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目的:更新服務理念,提高臨床服務質量,提供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方法:通過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的調查,研究在臨床工作,運用護理程序履行護理職責存在的難點和解決方法。結果: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均有明顯提高。結論: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使護士更加自覺地主動、充分地履行護理職責,但人力資源明顯不足,勞動收入不成比例,制約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關鍵詞:基層醫院;優質護理服務;難點與對策
前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期望越來越高。必須提高護理質量。為適應醫改需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醫改工作會議精神,按照衛生部的要求,我院在本科層次率先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方法
根據根據衛生部印發的《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評價表》,結合本市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設計問卷,內容包括人力資源、實際床位數、優質護理病房比例、支持保障體系、護士滿意度、患者接受度等。經被調查單位同意后,分別向醫院護理部和各區優質護理服務機構發出調查問卷。全市共對10家基層醫院發放問卷120份,其中120份全部收回,有效收回率為100%,見表1。
二、調查結果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和總結,發現基層醫院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方面存在以下主要困難。
(一)衛生人力資源短缺
護士短缺是我國護理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優質護理示范項目要求病房實際床位與護士的比例不低于1:0.4,每名主管護士平均不超過8人。研究顯示,只有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等科室達到了1:0.4的比例。其余各科大多人手不足。由于這項新政策,初級醫院的病人人數增加了,護理量也增加了,導致護士相對短缺。此外,畢業后10年內的護理人員結構以護士為主,占護士總數的70%以上。年輕護士有更多的婚假和產假,照顧者工作負擔過重。
(二)對高質量護理的含義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護士的工作僅限于服從命令,完成病人的日常治療。經過多年的功能主治,大部分的初級保健都是有專業的人員陪同的,雖然有些初級保健醫院提供的是綜合治療,但是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
(三)支持系統不足
一些基層醫院職能部門錯誤地認為,優質護理是護理人員的事,對一線診所的支持和保護不足。護士承擔著為病人運送標本和收集藥品和用品的額外任務,這占用了護士的大量時間。以至于護士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提供臨床護理。
(四)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
同時,實施優質護理,落實績效考核制度,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護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它是護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績效考核體系不健全,勞動收入與經濟收入不直接掛鉤,不利于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甚至造成調動或損失。
(五)患者思想觀念不接受
基層醫院60%以上的患者是農民。相當一部分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長期養成不良生活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低下,被封建迷信,得不到初級保健。
三、對策
(一)增加保健方面的人力資源投資
提高護士比例,實行護士動態管理。各科室護士長可根據患者的整體工作量和病情危重情況,動態調整工作時間。護士需要調整[4]解決護士繁忙時間安排不平衡的問題,最大限度地增加護理人力資源,減少浪費,確保一線護理工作有序開展。
(二)全面實施責任制的護理模式
實行扁平化、動態化管理,每個合格的護士長負責一定數量的病人。每個護士長由一名護士監督,她從家庭到出院提供全面和持續的護理,并負責所有護理活動的規劃、實施和評估。科室實行護士長、責任領導、責任護士三級考核和交叉考核制度,對患者的基本護理、專科護理、疾病觀察、健康教育、滿意度調查等進行定性和定量管理,每日、每周、每月對各項護理工作進行系統考核。每日反饋,每月總結,每月績效獎勵。分析討論本科室存在的問題和不安全因素,并制定改進措施。
制定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告知護士滿意度調查的內容。通過調查研究,不斷改進護理工作,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使每位護士逐步形成自我發現、自我糾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素質提高體系。
(三)加強健康教育
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在病房配備專職護士,通過聊天對患者進行教育,改變他們的不良習慣,提高他們對疾病的認識。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屏滾動、教育處方等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四)實施績效考核制度
打破原有的均勻分布的績效模式,根據護士的工作量、技術難度、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等因素,對護士進行綜合評價。將獎金分配向臨床一線護士傾斜,增加夜班工資,激勵護士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五)加強業務學習
由于年輕護士人數眾多,需要進行標準化的培訓和學習,各科室組成了小組,每月進行兩次講座:負責小組組長每周對護理專業進行一次訪問。護士長每月組織一次護理業務學習和護理教學檢查。護理理論和操作考試每季度進行一次。上午開會前,當天值班的所有護士都要到崗。5h進入病房進行床頭交接。護士長每天帶隊進行交接班、查房、重點病人查房,并提出問題和指導,加強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學習,提高護理人員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結語: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是我國護理事業的重大變革,也是當前我國醫療衛生條件下護士特別是基層醫院護士面臨的挑戰。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如護理人力薄弱、缺乏主動服務意識、配套制度不健全、不接受服務對象等。通過調研分析、思想動員、調度改革、績效考核等措施,轉變了管理人員和護士的觀念,加大了后勤保障力度,使護士回歸到原來的狀態,提高了護理質量,增強了患者滿意度。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推廣,也為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人員提供了一個廣泛的科學規范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韋德云.邊遠山 區醫院開展優 質護理服務示范 活動體 會 [J].天津護理 ,2010,8(20):247—24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1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93/201103/51078.htm ,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