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榮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吉林 吉林)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骨科疾病,是指腰椎間盤髓核組織纖維化,導致椎間盤突出或對椎管脊神經形成壓迫和刺激[1]。據近期資料統計,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較高,并呈現出日趨上升和年輕化的趨勢,引發該疾病的原因包括腰椎間盤組織退化、外力損傷、手術解剖、遺傳因素等,臨床癥狀主要為腰部疼痛、腰部下肢出現放射性疼痛,使患者的日常活動受阻,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2]。中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痹癥、腰疼痛的范圍,應從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等方面著手治療。中醫針灸療法是中醫學的傳統特色療法,在治療該類疾病中具有較長的歷史,經驗豐富,且療效較佳。因此,本研究對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常規治療和中醫針灸治療,分析后者的臨床價值,具體如下。
將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納入研究范圍,根據抽簽法進行分組,將患者分為實驗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牽引以及TDP照射治療,實驗組采用中醫針灸治療。對照組中男 28例,女 12例;年齡30~50歲,平均(40.1±2.6)歲;病程2~14年,平均(7.6±1.4)年。實驗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 31~50歲,平均(40.2±2.4)歲;病程 1~12年,平均(6.4±1.6)年。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并經我院腰椎CT檢查確診;無精神疾病,可正常交流;患者及家屬經告知后均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相關文件,研究經我院相關醫學部門審核批準。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腎臟等器質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存在腰椎管腫瘤或脊柱炎。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牽引以及TDP照射治療,根據患者的體重選擇合適的牽引重量,再根據患者的牽引耐受程度設置牽引力,一般情況下,牽引力是患者體重的30%,30 min/次,1次/d,10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間隔2 d再繼續下1個療程,持續治療3個月。期間結合TDP電磁波照射治療[3]。
1.2.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采用中醫針灸治療,使患者呈俯臥位后,選擇阿是穴、昆侖穴、三陰交穴、陽陵泉穴、殷門穴、環跳穴、腰眼穴以及腎俞穴等,根據穴位位置選擇合適長度的針;使用消毒溶液對施針穴位進行消毒處理,隨后將針刺入皮膚2寸左右,緩慢捻轉提插,直至得氣,在穴位處蓋上無菌紗布,并于各穴位針尾裝置1.5 cm的艾條,將濃度為95%的無水乙醇注射進艾條中,點燃艾條,若患者在針灸過程中針灸穴位處存在灼燒感,可在針灸針柄處注入少量的水進行降溫,待艾條自熄冷卻后再取針[4],2次/d,持續治療3個月。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腰椎兩側隱痛、腰椎脫節)發生情況。治療效果評定參考:顯效,患者腰部的疼痛和不適感消失,不影響正常生活;有效,患者腰部的疼痛和不適感顯著改善,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無效,患者腰部的疼痛和不適感無顯著改善,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大。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 21.0軟件分析,采用t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2.50%,差異較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7.5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較大(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患者的腰部椎間盤產生纖維環破裂,骨髓的含水量降低,韌性逐漸減弱直至消失[5]。腰椎間盤內髓核上的后縱韌帶突出,在局部組織壓迫下,引起微循環障礙和神經營養不足,出現神經根水腫、腰腿酸軟、腰椎側彎,甚至出現組織粘連的炎癥狀況[6]。
常規牽引聯合TDP照射治療雖然能夠改善患者腰椎間盤韌帶突出和拉開關節突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但該療法易導致患者出現腰椎兩側隱痛和腰椎脫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7]。中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因為陽氣受損、體寒濕氣重或外力創傷等,造成腰部氣血瘀滯、血流不暢。部分中醫學者提出治療該病癥的要點在于緩解神經根壓迫,促進腰部血液循環,消除水腫現象,并緩解病癥對患者帶來的疼痛感[8]。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中醫學發展中針灸療法具有長遠的應用歷史,通過對相應穴位進行針灸,可刺激神經中樞釋放止痛因子,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且針灸療法鎮痛相對于藥物鎮痛而言,針灸療法不會產生藥物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較少,安全性更高;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方式,針灸療法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受損組織的自我修復,緩解神經受壓和肌肉痙攣,消除水腫。此外,針灸療法還具有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的作用。
綜上所述,中醫針灸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具有較理想的治療效果,不僅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感,還能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促進關節組織的修復,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