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宇
中草藥是中醫藥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國誕生和發展,其中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精神,歷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隨著外國文化的不斷傳入,中國的一些青少年對中草藥知之甚少。因此,向社會普及中草藥知識刻不容緩。當然,這其中的困難也是不言而喻。
普及中草藥知識,需要從小入手。中草藥走進小學美術課堂,有利于幫助青少年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進而激發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使學生從心底產生民族認同。同時,也有利于青少年利用中草藥知識提高身體素質,推動中醫藥文化發展,促進祖國傳統文化傳播具有很大的影響。在教學中,學生不能局限于學習教科書上的文化知識,而對跟生活密切相關,與人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知識置之不理。基于此,本文在對以往文獻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想法,以促進中草藥知識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更好地普及。
一、中草藥知識對于小學學習的益處
1. 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文化的認同與自信。從小耳濡目染,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的敏感期就對中草藥知識有所了解,從而奠定未來對中草藥知識深入了解與研究的基礎。應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開始對學生進行中草藥知識的普及,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由于西醫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關注這方面的研究,使得大多數人忽略了中國傳統的中草藥的發展。尤其是現在的青少年,更是對其知之甚少。因此,加強青少年對于中草藥知識的認識十分關鍵,有利于幫助青少年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從而培養其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2.有利于幫助青少年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中草藥涵蓋范圍十分廣泛,尤其是其中的養生概念,為廣大人民所熟知。讓中草藥走進小學課堂,讓學生從小學習中草藥知識,學習分辨中草藥,認識并了解其功效,不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形成養生習慣,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預防疾病的產生;而且可以讓學生學會運用中草藥知識治療輕微癥狀的常見病,提高自身的身體體質;還可以幫助周圍的人普及中草藥知識,一傳十,十傳百,促進中草藥知識的傳播與應用,提高國人健康水平。
在學習中草藥知識的過程中,了解其生長環境,從中學會對大自然規律的觀察與探索,樹立健康生活的意識。讓中草藥知識融入課堂,有利于青少年通過掌握一定的知識、手段養成自己的健康體魄,防范疾病入侵,并且能在未來學成之時為國家的醫療事業做出貢獻。
3.有利于青少年哲學思想啟蒙。中醫理論是對人生命體征及病理演變規律的系統概括,包括診斷、辯證、治法、預防、養生等,其中充滿了辯證法及古典哲學思想。以陰陽學說為例,世間萬物皆有既對立又統一的兩面性,它們不斷運動又相互作用,世間萬物的產生、發展、消亡皆因此產生。又或經絡學說主張的貫通全身、聯通內外,在病理發展過程中,經絡系統功能必受影響,會表現出相應的癥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即可判斷疾病。相較晦澀難懂的哲學文化宣教,讓中醫知識走進課堂,能夠讓學生在具化知識中感受哲學思想,學生后期的發展道路必將受益無窮。
二、中草藥知識進入小學課堂所面臨的阻礙
1. 學業壓力過大。開設中草藥課程,不僅會占用學習原本安排的文化課的時間,減少文化課時長,更有可能會影響學校的教學安排,因此,很多中小學并不重視中草藥課程的講授。而目前對中草藥課程的考核制度也尚未完善。所以,如何將文化課程與中草藥課程相平衡,使其協調發展,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2. 興趣不夠穩定。一項關于學生的中草藥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顯示:即使近70%的學生并沒有接觸或閱讀過中草藥知識相關書籍,但是有90%左右的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但是,小學生注意力、興趣轉移快,難以對事物保持長期的興趣,興趣不夠穩定。中草藥知識精深,有許多理論就連成年人也需要思索一番,對小學生更是難度升級,需要學生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及鉆研精神。因此,當學生遇到難懂的深奧的知識時,學生可能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進而失去對中草藥知識的興趣與熱情。
3. 師資匱乏。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的引路人,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引導和啟發作用。將中草藥知識引入小學課堂,教師成了重要的因素。教師是否能夠對中草藥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是否熟讀中草藥經典著作,是否能夠科學、有效、合理地進行中草藥知識的傳授,這些都影響著教師教學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到中草藥知識課堂的教學效果,是中草藥走進小學課堂的最大阻礙與困擾。
三、小學課堂中滲透中草藥知識的方法
1. 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中草藥有興趣,才會有學習的熱情與追求,教學才會有效果。但中草藥知識比較深奧,許多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很容易使學生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草藥知識,教師可以采用實物直觀法,將一些常見的藥材拿到課堂,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更加直觀地接觸中草藥。在美術課堂中,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發現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也可以將中草藥與其他課程結合,如利用歇后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吸引學生注意力。中草藥材以及歷史由來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可以利用猜謎語、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猜藥材名稱,加深對中草藥的認識,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另外,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中草藥材的種植基地或者參觀中草藥博物館,通過實地參觀,讓學生親身體驗并了解中草藥的歷史,擴展學生的中草藥知識儲備。
2. 準確定位教學目標。讓中草藥知識走進小學課堂,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從小培養真正愛中醫、懂中醫的中醫支持者、愛好者。讓學生在課堂中接觸中草藥知識、接觸中醫學,是想讓中醫能夠通過規范的形式讓同學有機會進行深入接觸。讓中醫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里,這不是一種形式主義,而是希望通過課堂學習讓孩子能夠了解中草藥的基礎知識,認識一般的中醫療法以及常用藥,培養他們對中草藥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們能夠從心底里認同中醫,認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校可以邀請一些中醫界的權威專家與小學骨干教師進行交流與討論,將中草藥課程定為小學的重要課程,規定課程時長,并且與其他課程一樣,制定課程標準,明確闡述中草藥課程的教學目標。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定期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師的授課情況,保證中草藥課程的質量。
3. 招募志愿者團隊。小學教師或許還未能對中草藥知識十分熟悉,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向中草藥館、中草藥院校招募志愿者,進行小學課堂的中草藥知識傳授。志愿者們具有良好的中草藥知識儲備,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可以在小學建立志愿基地,招募中醫院校大學生志愿者,開展相關的志愿活動,在課堂上與小學生進行有趣互動,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鞏固所學的中草藥專業知識,也可以提高其將中草藥發揚光大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