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粉冬,李亞玲,袁子萱,陳麗琴,韓永慧
(昆明市兒童醫院,云南 昆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也是一種特殊的病毒,對人類造成危害,導致人類發病。2019年12月以中國湖北武漢為中心爆發流行,意味著人際傳播的發生,其特點是傳播十分迅速,在較短的時間里,即已傳播至全國范圍。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人群普遍易感[1],其可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故而死亡率極高。而在兒童群體中,雖然發病率相對較低,但也不容忽視。針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兒童患者實施各項防控干預,取得良好的效果,匯報如下。
選擇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本院隔離病區收治的疑似及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兒童患者共56例作為研究對象。56例患兒中,最小年齡為2個月15 d,最大為12歲4個月,見圖1。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 nm,其基因特征與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體外分離培養時,2019-nCoV 96 h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發現。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殺滅病毒。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預后較差。兒童病例癥狀相對較輕。

圖1 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3月10日疑似新冠患者情況
預檢分診醫生和護士應嚴格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對就診的每一位兒童患者及其家屬均需嚴格執行問診制度,包括是否去過傳染區域、既往史、目前的癥狀及體征、測量體溫等,做好分診工作。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兒做好登記,經專用通道送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疾病門診就診行相關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新冠隔離病區的所有設備、儀器、復消物品、織物均由專人負責。復用物品用1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后用清水擦拭[2]。對室內的一些醫療器械,如體溫計、血壓計和聽診器等需要做好消毒滅菌工作。如體溫計在使用后,需要采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浸泡,至少在30 min中以上,以有效消毒;而對于血壓計和聽診器等器械,需要用氯消毒液進行擦拭至完全消毒,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3]。
院感科針對不同崗位、不同人群給予相應的防控知識培訓[4]。隔離病區醫務人員、保潔員應做好三級防護工作,備有標準的防護用品,包括N95口罩、帽子、護目鏡、橡膠手套、丁腈手套、一次性防護服、隔離衣、鞋套等,嚴格執行手衛生。在更衣室粘貼穿脫防護服的流程圖及設立1名感控督導員,嚴格按照防護服的穿脫流程進行操作指導[5]。
患者入住獨立單間隔離病房,每日開窗通風3次,持續使用空氣消毒機消毒病室,地面用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消毒地面,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于30 min,4次/d。
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兒接觸過的診療設施設備表面以及床圍欄、床頭柜、家具、門把手、家居用品等用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 min后清水擦拭干凈。患者物品專人專用:如耳溫計、血壓計和聽診器等需要做好消毒滅菌工作,患者轉院/出院后做終末消毒[6]。
對來院就診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兒做好單間隔離管理,患兒及其家屬不得隨意在院內活動。
為能佩戴口罩的患兒及陪同家長提供口罩,并指導正確佩戴。
在隔離病區由病區護士采血后,裝入專用箱內并通知檢驗科專人收取。
由醫院保安做好防護后護送,經專用通道進入CT室在專用房間進行檢查,并對路線進行消毒。
患兒及其家屬的飲食由醫院食堂統一送餐;生活用品由醫院專門負責人統一采購。
患者用過的被褥等紡織品,用床單元消毒機單獨嚴密包裝消毒,患者不要的衣服按“新冠”醫廢處置。治療床上一次性使用的中單一人一用一更換,治療床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 min后用清水擦拭。患者用過的床單、被套等按傳染性織物打包并貼“新冠”織物標識統一送洗滌公司進行清洗消毒。
患者進入隔離留觀病房后,疾病不確定感和社交隔離是患者產生一系列情緒反應的主要原因,而強烈的情緒反應引起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人體免疫力降低,對疾病的轉歸和預后產生不良影響[7]。本院為提供良好的隔離環境特設醫院最好的VIP病房為隔離病區。病房安裝電視、網絡等,主動講解隔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幫助緩解患者的孤獨和焦慮,贈送患兒適齡玩具,醫護人員給予陪伴和安慰與緩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
病房空氣保持清新,每日通風和患兒及其家屬進行交流,讓其恐懼心理得到緩解和消除,普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加強健康宣教,調動患兒及其家屬的能動性,提升患兒及其家屬的應激能力,提升患兒及其家屬的治療信心[8]。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等用專用容器收集,用含200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按糞、藥比例1:2進行浸泡消毒2 h處理。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5000 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30 min,然后清洗干凈備用。
從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標本采集和轉運的人員應經過疾控中心、院感科及檢驗科的安全培訓并具備相應的采樣技能,在采集標本時嚴格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9]。患兒標本放入有生物安全標識的標本袋內密封。標本袋外貼標本標簽及醒目“新冠”患兒的標識。運送人員穿工作服,戴醫用帽、外科口罩、手套。轉運期間保持轉運箱平穩,避免劇烈震蕩、顛簸。不能自行打開轉運箱。
疑似新冠醫療廢物應使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封裝并采用鵝頸結式封口后按照“新冠”醫廢處置流程進行處置,每個包裝袋、利器盒應當系有或粘貼中文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部門、產生日期、類別,并在特別說明中標注“新冠”醫廢標識[10]。由專人專車固定路線做好個人防護后轉運到醫院醫廢暫存點。
疑似新冠醫廢暫儲地設立了獨立的區域,墻壁、地面消毒用2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作用時間30 min,消毒4次/d。
符合解除隔離患者,完善其護理記錄單并請患者簽字,告知患者離院注意事項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更換帽子、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根據病情建議患者居家觀察或進一步專科治療。
在此期間本院共納入56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兒,確診1例轉入本省定點傳染病醫院繼續治療。余疑似病人均按照國家衛健委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排除后予解除隔離。自新冠疫情發生后,我院院感科專兼職防控小組采用分組分批對全院職工就新冠防控知識、標準預防、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等進行培訓。為疑似COVID-19患兒設立獨立就診區域、隔離病區及專用路線,組建專業治療團隊和后勤服務團隊,醫院新冠感染防控專家小組成員每日對全院醫院感染防控工作給予監督及指導,從而有效的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本次不足之處是研究樣本量較少 ,原因是該省屬于低風險省份,截止2020年3月10日本省共有174例確診病例,本市共有53例確診病例,本院僅有1例確診患者(確診后轉定點醫院治療),兒童醫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不及成人綜合醫院普遍,而我院的醫院感染防控工作及消毒隔離工作一直都做得很好,所以整個疫情期間,我院未發生院內工作人員的感染。
本次疫情防控中,56例疑似新冠患者經過醫護人員嚴格按照飛沫隔離和接觸隔離的措施,加強手衛生,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嚴格執行自我防護和消毒隔離制度,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隔離期應全面細致觀察患者病情動態變化[11]。細致周到的護理等使患兒順利度過留觀隔離期。為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