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茂榮
(恩施州建始縣中醫醫院手術室 湖北 恩施 445300)
本次研究對我院2017 年1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60 例進行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分析,以隨機數字表發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 例,研究討論了圍術期整體護理在腹腔鏡下脾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詳細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病例來自我2017 年1 月—2020 年5 月接收的60例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 例,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其中男性39 例,女性21 例,對照組年齡為35 ~67 歲,平均(46.35±13.1)歲;觀察組年齡為36 ~66 歲,平均(45.2±12.3)歲。兩組進行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均采用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疾病相關知識宣講,加深患者對于脾臟疾病的認識,幫助患者正確的認識該類疾病的發病原因與治療途徑,并為患者的術后并發癥進行預防,加強患者并發癥護理,確?;颊哌M行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效果。
觀察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具體情況如下:①心理疏導:飽受疾病困擾的患者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必須要對其進行良好的心理疏導,排遣其焦慮、擔憂等負面情緒,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實施監測,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聆聽患者的疑問并及時進行解答,增加其對治療的依從性[1];②健康知識宣傳,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來對患者進行疾病健康知識普及,為患者普及脾臟類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實用宣傳手冊、知識講座等手段進行多角度普及,并對患者的家屬進行護理指導,讓患者出現問題時能第一時間得到幫助和解決;③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后要仔細進行并發癥預防護理,觀察患者的出血情況,對患者手術切口進行密切監測,記錄其腹部切口的滲血、滲液問題,保持患者的手術切口衛生與干燥,當患者發生穿刺孔出血的狀況時,護理人員可以使用壓迫止血的方法進行處理[2]。還要對患者的引流管情況進行監測,觀察患者引流液的夜色、引流量有無異常,一旦發現血性液流出的現象,護理人員要及時的進行解決?;颊咴谑中g后,有很有可能會發生皮下氣腫,該類現象是因為手術過程之中二氧化碳氣體在患者體內的筋膜間隙彌散導致的,后期會自動消散,無需進行特別處理,但要及時告知患者,安撫患者的擔憂[3];⑤出院指導護理: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出院護理指導,保證患者在家庭中能夠自行護理,叮囑患者在生活中注意飲食、生活的規律,并且指導患者多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注意多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食用新鮮、綠色的蔬菜與水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長、手術中出血量狀況、術后的排氣時間、生活質量以及住院時長和護理滿意度情況。其中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采用生命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評分,從生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環境功能來對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評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颊咦o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分,滿分為100 分,80 ~100 為非常滿意,60 ~79 分為滿意,低于60 分為不滿意,以非常滿意和滿意計算總滿意度。
采用SPSS25.0 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單位通過[n(%)]表示,計量單位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表示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進行整體護理,手術時間為(45.35±0.27)min,出血量為(40.13±10.27)ml,排氣時間為(1.24±0.39)d,住院時長為(3.52±0.16)d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手術時間為(59.17±0.33)min,出血量為(54.21±9.57)ml,排氣時間為(2.66±0.53)d,住院時長為(6.52±0.19)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對比(±s)

表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對比(±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出血量(ml) 排氣時間(d) 住院時長(d)觀察組 30 45.35±0.27 40.13±10.27 1.24±0.39 3.52±0.16對照組 30 59.17±0.33 54.21±9.57 2.66±0.53 6.52±0.19 t 值 177.529 5.493 11.819 66.151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皆有明顯提升,且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后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分)
組別 時間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環境功能觀察組(n=30)護理前 10.56±2.15 11.33±1.78 13.11±1.29 13.26±2.23護理后 16.27±1.85 16.51±1.26 15.82±1.10 15.86±1.21對照組(n=30)護理前 10.85±2.21 11.25±1.75 13.26±1.38 13.17±2.01護理后 13.51±1.32 13.68±1.32 14.51±1.12 14.53±1.19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調查中,非常滿意25 例;占比83.3%,滿意4 例;占比13.3%,不滿意1 例;占比3.3%,總滿意29 例;占比96.6%,明顯優于對照組的非常滿意18 例;占比60.0%,滿意5 例;占比16.6%,不滿意7 例;占比23.3%,總滿意23 例;占比76.6%,且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在現階段,腹腔鏡下脾切除術已經受到了廣泛的臨床認可與應用,其具備較為安全、微創的特性,在應用中,腹腔鏡下脾切除術最早是進行血液系統相關疾病的治療,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應用經驗不斷加深,現在已經應用于大量需要進行脾切除手術的相關疾病治療之中[4]。該手術方法,對于患者而言手術創傷小,且不會讓患者感到過多的痛苦,疼痛值低,患者的恢復周期也得到了有效的縮短[5]。在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的背景之下,其手術經驗不斷累積,已經成為了各類需要脾臟切除疾病的主要手術方法,而對于患者的護理方法也會對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恢復有著巨大影響。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60 例腹腔鏡下脾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表明,采用整體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手術時長、手術中出血量狀況、術后的排氣時間、生活質量以及住院時長和護理滿意度方面,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圍術期整體護理在腹腔鏡下脾切除術中的應用具備了良好的護理效果,能夠有效的加強手術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