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 李弘揚 呂凌楠(通訊作者)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100)
支氣管哮喘是因為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至氣道引起的一種慢性炎癥疾病,發病后出現氣道高反應,因此可逆性的氣流受限,出現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以及胸悶咳嗽,一般在夜間或者凌晨加重,一些患者可自行緩解。但是在急性發作期間患者則會出現癥狀急劇加重的情況,重及危重患者發生嚴重氣流受阻,呼吸困難的情況,對患者的生命威脅嚴重,需要進行科學的搶救與治療。但是因為患者在治療期間病程變化較快,科學、合理、有效的護理配合措施對于患者疾病的恢復也較為關鍵。綜合護理措施的實施,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藥物護理、飲食護理等全方位護理,整個治療過程中全程關注患者,促進疾病恢復[1]。本文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重及危重患者臨床護理的效果分析如下。
選取我院在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96 例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重及危重入院的患者,按住院號單雙號來分組,住院號單號48 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雙號48 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對照組男性27 例、女性21 例,年齡16 ~64 歲,平均年齡(40.12±22.12)歲,觀察組男性28 例、女性20 例,年齡17 ~64 歲,平均年齡(40.76±19.87)歲。分析兩組患者一般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在患者入院之后立即開展搶救工作,因患者病情危重,需24h 監控各項生命體征,及時了解疾病的變化,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開放靜脈通道,進行吸痰等操作[2]。
觀察組在對照組措施實施的基礎上增加綜合護理措施:(1)對患者進行適宜的心理護理,急性發作期重及危重患者自身不適反應強烈,出現焦慮以及恐懼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與患者之間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進行心理疏導工作,緩解緊張情緒,對于情緒不穩定患者給予充分的心理疏導工作,陪護人員主動關心患者,盡量滿足其需求,護理操作過程中盡量動作輕柔,保持病房內安靜,可與患者進行聊天,播放舒緩音樂,引導其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維持情緒的穩定;(2)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藥物護理,危重患者在急性發作期因為呼吸延長,攝入困難,伴隨著大量的汗液,導致電解質以及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因此應該補充大量的營養和水分以維持電解質的平衡。每日需靜脈輸液3000 ~5000ml,輸液速度控制在40 ~60 滴/min,藥物使用期間需要注意用藥順序和用藥的時間間隔,以保證藥物的使用效果。在患者注射茶堿類藥物時需叮囑陪護家屬注意滴速,防止發生不良反應,并注意對藥物使用期間患者精神和各種生命體征的監控[3];(3)加強對患者的飲食干預,不合理以及不科學的飲食會造成病情加重,增加各項不良反應,因此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轉變不良飲食習慣,鼓勵患者多食用高維生素、蛋白質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嚴格限制生冷、堅硬以及油炸食物的攝入,不可攝取海鮮、魚類等食物,對于吸煙和飲酒患者,指導其戒煙戒酒,轉變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4)對患者進行規范化的癥狀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期進行翻身以及拍背,促進氣道內分泌物的排出,對于無法自主排痰患者需進行氣管切開,配合正確咳嗽,促進氣道內分泌物的排出,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護理人員將手放于患者腹部,指導其進行縮唇呼吸,緩慢向外呼氣,防止小氣道過早閉合,同時指導患者休息時使用坐臥位,利于呼吸[4]。
(1)分析兩組癥狀緩解質量:咳嗽、氣促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2)分析兩組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一秒用力肺活量、FVC 最大肺活量、PaO2:動脈血氧含量;(3)分析兩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出血、嘔吐以及精神萎靡。
采用SPSS20.0 的統計學軟件對觀察指標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臨床癥狀緩解的時間,觀察組各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的緩解質量比較(±s,d)

表1 兩組癥狀的緩解質量比較(±s,d)
組別 例數 咳嗽消失時間 氣促消失時間 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對照組 48 8.34±2.13 4.34±2.11 3.23±2.14觀察組 48 5.34±1.76 3.12±0.98 2.11±1.12 t 7.522 3.633 3.213 P 0.000 0.000 0.000
對比兩組肺功能各項指標,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FEV1(%) FVC(%) PaO2(mmHg)對照組 48 70.34±7.98 73.13±6.21 72.13±2.65觀察組 48 83.11±9.13 92.89±8.76 84.11±3.21 t 7.296 12.749 19.940 P 0.000 0.000 0.000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率,觀察組發生率為6.25%顯著低于對照組20.83%(P<0.05),詳見表3。

表3 分析兩組不良反應(例)
支氣管哮喘在急性發作期病情危重,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咳嗽、胸悶、喘息以及胸悶,累及心臟以及肺臟,引起心功能衰竭,對患者生命造成一定威脅,因此需要治療的過程中配合規范化的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康復[5]。
上文數據分析可見,對比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觀察組各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比兩組肺功能各指標,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率,觀察組發生率為6.25%顯著低于對照組20.83%(P<0.05)。原因:綜合護理措施的實施,為患者提供心理干預,對于重及危重患者來講可以及時緩解治療過程中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6],全面了解疾病知識,保持心情穩定,維持情緒的穩定,防止出現應激性反應加重疾病;加強對患者的藥物護理,藥物使用期間嚴格監控各項體征變化,藥物滴速進行控制,防止因為藥物使用方法不當而造成的不良反應[7];對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干預,防止因為飲食不當加重病情,同時指導其轉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8];保持呼吸道通暢,引導患者科學呼吸,掌握腹式呼吸方法,逐漸轉變其呼吸困難的情況,并且對于患者在治療中的體位進行調整,對于重及危重患者來講可解決其呼吸方面的問題,對于各項臨床癥狀的緩解具有積極意義[9]。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重及危重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可以縮短癥狀恢復時間,提升肺功能指標,同時改善肺功能指標,控制各種不良反應,綜合實施效果較好,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