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倫彬 魏文波
(武警四川省總隊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尿常規檢驗是臨床常規檢驗項目,對于多種可能影響到尿液成分的疾病具有重要的診斷提示作用[1]。尿常規的檢驗結果意義重大,臨床不容忽視,準確的診斷結果對于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明顯的影響[2]。尿常規檢查的方法主要有干化學法和尿沉渣法,其中傳統尿沉渣法雖然效果較好但存在一定的誤差,聯合兩種以上的方法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尿常規結果的可信程度。本研究探討尿常規檢驗中干化學法與尿沉渣法聯合應用的價值。
納入我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100 例患者,隨機均分兩組各50 例。研究組男性26 例,女性24 例,患者年齡24 ~69 歲,平均年齡(36.1±4.3)歲。對照組男性25 例,女性25 例,患者年齡23 ~72 歲,平均年齡(36.4±4.8)歲。兩組間基礎數據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患者臨床上行尿常規檢查,病歷完整;(2)患者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性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3)中途因個人原因退出的患者。
對照組采用尿沉渣法檢查,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合干化學法檢查。尿沉渣檢查時留取患者10ml 新鮮尿液,經差速離心后棄去上清液并進行沉渣檢測;研究組聯合采用干化學法進行檢驗,取20ml 新鮮尿液用吸管吸出后放置于試紙,按照干化學分析儀的操作指引得出檢驗結果。
觀察兩組定量紅細胞、白細胞陽性率:陽性率是檢出有紅細胞超過正常范圍、白細胞超過正常范圍的例數/總例數×100.00%。
對比兩組紅細胞、白細胞檢出率:檢出率是檢出有紅細胞(無論在正常范圍還是異常范圍)、白細胞(無論在正常范圍還是異常范圍)的例數/總例數×100.00%。
研究組定量紅細胞陽性率(32.00%)高于對照組(10.00%),定量白細胞陽性率(36.00%)高于對照組(18.00%),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定量紅細胞、白細胞陽性率比較[n(%)]
研究組紅細胞檢出率(86.00%)高于對照組(70.00%),白細胞檢出率82.00%高于對照組(54.00%),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紅細胞、白細胞檢出率比較[n(%)]
醫療檢驗是目前臨床工作重要的輔助項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項臨床診療工作的開展均需要以檢驗的結果作為依據,從而使診療符合相關制度的要求和規范。醫療檢驗設計的項目眾多,包括常規檢驗、特殊檢驗等。尿常規是臨床較為常用的檢測方法,和血常規、大便常規相似均為臨床常規檢測項目,對于多種疾病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尿常規檢驗具有操作簡便、經濟、迅速的優勢,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幫助臨床醫生了解患者的代謝、循環等狀況,對于部分需要重復檢驗的患者也可以重復進行檢驗操作,不會嚴重增加患者的醫療經濟負擔。尿常規檢測重點檢測尿液的酸堿度、管型、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尿糖定性、顏色、透明度等情況,從而對尿路相關的疾病或其他系統疾病如感染、炎癥等作出一定的評估。例如,尿液的酸堿度是多種代謝性疾病的重要提示,腎臟對體內酸堿平衡具有一定的調節功能,可以緩沖體內酸性、堿性物質,如代償性排除尿酸物質等,從而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穩定,防止機體出現酸中毒或堿中毒。因而酸堿度的指標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意義。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同時一定情況下可以出現尿糖升高,因血液高糖的情況下經尿液濾過的過程中糖負荷超過尿液重吸收的閾值,因而從尿液中濾出并可以在尿常規中檢測到尿糖的存在。當然,特殊情況下如短時間大量食用高糖的食品也可能導致尿糖陽性。而尿液中白細胞、紅細胞也對于多種疾病具有提示意義,如尿白細胞升高往往提示尿路系統感染狀態,而紅細胞升高在使得尿液呈現出紅色的同時也可以提示尿路炎癥、腫瘤或血管組織損害。因而,尿液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多種疾病的診斷意義重大,如何提高診斷的效果是臨床檢驗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問題,對于醫療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十分關鍵。既往臨床尿常規常用干化學檢測法,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對于臨床疾病的診斷容易產生誤導作用。隨著顯微診斷技術設備的不斷改進,采用尿沉渣觀察結晶、管型、細胞等成為臨床尿常規檢查的重點內容。顯微鏡觀察通過對尿沉渣中相關物質進行放大成像,更有利于清晰觀察尿液的主要成分,使得檢驗的結果更加詳細、精準[3-4]。尿沉渣鏡檢是一種物理的檢驗方法,重點檢測尿液中有形成分如中性粒細胞水平;干化學檢測的機理是不同含量的尿液在干化學試紙上通過特定的反應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從而區別尿液中成分的含量。兩種方法各具有優勢和不足,都可以因外界條件的干擾導致假陰性結果或假陽性結果。聯合兩種檢測方法有利于發揮互補優勢,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本研究探討研究組定量紅細胞陽性率32.00%高于對照組10.00%,定量白細胞陽性率36.00%高于對照組18.00%(P<0.05)。研究組紅細胞檢出率86.00%高于對照組70.00%,白細胞檢出率82.00%高于對照組54.00%(P<0.05)。結合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尿常規檢驗可以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尤其是泌尿系統的相關狀況,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十分關鍵。干化學法對于試劑條要求較高,試劑條的變質、損壞均可能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5-6];同時尿常規干化學檢驗還容易受到藥物、代謝因素的干擾,診斷出錯率較高,臨床應用受到限制。利用熒光染色透明管進行尿沉渣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臨床漏診的發生率。通常認為,尿沉渣鏡檢查中紅細胞>3 個/高倍鏡視野對于血尿具有提示性作用,常見于各種腎臟炎性疾病、腫瘤疾病狀況。白細胞>5 個/高倍鏡視野對于膿尿具有提示性作用,常見于各種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腎實質性損害[7-8]。尿沉渣法對檢驗人員的要求較高,尤其是檢驗人員操作顯微鏡進行有形物質觀察的經驗、細心程度,或者是外界客觀情況也可能導致檢驗結果受到影響。因而聯合兩種檢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提高尿常規檢驗的準確性,減少臨床誤診、漏診。通過分析研究結果可以明確,聯合使用干化學法與尿沉渣法可以提高尿常規檢查的準確性,因兩種方法的聯用有利于避免外界客觀因素、操作人員主觀因素等對結果造成的偏倚,檢查的準確性提升并為臨床診斷、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9-10]。
綜上所述,尿常規檢驗中干化學法與尿沉渣聯合應用的價值顯著,通過互補單一檢驗方法的缺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獲得更加準確的尿常規檢查結果,避免錯誤檢驗對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的耽誤,提高尿常規檢驗的臨床應用意義,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