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珍
(陽泉市第二人民醫院 山西 陽泉 045011)
老年髖關節置換患者的組織器官功能減弱, 生理功能降低,而疼痛和活動障礙的臨床表現是明顯的,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相對于其他年齡段患者,髖關節置換老年患者麻醉風險高,需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和藥物,并掌握藥物的合適劑量。本研究分析了髖關節置換老年患者采用小劑量輕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60 例髖關節置換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每組30 例。30 例研究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ASAII 級/III 級為20 例/10 例。年齡65 ~90 歲,平均(73.21±2.45)歲。30 例對照組男性19 例,女性11 例;ASAII 級/III 級為21 例/9 例。年齡65 ~90 歲,平均(73.67±2.57)歲。以上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標準,排除患有嚴重器官功能性障礙疾病患者,以及無法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目的知悉,且自愿同意參加。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室后開放靜脈,常規監測生命體征,取側臥位患側在上。
研究組進行小劑量輕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L2 ~3 或L3 ~4 間隙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給予25G 腰穿針穿入蛛網膜下腔,腦脊液流出后輕比重取1ml 0.75%布比卡因和2ml 滅菌注射用水。控制平面T10 以下不高于T8。。
對照組給予硬膜外麻醉,L2 ~3 間隙穿刺,穿刺成功之后給予頭側置管3 ~4cm,平臥后注入1.5%利多卡因4ml 試驗劑量到硬膜外腔,在出現節段性麻醉平面之后,無全脊麻后給0.5%的羅哌卡因維持麻醉。
比較兩組麻醉效果;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尿潴留等的發生率;干預前后患者疼痛評分。
顯效:術中無疼痛等情況,無出現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尿潴留制等,生命體征穩定;有效:術中輕度疼痛,出現的不良反應較少;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
采用SPSS23.0 軟件統計,計數資料χ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如表1。

表1 兩組效果相比較(例)
干預前兩組疼痛評分并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疼痛評分和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如表2。
表2 兩組麻醉前后疼痛評分相比較(±s)

表2 兩組麻醉前后疼痛評分相比較(±s)
組別 例數 時期 疼痛 (分)研究組 30 麻醉前 6.35±0.21術中 0.26±0.14對照組 30 麻醉前 6.38±0.28術中 1.26±0.14
研究組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例)
傳統觀念認為老年人的心血管代償能力較差,將腰麻作為相對禁忌。 腰麻醉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平面擴張更廣、更快,對循環的干擾也較大。老年人的心血管調節能力較差,特別是心臟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難以忍受較大的血液循環波動,減少藥物用量并擔心麻醉效果較差無法施救。 因此,正確的麻醉選擇和處理是提高圍手術期安全性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關鍵。需要選擇麻醉起效快,可縮短麻醉時間,減少局麻用藥量的麻醉方式和藥物。臨床上,髖關節置換的麻醉方法相對較多,可以選擇全身麻醉或局部阻滯。
盡管全身麻醉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但術后低氧血癥的發生率較高,并發許多肺部并發癥。使用0.5%布比卡因0.8 ~1.0ml 輕比重小劑量藥液進行腰麻和硬麻醉相結合具有顯著的優勢,如以下幾點:(1)對于快速起病并能快速緩解創傷部位疼痛的患者,輕度比重液在腦脊液中的擴散受患者姿勢的影響,并且麻醉作用于患者的患肢。 將患肢置于仰臥側位進行穿刺,尤其是在股骨頭置換和髖關節置換手術中。手術位置與麻醉位置相同,從而減少了身體位置變化對循環的不利影響,并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單側麻醉的優點是保持健康的肢體運動,可以減少阻塞的程度,減少阻塞區域的血管舒張,減少血流動力學波動,并且可以在手術后早期移動以降低下肢血栓形成的可能性。(2)老年腰椎麻醉患者使用0.5%布比卡因0.8 ~1.0ml 輕比重小劑量溶液,只要正確用藥和手術,即可安全有效地控制麻醉狀態。對呼吸系統的影響相對較小。腰麻和硬麻醉相結合進一步融合了脊柱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優勢。其不受手術時間的限制,可以多次添加,并且可以在手術后進行硬膜外鎮痛。(3)副作用比較少。由于使用了25G 細腰針穿刺,避免或減少了腦脊液漏出。與硬膜外麻醉相比,腰麻和硬麻聯合麻醉在麻醉管理上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有骨折,手術前營養不良,貧血,心肺功能差和循環系統波動較大的老年患者中,應格外小心。在吳振文等人研究中得知,腰硬聯合麻醉有良好的肌松、鎮痛作用,麻醉起效比較快,且用藥劑量少,用藥的時間靈活,將輕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應用在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不僅具有上述優點,也減輕了循環系統危害,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布比卡因是一種新型長效酰胺類局麻藥,低劑量情況下可產生感覺與運動阻滯分離現象[3-8]。在顏文秀等人的研究中,觀察組的麻醉開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這表明低劑量布比卡因聯合腰椎僵硬麻醉可治療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有助于促進麻醉更快地達到有效水平。麻醉后兩組患者的SBP 和DBP 指數均比麻醉前明顯降低。兩組患者的麻醉后血壓指標下降幅度均低于基本值的20%,證實小劑量布比卡因聯合腰麻加硬治療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循環系統無明顯干擾,安全性高滿足臨床需求。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效果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尿潴留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疼痛評分并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疼痛評分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通過結果比較可以充分證明,髖關節置換老年患者采用小劑量輕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效果要顯著優于硬膜外麻醉效果。
綜上所述,小劑量輕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髖關節置換老年麻醉中的效果確切,可緩解疼痛和減少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