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君
(成都第一骨科醫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痛風性關節炎是較為多發的一類疾病。它是由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障礙的原因催生而成的炎癥。痛風性關節炎病人的病癥表現一般以特征性通風石沉積、高尿酸血癥、第一跖趾關節疼痛、關節炎反復發作等情況為主[1]。而且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與骨性關節炎等有著一定的相似程度,誤診率也相對偏高,如果不能有效地進行就醫,痛風石會因為尿酸鹽的不停淤積而形成,嚴重的話,痛風性關節炎病人會呈現出關節畸形的狀態。因此及時進行診斷治療相當重要,對于痛風性病人的關節和預后都有幫助。本文將對彩超在痛風性關節炎臨床治療進行探討,以期提供參考價值。
隨機選擇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我院收治的84 例痛風性關節炎病人作為研究的樣本。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2 例)與對照組(42 例)。觀察組年齡23 ~68 歲,平均(45.9±22.8)歲,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平均病程為(4.22±3.25)年,其中有痛風史的13 例,未有痛風史的29例;對照組年齡24 ~70 歲,平均(47.1±22.6)歲,男19 例,女性23 例,平均病程為(4.56±3.11)年,其中有痛風史的10 例,未有痛風史的3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病人均通過血清檢驗其血尿酸升高,并且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病人及家屬均知情且簽署了相關文件;醫院倫理會知情且批準。
排除標準:鉛中毒、慢性溶血性貧血、淋巴增生性疾病、腫瘤、腎功能不全、骨髓增生性等誘發的繼發性痛風病人。
對照組給予常規超聲檢查。
觀察組給予彩超檢查。具體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需要調節為6 ~15MHz,42 例病人均使用相同的醫護人員進行檢測。使病人采取坐姿,并把兩足平擺在檢查平臺上。之后醫護人員為病人的第一跖趾關節進行掃描檢測,其中包括了第一跖趾關節的底側短軸、底側的長軸、背側以及內側,細致地對其血流狀況進行觀察。結合二維灰階超聲檢查,在病人的第一跖趾關節的周遭軟組織浮腫情形、滑膜表面、骨侵蝕狀態、內部回聲開始觀測,其中,平行于軟骨表面且為高回聲線的話是平行線;如果顯示為卵圓形團狀且具有強回聲的話,是痛風石;如果強回聲中有關節囊、關節腔、關節韌帶于強回聲中顯現的話,就是暴風雪樣改變。
(1)以最終的病理確診作為金標準,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的確診率、誤診率、漏診率;(2)對比多點狀高回聲、痛風石、關節積液、關節數、滑膜增厚、雙軌征的檢測結果;(3)使用自制滿意評測問卷,對比兩組病人對檢查的滿意程度,滿分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60~89分為比較滿意,0~59分為不滿意,其中總滿意率=(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數據輸入SPSS22.0 軟件中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比較行χ2檢驗,以率(%)表示,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 顯示,觀察組確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誤診率、漏診率顯著低于使用常規超聲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痛風性關節炎病人的確診率、誤診率、漏診率比較[n(%)]
如表2 顯示,觀察組在關節數、關節積液、滑膜增厚上與對照組對應數據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雙軌征、多點狀高回聲、痛風石上,觀察組的數據值比對照組對應數值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檢查結果對比[n(%)]
如表3 所示,使用超聲檢查的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7.62%,高于對照組的85.7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對檢查的滿意度對比[n(%)]
痛風性關節炎高發時間在夜晚,并且具有突發性,急性發作時一般在發炎位置有發熱紅腫疼痛反應,但一周內能得到緩和,伴隨而來的是間歇性發病,如不能及時治療,不但會延長發病的時間,而且發病頻率都會得到提高,這會導致局部發燙明顯,甚至會不停地疼痛[2-3]。因為痛風性關節炎病癥特點不突出,因此,結合影像學能夠提高診斷效率。常規超聲生成的圖像是二維的,使用的門檻較高,需要專業的超聲醫生。“彩色多普勒超聲”簡稱“彩超”,對比常規超聲,彩超檢測過程里的生成的圖像更為直觀與清晰,還能夠直接觀測到病人的受檢部位的血流速度與狀態,還能夠對于血管的解剖結構進行有效地觀察,這些信息能夠提高醫生的診斷能力,讓診斷的結果能夠極大地靠攏病人的真實情況,提升病情診斷的精準度[4]。特別是占位性病變,能夠初步地對病變做出良性或者惡性的判斷。此外,彩超還擁有三維彩超檢測與四維彩超檢測,這個極大地提高了彩超的可靠與直觀性。二維彩超使用黑白圖片,能將血管信息用顏色表明,三維彩超顏色和土黃色一致,而四維彩超如同動態視頻一樣。彩超還具有常規超聲沒有的組織諧波顯像功能,在彩超檢查過程里,即使病人身體內部有氣體干擾,或是身材肥胖,或是有其它干擾時,彩超依舊能夠將圖像進行清晰地展現出來,為醫生供應可靠的診斷信息。
本次結果表明,使用彩超的觀察組確診率較使用常規超聲確診率更高,而且誤診率、漏診率均比對照組低,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多點狀高回聲、痛風石、關節積液、關節數、滑膜增厚、雙軌征的檢測效果上,除了在關節數、關節積液、滑膜增厚外,雙軌征、多點狀高回聲、痛風石上的值,均比對照組要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在對病人的檢查滿意度調查中,觀察組的總滿意率比對照組要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結果與劉蔚[5]和張健[6]的結論基本一致,這也佐證了彩超在痛風性關節炎臨床治療療效的評估中的價值。
綜上,彩超于痛風性關節炎臨床治療中,能夠提高精準度,切實可靠地檢測出關節炎的類型,減低誤診漏診情況,且彩超的檢測質量出色,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