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筱靜
(貴港市婦幼保健院 廣西 貴港 537100)
子宮復舊是指胎盤胎膜組織娩出后子宮恢復至妊娠前狀態的過程,時間一般為6 周,以宮體肌纖維縮復和子宮內膜再生為主[1]。隨著臨床醫學不斷發展,臨床優生優育政策的推行,超聲波子宮復位儀被確立起來,成為臨床治療產后子宮復位的主要手段,考慮其治療開展特異性較高,于治療中輔助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文研究為了提高我院婦產科臨床競爭力,在傳統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在子宮復舊治療中引入超聲波子宮復位儀聯合綜合護理指導,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6 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順產產婦647 例為常規組,平均年齡(26.12±2.85)歲,平均孕周(38.86±0.72)周,其中545 例初產婦,193 例經產婦;選取2019 年7—12 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順產產婦761 例為觀察組,平均年齡(26.09±2.79)歲,平均孕周(38.91±0.71)周,其中560 例初產婦,201 例經產婦;統計分析兩組患者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組患者實施治療及護理干預,采用注射縮宮素、口服藥物五加生化膠囊、獨一味等,聯合子宮按摩方式,用一只手置于產婦的子宮底部,大拇指按在子宮前壁部位,其余的四個手指在子宮后壁部位,然后均勻而有節奏的進行體外按摩。觀察組在傳統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韻產康超聲波子宮復舊儀,陰道分娩后滿2h開始第一次治療,每天1 次,指導產婦肢體體位,操作者用手掌測量患者宮底情況,輔助安裝透聲膜,于患者宮底涂抹耦合劑,采用劃圈或平移的方式進行治療,持續治療20min,于臨床癥狀操作期間注意移動速度先快后慢,依據患者反應進行速度調控,由手指探查的方式評估其子宮收縮情況,詢問患者有無疼痛感受,適當增加耦合劑;主要注意探頭與皮膚充分貼合,避免探頭于某一部位停留時間過久[2]。
綜合護理措施:加強健康教育,針對超聲波子宮復舊儀器治療原理進行講解,告知治療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了解;告知產后子宮復舊發生的原理,及時予以心理指導,告知疾病的可控性,可通過有效的護理指導,促使子宮修復;加強對患者飲食管理,于產后多予以滋補食物,多食用活血化瘀、粗纖維、補氣食物,提高機體營養均衡;加強患者個人衛生管理,指導患者進行會陰部位的清洗,避免感染情況發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3]。
觀察指標:每天上午同一時間(9:00-10:00)測量產婦的產后宮底下降高度(宮高)。方法:排空膀胱平躺在床上,徒手按摩子宮致收縮變硬,以皮尺沿腹正中線測量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宮底的距離,以第一次測量的宮底高度減去最后一次測量的宮底高度為宮高,宮底下降指數=(首次測量宮底高度-末次測量宮底高度)/(首次測量宮底高度)×100%。
統計分析患者腹痛改善用時、初始宮高用時、末次宮高等;觀察證候轉歸情況,評估臨床護理有效性。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4.0 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腹痛改善用時、初始宮高用時、末次宮高等顯著短于常規組用時,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效果分析 (±s)

表1 兩組患者效果分析 (±s)
組別 例數 腹痛改善用時(d) 初始宮高用時(d) 末次宮高(cm)觀察組 761 2.11±0.14 8.59±0.26 6.82±0.82常規組 647 4.08±0.28 14.83±0.52 10.83±1.02 t 15.635 17.826 15.009 P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8.55%,常規組護理總有效率92.89%,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有效性分析(例)
子宮復舊不全為臨床常見的婦產科疾病,導致產婦無法恢復到產前狀況,伴有腹部疼痛、惡露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產后心理狀況,開展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對策尤為重要[4]。隨著醫療水平發展,臨床針對子宮復舊不良發生因素開展超聲波治療方式,借助恒定的刺激促使子宮收縮,可于短時間內改善惡露情況,改善局部血運情況,改善局部淤血,緩解腹部疼痛情況,促使子宮修復;并開展有效的綜合護理手段,促使子宮入盆復位[5]。
分析傳統產后常規護理措施,需要為產婦提供一些常規藥物治療,但是,對于順產產婦來說,藥物治療會影響產婦身體健康,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為產婦提供常規護理,引導作用不良,預期效果多數情況下不能達到,因此,臨床對此進行了分析。順產之后,產婦可能存在子宮復舊不良情況,應給予產婦提供對癥治療,同時為產婦提供相應護理,才能促進產婦產后子宮復舊治療效果大大提高。分析得出,由于產婦在分娩過后,各方面壓力增加,誘發原因包括心理方面以及生殖系統等多方面改變,產婦心理脆弱,不利于產后子宮復舊治療效果提高,因此,臨床提出了使用超聲波子宮復位儀,可獲得理想治療效果,可將產婦各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在治療期間,護士應為產婦提供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產婦整體護理效果。在整體護理過程中,利用有效產后康復護理,可迅速恢復產婦各項生理狀況,具體包括子宮收縮情況、惡露情況等,采取良好康復工作,可促進產婦母乳喂養率相應提高。臨床分析超聲波子宮復位儀,在臨床上較為常用,運用了超聲波,可促進產婦子宮復舊治療速度明顯增加,有利于提高產婦滿意度。在治療期間,護士應利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而言,利用健康教育以及飲食管理等措施,可將產婦生理機能恢復情況明顯改善,促使產婦宮腔出血發生率明顯下降。
臨床實踐證實,產后子宮復舊治療中采用超聲波子宮復位儀以及綜合護理干預,可行性較高,護士應給予產婦提供個性化以及全面性健康宣教(包括飲食干預、產后衛生告知、乳房護理、順產后注意事項等),讓產婦及其家屬了解產后子宮復舊程度明顯提高,告知產婦積極開展母乳喂養對產后子宮復舊的重要性,可將產婦焦慮情緒明顯減輕,避免產婦擔憂情緒過于嚴重,對產婦不良情緒進行緩解;另外,護士應給予順產產婦實施乳房按摩以及護理,指導產婦及家屬,相關營養食譜,確保飲食攝入均衡,避免發性食物進食。護士應給予產婦提供家庭支持,對產婦主訴進行耐心傾聽,為產婦提供高效護理服務,為產婦提供針對性心理指導以及治療,確保產婦積極配合護理。另外,對于護士來說,應積極參與醫院以及科室組織的學習活動以及培訓,將自身綜合素養提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以及理論掌握程度,對超聲波子宮復位儀以及綜合護理干預相關知識進行強化學習,為產婦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盡量滿足產婦各項護理需求,促使產婦護理質量、護理效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大幅度提高。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腹痛改善用時,初始宮高用時、末次宮高等顯著短于常規組用時,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8.55%,常規組護理總有效率92.89%,差異顯著(P<0.05);數據可知,超聲波子宮復位儀于子宮復舊治療中效果顯著,考慮其治療開展特異性,于臨床護理中輔以綜合護理方案,確保治療方案開展。
綜上,產后子宮復舊治療治療中采用超聲波子宮復位儀,開展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利于子宮恢復,減少子宮復舊不良的發生。后續分析過程中,應將樣本量增加,進一步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促使本組實驗臨床應用意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