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變動剖析(2000—2010)

2021-01-20 08:16:46李聯廉王明東
大理大學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教育

李聯廉,王明東

(1.楚雄師范學院人文學院,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民族大學科技處,昆明 650500)

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主要聚居在祖國邊疆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如今轉變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前沿陣地和國家發展戰略的窗口〔1〕。邊疆地理區位具有獨特性,其歷史發展呈現出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的特點〔2〕。我國邊疆屬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的進程和方向。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事關國家安全、民族團結與邊疆穩定。那么,21 世紀初,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變動表現出哪些特征?其人口數量規模分布、人口年齡結構、人口性別比、人口教育文化水平如何變化?本文以28 個人口較少民族①參見國家民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中,將2005年我國56個民族中總人口10萬以下的22個民族稱為人口較少民族,2011年總人口30萬以下的28個民族稱為人口較少民族。作為研究基本單位,基于全國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實證分析,嘗試回答上述問題,把脈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形勢,以期對民族人口問題研究提供有一定價值的線索。本文所有圖表數據如無特殊說明都來源于全國歷次人口普查資料整理所得②參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 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年出版;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中國2000 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出版;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社會經濟發展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國民族人口資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一、人口數量不斷上升,人口增長幅度逐年下降

(一)人口主要分布在祖國的邊疆地區,人口密度低

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祖國的邊疆區域。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分布廣不平衡、相對穩定性空間聚居性的分布格局。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3個邊疆區域。其中,景頗族、德昂族、基諾族、怒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獨龍族等9 個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仫佬族、毛南族2 個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珞巴族、門巴族2個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3 個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柯爾克孜族、達斡爾族、塔吉克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鄂倫春族、塔塔爾族等9 個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我國人口較少民族大多數分布在邊疆地區,部分人口跨境而居,整體分布較為分散。西北沙漠地帶、北方高原地區、南方巖溶地區等自然環境決定了我國人口較少民族較為落后的生計方式和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3〕。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進入信息化“地球村”時代,各民族間人口流動不斷加快,民族人口再分布日趨活躍,人口較少民族分布向中東部流動加快〔4〕。總體而言,我國邊疆民族地區的人口密度很低。如西藏、新疆、青海的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米0.02 人、4.27 人、10.76人,屬于全國人口密度最低的3個省區。

(二)人口數量上升,人口增幅較高

“一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由53.25 萬人增至188.78 萬人,增幅高達233.1%。“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188.78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14%,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1.68%。分民族來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土族(28.96萬人),人口最少的民族是塔塔爾族(0.35萬人)。“三普”時,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只有土族和柯爾克孜族人口超過10萬人。到“六普”時,土族、仫佬族、錫伯族等9 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超過10 萬人。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數量上升。

“一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達233.1%,略高于我國少數民族人口增長幅度(219.6%),大幅高于全國人口增長幅度(130.6%)和漢族人口增長幅度(124.8%)。分民族來看,“一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參差不齊。增幅在500%~900%屬于高速增長民族的民族有錫伯族、門巴族、德昂族等6個民族;增幅在100%~499%屬于較中速增長的民族有土族、仫佬族、柯爾克孜族等18 個;增幅低于100%的有景頗族;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3 個民族出現來了人口負增長。可見,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較大。

“五普”至“六普”期間,如表1 所示,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幅高達11.60%,明顯高于同期的全國人口增幅(7.25%)、漢族人口增幅(7.33%)、少數民族人口增幅(6.40%)。2000—2010 年,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增幅超過30%的民族有布朗族和怒族;增幅在21%~30%的民族有土族、撒拉族、塔吉克族等7 個民族;增幅在10%~20%的有基諾族、德昂族、柯爾克孜族等7 個民族。以上數據表明,與同期全國人口增長幅度對比,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較高,民族間人口增幅差異顯著,人口增長較快也有可能是族際通婚、民族風俗等因素造成的〔5〕。

表1 “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數量及增幅變動情況

(三)人口增幅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五普”時,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為18.09%;“六普”時,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降至11.60%,下降了6.49 個百分點,人口增長幅度明顯下降,這說明在全國人口增長幅度下降的情況下,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放緩,人口高速增長勢頭得到控制。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幅度下降,說明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調控顯著,群眾的生育觀念發生改變,出現了低生育水平現象,甚至有的民族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如在“五普”至“六普”期間,達斡爾族、毛南族、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獨龍族、高山族、塔塔爾族7 個人口較少民族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其中,塔塔爾族人口2000—2010年間減幅達27.28%,是全國人口減幅最高的民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等北方跨境民族,人口流動是人口減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塔塔爾族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跨界出境流動大”〔6〕。而毛南族、獨龍族等南方民族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調控影響外,生育意愿的轉變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李春華和吳望春認為,2000—2010 年間全國毛南族人口每年以0.56%的速度遞減,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生育政策、城鎮化發展及生育意愿轉變等多因素所致〔7〕。

二、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

(一)人口出生率較高

“六普”中,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出生率為15.80‰,明顯高于同期全國人口出生率(10.30‰)、漢族人口出生率(9.93‰),略高于我國少數民族人口出生率(14.82‰)。分民族來看,我國人口較少民族出生率大于15‰的有仫佬族、柯爾克孜族、景頗族等16個民族,占人口較少民族的50%以上,出生率高說明早生多生現象相對突出;出生率在10‰~15‰的有土族、錫伯族、達斡爾族等11個民族;出生率小于10‰的只有俄羅斯族。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出生率最低的是俄羅斯族(8.77‰),最高的是保安族(22.78‰),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14.01 個千分點,相差2.60倍。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出生率較高,其民族之間差異顯著。見表2。

(二)人口死亡率較低

“六普”中,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死亡率為5.37‰,與全國人口死亡率(5.57‰)、少數民族人口死亡率(5.34‰)、漢族人口死亡率(5.59‰)相差不大。我國人口較少民族老年人口比重相對低,也是導致人口死亡率較低的原因。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死亡率民族間差異顯著,人口死亡率大于10‰的有門巴族、珞巴族2 個民族,而這2 個民族都生活在自然生存條件相對較差的高寒地區,這也是導致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人口死亡率在5‰~10‰的有土族、景頗族、布朗族等10個民族;人口死亡率小于5‰的有仫佬族、基諾族、錫伯族等16 個民族,占人口較少民族的50%以上。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赫哲族(1.87‰),最高的是珞巴族(11.95‰),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10.08個千分點,相差6.60 倍。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死亡率相對較低,略低于同期的全國人口死亡率,但民族間差異顯著。見表2。

(三)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

“六普”中,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達10.21‰,比同期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4.73‰)要高5.48 個千分點,比漢族人口自然增長率(4.43‰)要高5.78 個千分點,比少數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9.48‰)要高0.73 個千分點。分民族來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自然增長率在15‰以上的有撒拉族、阿昌族、保安族3 個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在10‰~15‰的有京族、仫佬族、基諾族等12 個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在10‰以下的有土族、錫伯族、景頗族等13 個民族。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俄羅斯族(5.07‰),最高的是保安族(18.68‰),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13.61 個千分點,相差3.68 倍。可見,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對較高,民族間差異顯著。見表2。

人口自然變動是人口出生和死亡這一互動過程引起人口數量的增加或者減少,是人口變動主要形式之一〔8〕。“六普”中,我國人口較少民族出生率相對較高,死亡率相對低,自然增長率相對較高,民族間差異顯著。

表2 “六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情況∕‰

三、人口年齡結構趨向于老齡化社會類型

(一)人口年齡構成趨向老齡化社會

人口年齡結構反映人口的基本構成,也是人口兩大自然結構之一,深刻影響人類社會未來發展,對人口變動具有決定性影響〔9〕。“六普”中,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整體趨向于老齡化人口年齡結構類型,各民族間差異顯著。

“六普”中,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少年系數22.89%,比同期全國人口少年系數(16.61%)要高6.28 個百分點,比漢族人口少年系數(15.06%)要高7.83 個百分點,比少數民族人口少年系數(22.43%)要高0.46 個百分點。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少年系數相對高于全國、漢族、少數民族,這說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年齡結構較為年輕。相對應的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老年系數相對較低。“六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老年系數5.52%,比全國人口老年系數(8.92%)要低3.40 個百分點,比漢族人口老年系數(9.10%)要低3.58 個百分點,比少數民族人口老年系數(6.69%)要低1.17 個百分點。“六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老少比24.12%,比全國人口老少比(53.70%)要低29.58 個百分點,比漢族人口老少比(60.42%)要低36.30 個百分點,比少數民族人口老少比為(29.83%)要低5.71 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少年系數相對較高,老年系數相對較低。見表3。

(二)民族間人口年齡結構差異顯著

分民族來看,如表3 所示,“六普”間,按照聯合國老齡化社會劃分標準,人口較少民族中老年系數比大于7%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有土族、仫佬族、京族等5 個民族;老年系數在5%~7%,接近老年型社會的有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等12個民族,老年系數小于5%的有鄂溫克族、保安族、景頗族等11個民族。其中,老年系數最高的是毛南族(8.63%),最低的是鄂倫春族(2.61%),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6.02 個百分點;少年系數最高的是珞巴族(31.07%),最低的是俄羅斯族(15.46%),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15.61 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年齡構成差異顯著。

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經濟社會后果》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10〕,我國人口較少民族還未步入老齡化社會。

表3 “六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年齡組段構成情況∕%

四、人口性別比相對較平穩

(一)人口性別比相對合理的民族

合理的人口性別比是民族發達和社會穩定的條件之一,出生人口性別比是一種嚴格值域界定的指標,一般正常范圍在102—107,超過或者低于這個范圍被認定為異常〔11〕。“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性別比,與同期全國、漢族、少數民族人口性別一樣都在相對合理范圍,但是不同民族間人口性別比差異顯著。如表4 所示,“五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性別比為102.74,全國人口的性別比為116.86,漢族人口性別比為106.34,少數民族人口性別比為105.14,我國人口的性別比都在合理范圍內,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分民族來看,“五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性別比在102—107 的有土族、仫佬族、基諾族等11 個民族。“六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性別比在102—107的有土族、京族、仫佬族等10個民族。

(二)人口性別比相對偏高的民族

如表4 所示,“五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性別比大于107 的有錫伯族、烏孜別克族、布朗族等6 個民族。其中,人口性別比最高的是高山族(118.36)。“六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性別比大于107 的有錫伯族、毛南族、烏孜別克族等4 個民族。其中,人口性別比最高的是烏孜別克族(115.87)。“五普”間,烏孜別克族人口性別比也高達110.66。一般來說,人口性別比例較高的民族,都具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三)人口性別比相對偏低的民族

“五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性別比低于102 的民族有京族、德昂族、景頗族等11 個民族。其中,人口性別比最低的是俄羅斯族(89.34)。“六普”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性別比為101.33,人口性別比相對偏低,人口性別比低于102 的民族有景頗族、達斡爾族、阿昌族等14個民族。其中,人口性別比最低的是鄂倫春族(87.18)。一般來說,人口性別比偏低的民族,女性的地位較高,從事勞動強度加大,比如鄂倫春族的婦女除了承擔家庭勞動外,還要從事采集、捕獵等事務。

(四)人口性別比各民族間差異顯著

從聚居區域來看,我國人口較少民族地域差異顯著。“六普”間性別比較高的4 個民族中,有3 個分布在北部,有1 個分布在西南。而人口性別比較低的10 個民族中,西部地區有6 個,西北有3 個,北方有1個。總的來看,自然地域環境、民族風俗都會對性別比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部分游牧民族中,婦女從事的事務基本與男子一樣,婦女的地位也自然比較高。

表4 “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性別比構成

五、人口受教育程度顯著提升

(一)6歲以上人口學歷教育水平整體提高

新時期,隨著國家對邊疆民族地區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教育資源不斷優化,人口較少民族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12〕。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成人文盲率不斷下降,未上過學、小學的教育程度明顯下降,而初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占比增長率不斷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顯著提高,其民族間差異顯著。如表5 所示,“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6歲及以上未上過學(含掃盲班)、小學等學歷教育比重下降,而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研究生等學歷教育比重大幅上升。“五普”至“六普”期間,全部我國人口較少民族6 歲以上人口中未上過學比重下降,大部分我國人口較少民族6 歲以上人口中小學比重下降。“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6歲以上人口中初中比重上升幅度超過30%的有土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等17個民族,其中,上升幅度最高的是門巴族,而增幅下降的有俄羅斯族、赫哲族、塔塔爾族3個民族。“五普”至“六普”期間,大多數人口較少民族的高中比重上升,上升幅度最高的是塔塔爾族,而增幅下降的有柯爾克孜族、京族、獨龍族等7 個民族;全部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大學專科比重上升,上升幅度最高的是布朗族,最低的是赫哲族,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362.39 個百分點;全部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大學本科比重上升,上升幅度最高的是布朗族,最低的是烏孜別克族,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795 個百分點;除珞巴族外,其他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研究生比重上升,上升幅度最高的是怒族,最低的是塔塔爾族,最高值與最低值之間相差1 559.97 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學歷教育水平整體提高,民族間差異顯著。

(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

如表6所示,“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6.54 年增至8.27 年,十年上升了1.73 年。“六普”中,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27年,接近同期全國(8.76年)和漢族(8.84 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但民族間差異顯著。其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于10年的屬于全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較高的有達斡爾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等7個民族。俄羅斯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1.27 年,屬于全國各民族中受教育年限最高的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9年的有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毛南族等5個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小于8年的有珞巴族、獨龍族、撒拉族、布朗族等14個民族。其中,門巴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5.23 年,屬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最低的民族,與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的俄羅斯族相差6.04 年。從民族聚居區來看,北方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對高,而南方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受教育年限相對低。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較少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接近同期全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但是其南北差異、民族間差異較為顯著。

表5 “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6歲及以上人口學歷教育水平占比變動情況∕%

六、結論與建議

人口發展事關自然生態環境改善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強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及相關問題研究,有利于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人口較少民族發展階段性的特征,事關決勝脫貧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研究發現:一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增長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其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高于全國人口增長速度,但其人口年均增長率則呈現不斷降低的趨勢。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邊疆民族地區,人口密度低,分布拓展具有點上集中、面上分散、多民族雜居和邊境聚居等特征。二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出生率相對較高,人口死亡率相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對較高,民族間差異顯著。三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性別比較為平穩,人口結構為成年型,還未完全進入老年型,但趨向于老年型。四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文化教育水平整體逐年提升,人口文盲率逐年大幅下降,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斷提高,但總體來看,大多數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總體仍處于全國較低水平,地區間民族間差異顯著。

表6 “五普”至“六普”期間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對比∕年

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各項指標向更健康更合理的趨勢邁進,其向好的形勢是民族生育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城鎮化過程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講,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水平提高的原因,一方面,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使其生育觀念由多生向優生轉變。隨著國家對人口較少民族幫扶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育觀念發生改變。一個民族發展水平很大程度受到國家政策的制定操作執行的影響〔13〕。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整體教育水平提高得益于我國扶持人口較少民族政策、民族教育工程、西部地區攻堅計劃等黨的有利于民族發展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地區間民族間差異顯著,還存在民族遷移流動率低、人口負增長、人口文盲率上升(如德昂族)等問題,這與其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以及生活習慣的差異等因素有關〔14〕。

從人口發展來看,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所取得的進步是顯著的,流動態勢良好。從當前的形勢看,我國區域間民族間的發展差距短期內難以消除。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精準扶貧等國家政策不斷深入實施,以及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穩定和諧示范區建設等一系列利好民族政策的引導下,區域間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強,將有利于進一步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會在合理區內進一步優化升級,人口較少民族聚居的地區會實現“發展更加協調、生活更加富裕、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15〕。當然,新時期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和準確把握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或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因此,我們要以問題為導向,用足用活政策,精準扶貧緊密結合,采取有效措施,縮小民族間人口發展差距,推進共同富裕。第一,針對有的人口較少民族存在民族人口增長速度偏高,而有的民族卻出現了人口負增長,要適度調整人口較少民族計劃生育政策,采取靈活的生育政策,既要保證人口適度增長,也要防止人口負增長而影響社會發展,同時,要調控人口性別比在合理區間。第二,從人口年齡結構來看,我國大多數人口較少民族人口人力資源比較豐富,要加大其人力資源開發力度,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一些人口較少民族較早步入了老年社會,因此,要加大其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力度。第三,不少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文盲率高,受教育年限低。新時期我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人口較少民族受教育年限大幅提高,但是還存在有的人口較少民族停留在義務教育階段,甚至存在義務教務都沒有完成的現象。這一現象在邊疆民族地區,特別西部地區,尤其是鄉村地區尤為顯著〔16〕。教育水平與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等多因素有關。因此,在加大普及人口較少民族義務教育力度的同時,要進一步解決好其民族間地區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平等的問題。總之,從邊疆民族的實際出發,以精準扶貧切入點和發力點,優化推進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發展。

猜你喜歡
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車內教育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1:59:30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教育心得
贏未來(2020年1期)2021-01-07 00:52:26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人大建設(2020年1期)2020-07-27 02:47:08
什么是“好的教育”?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讓教育成為終身之擇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91无码国产视频|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国产美女91视频|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系列在线| 午夜丁香婷婷| 亚洲视频二|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91亚瑟视频| 国产资源站|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亚洲无码电影|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国产精品理论片|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a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日本黄色a视频|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h视频在线| 亚洲第七页|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免费欧美一级|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看看一级毛片|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人在线| 毛片免费网址|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日韩免费成人|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亚洲精品第五页|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一级小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