趣愛好、朋友、同學、學習等相關的素材。教師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有效引導,將學生帶入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生就能結合生活經驗寫作,從而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學生對于自身角色的定位直接影響著作文的質量,定位明確,學生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完成一篇高質量的作文。很多學生寫出來的作文,之所以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主要是因為沒有把握好定位。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先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這個角色在作文中是怎樣的存在。教師給出寫作題目后,學生要根據寫作主題搜集素材、構思寫作框架,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定位角色,用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寫作,從而寫出與眾不同的作文。學生在寫作時,要有自己的語言風格,用自己的語言寫作,這樣才能讓文章更加靈動,讓人們產生閱讀的欲望。比如,在寫回憶性的作文時,可以選擇深情的語言風格;在寫有關未來的話題時,則可以采用激昂的語言風格……不同的語言風格,能夠表達不同的情感。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辨析語言體系,了解不同語言風格的表達效果,學會根據文體選擇語言表達方式,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寫作,從而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綜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寫作,要教會學生寫作技巧,并滿足他們的表現欲,鍛煉他們表達情感的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寫作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完成語文教學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