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陰道炎是一種幾乎每個成年女性都會患的常見的女性生殖道疾病。陰道炎的發生與雌激素變化以及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與不良妊娠結局等疾病密切相關。陰道炎易反復發作,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性交疼痛,影響夫妻關系和諧[1]。長期陰道炎與惡性腫瘤密切相關,長期陰道炎出現惡性腫瘤的幾率可能增加。陰道炎是在所有年齡段中都可能發病的婦科最常見的疾病。陰道炎的常規治療有抗生素藥物。雖然抗生素藥物在治療陰道炎方面有療效,但由于抗生素藥物打破了陰道生態平衡,并不能恢復陰道微環境的平衡,使陰道炎的治療效果不佳,出現了一系列的復發等耐藥問題,成為臨床治療陰道炎的難點。陰道炎治療的酸堿平衡法和微生態療法越來越受到重視,與其他療法相比,酸堿平衡法和微生態療法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少。乳酸菌制劑有助于恢復陰道微生態環境來治療陰道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陰道炎的治療,可使陰道炎治愈,擺脫女性患者的精神痛苦,陰道乳酸菌在維持陰道pH 值和預防陰道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者選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遼陽縣中心醫院婦產科就診的80 例陰道炎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對陰道炎患者給予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分析其臨床恢復情況,對其臨床療效進行系統觀察,并研究比較了采用乳酸菌陰道膠囊以及臨床常規治療對陰道炎的臨床意義,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遼寧省遼陽縣中心醫院婦產科就診的80 例陰道炎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4~63 歲,平均年齡(44.7±7.1)歲;體質量指數24.2~28.1 kg/m2;病程1.4~7.7 年,平均病程(3.3±1.8)年;陰道炎類型:激素減退性20 例,感染性20 例(假絲酵母菌性感染5 例,細菌性感染11 例,滴蟲性感染4 例);復發26 例,初發14 例。試驗組患者年齡22~64 歲,平均年齡(43.2±7.2)歲;體質量指數23.2~28.0 kg/m2;病程2.0~7.3 年,平均病程(3.9±1.5)年;陰道炎類型:激素減退性19 例,感染性21 例(假絲酵母菌性感染5 例,細菌性感染11 例,滴蟲性感染5 例);復發24 例,初發16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體質量指數、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年齡18~70 歲者;未合并其他嚴重生殖系統疾病且知情同意者;有性生活史且依從性好者;治療期間無性生活史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者。
1.2.2 排除標準 排除嚴重傳染病和繼發性萎縮性陰道炎者;排除拒絕參加研究和治療前曾用抗生素治療者;排除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和有糖尿病等重要內外科器官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甲硝唑片0.4 g/次,2 次/d,每晚睡前將甲硝唑陰道栓1 粒放入陰道內,持續用藥7 d,為1 個療程。試驗組患者口服甲硝唑片0.4 g/次,2 次/d,每晚睡前將乳酸菌陰道膠囊2 粒放入陰道內,持續用藥7 d,為1 個療程。所有患者在下次月經干凈后鞏固1 個療程,配偶同時進行治療。上藥前使用清水清洗外陰,療程中不可行性行為,月經期間停藥。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患者癥狀體征完全消失,陰道分泌物檢查正常;有效:患者癥狀體征較治療前明顯改善,陰道分泌物檢查明顯好轉;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6 個月的陰道健康及陰道炎評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2、6 個月的陰道健康及陰道炎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2、6 個月的陰道健康評分、陰道炎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2、6 個月的陰道健康及陰道炎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2、6 個月的陰道健康及陰道炎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陰道炎為臨床高發疾病,主要好發于育齡期婦女,該病的發生原因眾多,主要與環境和病原學因素有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影響患者的生育功能。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是陰道炎病因。陰道炎通常的主要病因是微生態環境紊亂和酸堿失衡。微生態失調的代謝產物會導致酸堿的變化進而影響生態環境的適應性。簡單的抗感染治療會影響酸堿失衡和抗感染效果。常規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原體的藥物。硝基類藥物是治療該病的首選藥物,甲硝唑最為常用。外陰陰道念珠菌一般使用制霉菌素,短期效果較好但會復發[2]。主要的作用機理為可以短時間內殺死病原體,但是不能恢復被破壞的陰道菌群。陰道炎的陰道微生態環境平衡和陰道微生態環境失衡有關。目前抗生素治療陰道炎效果較好,但抗生素破壞陰道的微生態環境,使陰道炎容易復發?;謴完幍牢h境對預防陰道炎具有重要意義。女性陰道內的常駐菌乳酸菌在維持陰道微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能產生過氧化氫的乳酸菌是女性陰道內最常見的細菌[3]。乳酸菌在陰道的抗感染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具有重要意義。正常情況在體內激素作用下,陰道內糖原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長。當病原體進入陰道,與乳酸菌競爭上皮細胞上的受體和病原體發生反應,產生殺菌劑來抑制病原體的生長,在陰道中對抗病原體。在正常陰道內生活可形成正常的陰道菌群,包括革蘭陽性和兼性厭氧菌、特種厭氧菌,念珠菌。在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陰道內多種病菌和諧相處,不會引起疾病。陰道菌群的維持主要依靠乳酸菌,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乳酸菌占據陰道內細菌的92%,乳酸菌可以將陰道內的糖原分解為乳酸,保持陰道一個酸性環境,抑制其他病原的生長[4]。許多研究證明陰道內乳酸菌的減少是陰道炎的重要原因,研究顯示,乳酸對致病菌作用的強弱主要依靠其濃度的不同,陰道毛滴蟲也可以被乳酸菌殺滅。同時,乳酸菌的代謝產物能增強陰道黏膜細胞的免疫功能來抵抗疾病的發生。因此,乳酸菌陰道膠囊可以廣泛的應用在臨床治療陰道炎中,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在陰道內引入的外源性正常菌抗生素治療后可提高局部免疫力,通過促進陰道內固有功能的恢復,刺激陰道內細胞免疫功能來抑制其他細菌繁殖。
許長青等[4]在乳酸菌陰道膠囊聯合戊酸雌二醇治療老年性陰道炎的臨床療效及隨訪分析中發現,乳酸菌對陰道菌群的穩態意義重大,可以有效的抑制菌群,并且有助于康復。候春鳳等[5]在制霉菌素陰道膠囊聯合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陰道炎臨床分析中發現,乳酸菌陰道膠囊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較高的療效,并且控制疾病的復發。以上研究與本研究結果相同。
綜上所述,陰道炎患者采取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改善陰道炎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和陰道健康,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