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彥
(徐州市兒童醫院神經內一科 江蘇 徐州 221000)
癲癇疾病主要因腦內神經元異常放電造成患兒感覺、運動、行為、意識等出現短暫功能障礙。癲癇疾病主要發生在學齡期兒童,因兒童的大腦神經功能發育處于重要時期,腦部損傷會嚴重影響認知功能,使患兒的生活質量降低[1]。臨床常使用藥物治療,大多數患兒家屬主要因缺少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度,進而將治療依從性降低,且疾病極易出現復發情況[2]。延續性護理主要指在不同場景對患兒實施連續性照護的護理方法,主要表現為由醫院護理服務轉變為家庭護理服務。有關數據證實延續性護理可使患兒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選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癲癇患兒40 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組方法為計算機表法,各20 例。實驗組:男患者10 例,女患兒10 例,年齡6 ~12 歲,平均年齡(9.21±3.15)歲,發作次數為1 ~5 次/月,平均發作次數為(2.12±1.03)次/月。參照組:男患者8 例,女患兒12 例,年齡6 ~13 歲,平均年齡(9.18±3.23)歲,發作次數為1 ~6 次/月,平均發作次數為(2.02±0.95)次/月。應用統計學軟件對本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組間差異性不顯著(P>0.05)。
對參照組實施常規健康宣教,對實驗組予以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護理模式,主要包含:(1)設置網絡化平臺:平臺主要包含調查延續護理需求、患者資料、延續護理專家意見、醫院-社區雙向聯動培訓、遠程護理會診、延續性護理微信群以及健康知識庫等;(2)成立三元聯動小組:小組成員主要包含主任醫師、護士長、醫院護士、社區護理人員、家長等,在出院前對小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其主要培訓內容為護理必要性、癲癇基礎知識、急救知識等,需將延續性護理在社區、醫院、家庭中的重要低位;(3)醫院職責:主要包含整個項目的組織和設計,經平臺和社區將患者的基礎信息予以共享,并將優質護理教學資源進行共享,采取遠程會診、??萍夹g指導、雙向會診等措施,對延續護理服務進行跟進和督導。患者在住院期間,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護理模式的小組成員需充分調查患者的延續性護理需求,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并將平臺使用方式介紹給患者,指導患者在相應的社區實施針對性服務。在微信公眾號中定期推送癲癇疾病病理知識,可采取視頻、圖片、文字等方式進行癲癇疾病宣教。主要對患兒予以飲食、用藥方面進行指導,將相關急救知識告知患兒家屬,微信群中需保證有2名以上護士在線,如家長遇到相關問題,可及時在微信群里咨詢,并由護士第一時間進行解答,如患兒家屬存在疑難問題,需與相關醫師進行聯系,并對其進行遠程干預。醫院護理人員需為每位患兒的相關資料、復診時間進行統計,并在復診前及時進行電話或者微信提升患兒復診;(4)社區干預:主要對患兒進行家庭方式工作,出院后社區護理人員需每半個月對患者進行一次隨訪,評估飲食和用藥的合理情況,對患者的體重進行測量,明確癲癇疾病控制效果,針對家長存在疑惑予以面對面解答,并將用藥重要性對患者進行強調;(5)家庭干預:照顧者主要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延續性護理的動態內容,定時查看微信號推送的癲癇疾病相關知識,并對患兒予以細心照顧。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家庭健康知識評分、護理滿意度以及疾病控制效果。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 對相關數據進行檢驗,依照近似正態分布或者服從正態分布的獨立樣本進行t值檢驗,表示方式為均數±標準差(±s),計數資料以構成比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以率(%)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家庭健康知識評分相比于參照組較高,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將參照組數據作為對照,實驗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為95.00%(19/20)、疾病控制效果為90.00%(18/20)均較高,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延續性護理的實施可在院外有效的控制癲癇疾病病情發展。有關數據證實,延續性護理可使家長對健康知識的認知率提升,使負性情緒、生活質量、治療效果等得到改善,應用價值較高。在延續性護理中實施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護理模式,但在護理中存在相關拒訪、效率低等錢情況,進而為患兒制定合理的護理模式[3-4]。
表1 護理后本組涉及的生活質量評分、家庭健康知識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健康知識 軀體功能 情感 認知 社會功能 行為功能實驗組 20 22.26±2.53 56.85±7.82 68.37±4.06 54.23±5.04 66.38±6.23 56.39±5.42參照組 20 19.18±2.75 51.26±7.23 62.05±4.12 50.94±5.12 62.12±6.31 51.78±5.62 t 值 3.6861 2.3473 4.8863 2.0479 2.1484 2.640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和疾病控制效果比較[n(%)]
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護理模式的實施可使延續性護理價值提升,其基于整個醫院對項目的重視,并積極涉及和組織護理人員實施,經相關平臺與患者的溝通效果提升,并促進社區與醫院之間的聯系,讓患兒獲得更優質的護理服務[5-6]。社區主要對患兒進行家庭訪視工作,針對患兒家屬提出的相關問題,予以及時解答,并對患兒家屬進行針對性操作指導,將照顧者的不合理護理方式予以糾正,使照顧者的護理能力提升。有關數據證實,少數照護人員因對癲癇疾病知識不是十分了解,不能依照醫囑對癲癇患兒服藥,對患兒的軀體活動進行限制,進而使癲癇復發風險降低,對患兒的社會功能發展和情感健康造成影響,進而出現嚴重異常行為。延續護理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包含復診、用藥指導等,需將患兒家屬對癲癇疾病的認知度提升,并將不合理照顧方式予以規避[7]。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護理模式主要經微信公眾號定時將癲癇急救知識、活動指導、用藥指導、性格行為、飲食指導等知識進行推送,其家長需依照各自需求進行相關查閱,使患兒家長充分認知癲癇疾病相關知識,使護理技能提升。社區人員需對家屬進行健康指導,并對其護理操作進行糾正,使家長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予以強化,如家長遇到相關問題,需第一時間進行咨詢和恢復,針對疑難問題需及時聯系醫師對其進行遠程干預。
綜上所述,對癲癇患兒延續性護理中加之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護理模式,使患兒家屬充分掌握健康知識,進而使疾病發展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