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吉林通化市中心醫院,吉林 通化)
冠心病是臨床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該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加,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心絞痛是常見的冠心病癥狀,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管腔狹窄,從而造成心肌缺血的情況發生。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等嚴重情況的發生,給患者的生命帶來嚴重的威脅。通過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研究表明,患者發生心絞痛與患者的情緒變化有著極大的關系,患者極易受到外部影響而造成心絞痛的癥狀發生。心血管介入治療是當前對冠心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的一種新型治療方式,隨著近年來在臨床中取得的顯著療效被廣泛使用[1-2]。為了提高對患者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針對冠心病患者行心血管介入治療的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00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50例,男性198例,女性152例,年齡20~90歲,平均(62.17±3.74)歲;對照組患者350例,男性193例,女性157例,年齡21~87歲,平均(62.75±3.52)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精神性疾病患者。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治療。包括口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美托洛爾、阿托伐他汀等藥物進行常規治療。
觀察組患者行心血管介入治療。患者術前3 d行口服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術前,對患者大腿根部行局部麻醉,并以橈動脈入路穿刺,將心臟導絲、導管與球囊置入動脈開口后,沿動脈走形緩慢移動至冠狀動脈開口處,移動中盡量緩慢進行,避免對患者動脈血管造成損傷。隨后為患者注入造影劑行冠狀動脈造影,并對病變部位進行確定,隨后采用指引導管置入球囊導管,并對冠狀動脈狹窄處進行充氣機加壓,待狹窄處充分擴張后,將球囊進行回收。隨后于患者動脈內膜中植入支架,并在動脈鞘管中行10000 U肝素鈉注入。完成手術后,需要對患者生命指標進行嚴密監測。
臨床療效對比。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并未改善甚至加重。
心功能指標對比。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室壁運動積分指數(WMSI)和左心室短軸縮短率(FS)的變化。
焦慮度與抑郁度對比。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采用SF-36生活質量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采用SPSS 19.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和χ2表示及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和t表示及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對比[n(%)]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治療前,兩組患者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焦慮度與抑郁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心功能指標對比( )

表2 心功能指標對比( )
治療前組別 n治療后LVEF(%) WMSI FS LVEF(%) WMSI FS觀察組 350 48.24±3.52 1.79±0.52 18.26±2.63 62.34±4.28 1.03±0.24 27.52±3.37對照組 350 48.59±3.17 1.72±0.55 18.37±2.47 57.53±4.18 1.45±0.23 24.42±3.21 t 1.382 1.730 0.570 15.042 23.638 12.461 P 0.167 0.084 0.569 0.000 0.000 0.000
表3 焦慮度與抑郁度對比( , 分)

表3 焦慮度與抑郁度對比( , 分)
組別 n治療前 治療后SAS SDS SAS SDS觀察組 350 51.63±3.5253.32±3.6227.28±3.1729.34±3.12對照組 350 51.42±3.7453.49±3.5135.22±3.1936.61±4.28 t 0.765 0.631 33.030 25.679 P 0.445 0.528 0.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4。
表4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 分)

表4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 分)
類別 觀察組(n=350) 對照組(n=350) t P角色受限 71.52±4.56 67.57±4.57 4.326 0.000軀體疼痛 67.57±4.55 61.28±4.37 7.050 0.000生命活力 77.63±4.53 67.53±4.37 11.347 0.000感情因素 75.34±5.56 62.37±5.58 11.643 0.000社交能力 63.52±5.37 51.59±5.33 10.215 0.000精神健康 74.36±8.25 63.75±8.52 6.326 0.000總體健康 67.28±6.47 57.96±6.29 7.303 0.000活動能力 65.68±5.42 51.85±5.74 12.387 0.000
冠心病是臨床中極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且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癥狀之一,具有較高的致死率。通常情況下,心絞痛可分為穩定性勞累心絞痛、觸發型勞累心絞痛、惡化型勞累心絞痛、臥位型心絞痛、變異性心絞痛以及混合型心絞痛六種[3-4]。
在當前對患者的治療中,通常采用藥物治療與心血管介入治療兩種方式,但這兩種治療方式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具有一定的爭議。心血管介入治療屬于微創性治療方式,該方式介于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之間,其通過心臟導管將診療器材送入心臟或血管中對患者進行治療,具有操作簡便、創傷小等特點[5-6]。
本次研究針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行心血管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焦慮度與抑郁度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焦慮度與抑郁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因此,我們認為,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療能顯著提高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7]。
綜上所述,心血管介入治療對冠心病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