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桂梅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中心醫院,吉林 長白山)
目前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廣大群眾對于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要求愈發明顯,相應的護理工作也需要進行有效的提升與發展,作為現代醫院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時,必須要將最為基礎的護理管理技術進行提升,才是真正落到實處的為人民著想,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1]。在此狀態下對于臨床護理人員而言增加更大的壓力,身心而言均是較為嚴峻的負擔,據有關資料顯示,應用人性化管理理論是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的,為了觀察人性化管理理論的優勢以及劣勢,特別選取我院120例患者進行護理觀察,現報道如下[2]。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特別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于我院接受診治的120例患者進行護理管理,根據所有患者入院就診先后順序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3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18~72周歲,平均(47.32±6.09)周歲;觀察組中3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19~70周歲,平均(45.05±6.15)歲。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有可比性(P>0.05)。其中應當排除以下存在:(1)嚴重精神疾病難以有效溝通患者;(2)患者或者家屬未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對病情進行有效檢測,并且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觀察組患者在其中注入人性化管理理論:(1)首先對于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指導培訓,讓所有醫護人員明白人性化管理的概念以及意義,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將患者放在首位,在“以患者為中心”進行一系列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使得每一個護理手段能夠落實在患者最需求的位置處。(2)盡可能根據病癥特點將病房進行布置,并且根據患者興趣愛好進行小飾物的配備,盡可能打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例如患兒可以放置玩具,色彩應用更加大膽,但是這些必須在病房通風、定時消毒的前提下進行,根據患者不同表現需要將溫度以及濕度進行控制在最合適宜的狀態,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得到放松舒適,保障后續治療護理的依從性。(3)當患者進入醫院之后便應當進行交流溝通,增加同患者之間的語言、眼神以及行為等交流,逐步增加患者對于醫院的信任,并且交流過程中應當根據患者受教育程度,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病癥、治療以及注意事項的了解,并且實時保有耐心、愛心以及細心,觀察到患者出現抑郁、不安以及焦慮等負面情緒過程后,需要增加對于其內心了解,盡可能的滿足其內心訴求,給予有效的支持以及肯定,使用我院治愈的病例進行介紹,增加患者直面疾病的信心。(4)增加院內細節物品的配備,在病房之中放置相關疾病以及治療的海報手冊,增加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避免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出現手足無措的表現,造成危險增加可能,并且需要在院內配備一次性水杯、雨傘、紙筆以及租用輪椅等物品,對患者日常需求進行幫助和滿足,并且增加請勿打擾的指示牌,在患者不便或者不適的情況進行放置,讓患者得到尊重以及理解。
護理人員應當在治療護理后對本次護理效果進行,總有效率=(有效+好轉)/總例數×100%;并且需要使用自擬評分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研,總滿意率=(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3-4]。
應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護理管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高達96.67%遠高于對照組患者81.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效果[n(%)]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8.33%也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8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總滿意度[n(%)]
隨著醫改的深入推進,廣大人民群眾對于醫療的重視更加加深了,逐步重視醫療保健意識,對于日常醫療服務質量也有一個質的提升,者不僅需要增加醫療治療能力,對于后續護理干預而言也是一種要求,護理管理實質是指在治療過程中進行護理干預,保障治療效果,改善預后表現,輔助患者恢復康健身體回歸家庭以及社會[5-6]。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特別增添了人性化管理理論于日常護理管理之中,人性化管理理論實質是指在護理管理過程根據人性特征進行護理,這不僅是對患者而言也是對護理人員而言。在護理管理過程中盡可能的將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調節,充分發揮所有護理人員的潛能,在護理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落到實處,為患者進行服務[7-8]。對于患者而言模板化的護理變得更加貼近日常,能夠切實滿足自身的需求,保障其身心的有效康復。但是據大量數據顯示人性化管理理論也并非完美無瑕,在應用過程中對于護理人員而言,不夠公平科學,在日常工作之中極其容易受到管理者個人情緒化影響[9-10]。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直觀的觀察到使用人性化管理理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高達96.67%遠高于對照組患者81.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護理滿意度高達98.33%也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8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人性化管理理論在護理管理中的優勢極為顯著,能夠保障護理效果,增加患者滿意度,為護患和諧關系提供有效支撐,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