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關鍵詞:小學數學;優化策略
在傳統教學教研中,數學學習一直都是讓學生們頭疼的事情。對學生而言,數學知識很抽象,對思維的創造性、跳躍性要求很高,所以學起來難度系數相較于其他學科較高,因而在學生群體中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普遍不高。這樣一來,無疑也增加了數學老師施教的難度。對老師而言,傳授數學知識容易,但落實卻不簡單。學生們難以深入了解諸多抽象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很多詬病。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老師僅采用傳統板書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有它的優點,比如:能在黑板一一羅列出每個知識點分支,嚴肅的課堂能讓學生認真專注等。但是這也恰恰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數學知識抽象,學生本就覺得枯燥無味,這樣的效果顯然是不理想的。名師出高徒這一名句廣為人知,但縱觀當前教學情形,現有教學資源緊缺,許多學校沒有辦法招募到資深教師,師資力量欠缺,教學水平較一般。無法滿足各種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同時,教師團隊中缺少創新提升體系,優秀先進的方法不能打入老師內部,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阻礙亦是較多的 。其次,較多學校缺少教育經費,校方也想引入先進投影儀、講臺電腦等設備,但是經費緊張便破滅了這樣的想法,因而只能繼續延續傳統教育,等待教育改革幫扶落實到確切的點 。還有極個別“權威現象”,個別資深老教師主管教研團隊,年輕有想法的教師沒有話語權,無法全力推動教學改革。
二、優化教學策略
(一)提升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素質
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雖是學生,但是施教者是整個教學環節的關鍵。一位優秀的教師的評定規則,并不在于其教齡之長,也不在于其名望多高,而是在于他對教學的熱愛,對教學的創新思考。學校應有可持續發展觀,讓年輕教師走出去,把優秀教師帶回來。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老師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首先,老師要自我審視,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師也應多問自己“為什么”,不斷學習,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都要有較高的思想素質。這樣,才能無愧于老師這一職位。
(二)創新教學情景
讓本該枯燥無味的抽象內容鮮活起來,用一個個典故、實例將數學問題形象化。
在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習環境給學生的直觀感受也有很大差異。眾所周知,興趣是第一任老師。那么教學過程中,就要將學生的“興趣”發揮到極致。正如談到計算圓的面積時,可以適當拓展圓周率的故事,把古代趣事帶入課堂,讓同學們體會到課堂的樂趣,讓同學們的思維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公式,或者一個希臘字母 。學生們思維的創造力是巨大的,通過趣味課堂,他們能感受到數字的奇妙,對知識有了從源頭的認識,而不是機械的記憶。這樣一來,從前傳統的嚴肅課堂有了質的改變。師生關系也得到了改善,學生們更加愿意思考與傾聽,從而教學也能更加高效順暢地進行。
(三)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以ppt為教案。在ppt中穿插一些生動的圖片或動態工具輔助課堂教學。這樣一來,新式方法讓學生們的注意力從課堂外收了回來。用ppt將知識更加清晰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們,省下了老師在書寫板書期間的空檔期,給同學們更多的討論與思考時間。讓同學們能對ppt進行思考,激發學習興趣。不懂的地方,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愿意主動去找尋答案。
三、結語
我國有很多偉大的數學家,他們取得的成就并非上天給予,而是在后天的教學思考中反復推敲所得。所以,在小學這一啟蒙關鍵階段,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們重視起來,確切落實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將教育改革創新落實到課堂實處。在實踐反復推演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才能得到不斷優化完善。
參考文獻:
[1] 彭家強.淺議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002):36.
[2] 梁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J].學園,2012(019):167-168.
[3] 黃麗珠.淺析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優化策略[J].考試周刊,2020(00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