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園,張玉斌
(1.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 230088;2.公路交通節能與環保技術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 合肥市 230088)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化建筑的指導意見》,裝配式橋梁結構是未來橋梁工程高效施工的重要保障,裝配式橋梁橋面板采用工廠預制[1],到施工現場進行拼裝完成,因此,其橋面板的拼裝濕接縫密集,受施工精度影響,橋面板平整度一般較差,拼裝完橋面板后直接鋪筑橋面鋪裝層[2],一般不設置防滲與調平混凝土。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鋪裝層粘結性差、濕接縫位置收縮變形易開裂[3-4]、水易下滲到橋面板結構等缺陷,其鋪裝結構耐久性面臨著巨大挑戰。
排水路面是一種降噪抗滑型路面,材料的內部空隙大,可以迅速排除裝配式橋梁鋪裝層內部和路表積水[5]。高強度透水混凝土材料開發,強度等級C40以上[6],滿足鋪裝層對混凝土強度要求,采用純無機材料,抗老化、耐久性好,高強度確保混凝土內部空隙在荷載作用下比較穩定[7-8],形成持久暢通的排水通道,自然降水的沖洗,就能實現日常空隙養護,避免堵塞。裝配式橋梁鋪裝層采用高強透水混凝土路面,避免水的沖刷和積聚對鋪裝層和橋梁結構損壞,承載能力較好,與橋面板共同受力,是一種高品質的鋪裝結構。
針對裝配式橋梁鋪裝層存在的固有缺陷,采用透水型混凝土鋪裝結構,突破透水混凝土強度低的瓶頸,進行高強透水混凝土材料設計,通過對鋪裝層與橋面板之間界面分析,進行鋪裝結構設計,防水粘結層采用橡膠態防水涂料,與混凝土基面牢固粘結,達到抗裂和密封防水效果。結合實體工程,從工序銜接、界面處理、材料自身控制等角度,提出裝配式橋梁橋面鋪裝層施工工藝與關鍵技術,形成裝配式橋梁橋面鋪裝耐久性提升技術。
目前,國內常用的透水混凝土強度在C30以下,主要用在輕載交通、等外公路、人行道等。本文采用無機增強劑增加透水混凝土強度,增強劑中減水劑、早強劑成分,能達到早強、增強效果,增強劑與水泥中鈣物質反應,生成不溶物,激發水泥形成大量的凝膠產物,增加骨料之間粘結性,增加混凝土強度,增強劑與水泥水化產物發生反應,形成絮狀網絡的凝膠物質,填充集料表面毛細孔,改善膠體與骨料界面密實性,以此增加混凝土強度。
按照透水混凝土空隙要求,采用標號為52.5水泥、粒徑為3~5mm的玄武巖、細度模數2.5的中砂進行配合比設計,配合比設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強透水混凝土配合比
對不同增強劑用量對混凝土強度變化規律研究,結果如圖1所示,按照裝配式橋梁混凝土鋪裝層強度在C40以上要求,考慮到經濟性與強度要求,1m3混凝土增強劑最佳用量10.5kg。

圖1 高強透水混凝土強度變化規律
透水混凝土材料,采用單一粒徑的碎石骨料,多點支撐形成骨架結構,具備較大空隙,骨料之間接觸面積小,在行車荷載的沖擊作用下,容易造成骨料分散,另一方面,混凝土材料不可避免地存在干縮、溫縮效應,在冬季,透水混凝土中水沒有及時排出,水結冰對混凝土有一個撐開作用,鋪裝層結構內存水結冰,荷載作用下,也會加快混凝土骨料剝離,因此高強透水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相關指標研究與控制,從而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按照配合比設計結果,對高強透水混凝土的抗折、抗凍性能及耐磨、干縮等相關性能試驗。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高強透水混凝土試驗結果
本方法設計透水混凝土滿足在規范中極重、特重、重交通條件下水泥混凝土強度要求;透水混凝土抗彎拉彈性模量為9500MPa,正常情況下,普通水泥混凝土在20000~40000MPa,而瀝青混凝土一般在7000~9000MPa,彈性模量反應材料在受到應力作用下的變形能力,模量高,受力變形較小,受約束材料容易發生脆裂,而模量低,承載能力差,變形追溯性較好,不容易發生損傷,透水混凝土模量介于兩者之間,在承載能力與變形恢復之間達到一定耦合。
透水混凝土收縮率很低,在混凝土干縮、溫縮變形時,大空隙提供一定變形空間,對透水混凝土進行凍融循環,其強度與質量損失很低,能夠在凍融條件下,保持結構和強度穩定。透水路面材料常見病害是石料脫落,對透水混凝土耐磨性分析,其質量損失值很小,表明增加劑激發水泥生成絡合物,在骨料之間形成較強粘結,在輪胎揉搓碾壓、環境溫度、濕度作用下,保持石料之間緊密結合。因此,高強透水混凝土材料是一種高效耐久的橋面鋪裝材料。
裝配式橋梁橋面板表面粗糙,濕接縫位置后澆注的混凝土,受到工藝、鋼筋、混凝收縮變形等方面的影響,表面平整度很差,進行鋪裝層施工前,應進行表面0.5cm精銑刨,一方面清理表面,同時增加橋面板與鋪裝層直接整體性。
為了適應橋面板不平整,防水粘結層選用涂裝類材料,裝配式橋梁橋面板鋪裝層中未設置混凝土防滲調平層,鋪裝層受到剪應力較大,水易下滲到橋面板中,因此,防水粘結層應具有粘結、受力變形恢復能力及密水的特性。橡膠態防水涂料干燥速度快,固化成膜率高,防水涂膜保持橡膠彈性和柔性,具有蠕變自愈功效,與混凝土基面牢固粘結,達到蠕變抗裂的密封防水效果。水基滲透型無機防水劑封堵混凝土表面空隙,防止水的下滲,屬純無機材料,耐久性以及滲透效果好。鋪裝結構將兩者配合使用。
橡膠態防水涂料粘結性能強,直接在上面施工透水混凝土,會對防水層加以破壞,同時橡膠態防水涂料黏住施工人員、機械,對于下一道工序施工影響較大,在進行鋪裝結構設計時,采用水泥凈漿保護層,水泥凈漿屬無機材料,能與透水混凝土粘結、相容,橡膠態防水涂料將橋面板與水泥漿粘結,形成一種復合式的牢固結構。
因此,結合裝配式橋梁橋面板固有缺陷和鋪裝層功能需求,裝配式橋梁鋪裝采用水基滲透型無機防水劑防滲層,1.2~1.8mm橡膠態防水粘結層,1mm厚水泥凈漿保護層以及10cmC40透水混凝土功能層結構。
依托合巢蕪高速公路改擴建樁板式路基施工項目,研究橋面鋪裝層施工工藝,裝配式樁板無土路基是一種新型的樁板梁結構,是由工廠化預制的板梁、管樁組成的框架結構體系,采用縱向分塊預制,橋面板尺寸為寬3m、長8.7m,相鄰預制板之間采用濕接縫進行連接,濕接縫寬度0.3m,預制板拼裝完成后,有大量的縱橫向濕接縫。
裝配式橋梁預制橋面板拼裝完成后,對橋面板進行精銑刨,銑刨深度為5mm,銑刨出的橋面紋理間隔在3~8mm之間,處理后的混凝土面板粗糙度為0.5~1.0mm。
經過精銑刨處理后的水泥混凝土面板處于干爽狀態時,進行水基滲透型無機防水劑噴涂施工,噴涂完成后,確保混凝土橋面板表面空隙完全封堵,作為橋面板防滲保護的第一層,一般分兩遍進行噴涂,每次用量為200~300g/m2。
水基滲透型無機防水劑施工完成后,進行橡膠類防水層涂料底涂的施工,底涂材料采用水與防水涂料按照比例在1∶1~2∶1制備,采用滾筒滾涂施工,底涂施工表干之后,方可進行面涂施工,底涂應完全覆蓋基面。涂刷橡膠態防水涂料,采用滾筒滾涂,涂刷應均勻,避免堆積,防水涂料干固前,禁止人員踩踏及泡水。對于濕接縫位置,橡膠態防水涂料進行兩遍涂刷,第一遍涂刷完畢后,鋪設高分子增強抗裂胎基,高分子增強抗裂胎基張貼完畢后,涂刷第二層橡膠態涂料。橡膠態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噴撒水泥凈漿保護層,水泥凈漿采用水泥和水的比例為0.5∶1,水泥漿灑布量為1.5~2.0kg/m2。
在防水、防滲和保護層施工完成后,進行高強透水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拌和均勻性,對形成的強度起到決定性作用,增加劑加水勾兌,先與碎石拌和,碎石表面均勻裹附,再加入水泥拌和,增強劑與水泥在石料表面發生反應,產生高強度的粘結絡合物,分批加入水,混凝土保持最佳和易性和強度。透水混凝土采用水穩攤鋪機進行均勻攤鋪,松鋪系數控制在1.1~1.2,采用1~3t小型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過程中無需開震動,施工完成后無需切縫處理,并立即覆蓋塑料膜以避開陽光直射和冬季保暖保濕,蒸養24h后拆模,期間可在塑料膜上灑水進行養護,整個養護期為7~14d。
(1)基于裝配式橋梁橋面板的特點,提出高強透水混凝土鋪裝結構,在鋪裝結構中采用水基滲透型防滲層、橡膠態防水粘結層、水泥凈漿保護層、高強透水混凝土排水層,并對濕接縫位置抗裂加強處理。
(2)文章研究強度與增強劑變化規律,制備了高強透水混凝土材料,其強度C40以上,彈性模量介于剛性的水泥混凝土與柔性瀝青混凝土之間。通過凍融、沖擊、磨耗等試驗,該材料收縮率低、石子粘結性強、內部空隙穩定,用作裝配式橋面鋪裝材料,能夠迅速排除鋪裝層間水,且材料性能穩定,使用壽命更長。
(3)結合實體工程,依據裝配式橋梁自下而上的鋪裝結構,分別針對各結構層鋪裝材料提出相應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