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潔
關鍵詞:頸動脈支架置入術;碘克沙醇;造影劑腦病;護理
近年來,隨著介人技術的飛速發展,腦血管介入治療越來越常見并被病人所接受,但隨之而來造影劑的使用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也不斷增多。碘克沙醇是一種非離子型等滲性碘造影劑,具有等滲、低毒、安全性高的特點,現被廣泛應用在腦血管介入治療中,關于其誘發造影劑腦病的病例鮮有報道。造影劑腦病( contrast 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文獻報道其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包括偏癱、意識障礙、癲癇發作、皮質盲、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等,嚴重者可至腦出血,甚至死亡。【1】我科2020年8月出現一例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后發生造影劑腦病的患者,經過早期識別診斷、及時治療、護理后康復出院。現報道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男性,75歲,主因右上肢麻木無力8天入院,既往高血壓病史2年,血壓最高175/71mmhg,平時血壓140/65mmhg。長期口服尼福達每日1片治療。有吸煙、飲酒史。神志清,言語清晰,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四肢肌力5級,肌張力正常。輔助檢查:頭核磁:多發腔隙性腦梗塞、左頂葉新發梗塞;頭頸部CTA:右側頸內動脈近段、左側頸內動脈近端起始部及右側椎動脈近段開口部狹窄。心電圖:竇性心律,正常心電圖。胸片:兩肺慢性支氣管炎。初步診斷為:1、腦梗死;2、高血壓2級;3、頸內動脈狹窄;4、椎動脈狹窄。于8月21日在局麻下行腦血管造影+右頸內動脈支架置入術。術中使用碘克沙醇約70ml。12:04術后返回病房,給予尼莫地平8mg泵入,控制血壓在120/60mmhg左右,吸氧,留置導尿。患者自述不知在哪里,不能回憶手術過程,記憶模糊,煩躁不安,但能夠正確識別家人;監測示心率64次/分,血壓144/64mmhg,血氧飽和度96%,查體未發現異常。患者持續癥狀不緩解,12:33復查CT未見出血及明顯變化。給予0.9%氯化鈉100ml加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0mg靜脈輸入,0.9%氯化鈉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輸入,嚴格控制血壓,記錄尿量、觀察尿液顏色,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患者逐漸恢復記憶,能夠知曉身在何處,手術過程。19:50患者自述尿道疼痛,給予注射用氯諾昔康8mg肌肉注射,患者疼痛緩解。23:44患者自覺憋氣,不能呼吸,煩躁,急查血氣分析結果示正常。給予鹽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脈輸液,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2.5mg氧氣霧化吸入,癥狀逐漸緩解。第二日晨起患者自述腹脹,隨即出現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給予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同時頭偏向一側,適當給予腹部按摩,癥狀緩解。8月25日患者順利出院。該患者在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后突發精神癥狀,行CT檢查未見異常,結合精神癥狀及全科討論后考慮為造影劑腦病。
2護理
2.1術前評估及護理
2.1.1評估:了解患者的健康史(如有無失語及肢體活動情況等)、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社會狀況,對疾病的認識,治療配合程度及預后的信心等;監測雙上臂基礎血壓并記錄,以一側較高的為體循環血壓;檢查雙側足背動脈搏動及末梢血運情況,以便術中、術后對照察。講解手術方法及注意事項,消除患者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2掌握患者胸片、CTA、化驗等檢查結果,特別注意血轉氨酶、肌酐、尿素氮的結果以及大小便潛血有無陽性。
2.1.3飲食護理:局麻患者術前進清淡、易消化飲食,防止術后臥床活動減少造成胃腸蠕動慢而出現腹脹、甚至嘔吐等情況的發生。
2.1.4術前多次練習床上排尿排便,預防術后臥床造成排泄困難,術前給以留置導尿;導尿過程中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注意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尿道。
2.2術后護理
2.2.1病情觀察:
2.2.1.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變化,嚴格控制血壓在120/60mmhg左右。
2.2.1.2觀察穿刺處有無滲血、血腫、疼痛等,敷料污染時及時更換。留置動脈鞘時應注意動脈鞘周圍有無滲血,若滲血明顯通知醫生,拔出動脈鞘,給予壓迫器局部壓迫,測量足背動脈波動情況同時注意觀察穿刺側肢體皮溫及顏色。
2.2.2體位護理:術后平臥;注意術側髖關節不能過度屈曲及活動,術肢常規制動24小時,與家屬溝通后給予使用約束帶約束術側肢體;保持約束肢體的功能位及一定活動度,松緊度以能容納1~2橫指為宜,約束部位應給予皮膚保護,動態觀察患者約束松緊度、局部皮膚顏色、溫度、感覺、局部血運等情況。拔出動脈鞘后穿刺側肢體適當進行踝泵運動,預防VTE發生。
2.2.3飲食護理:術后可進食,先試進食米粥(注意勿進食含糖及產氣食物,防止術后發生腹脹),如無惡心嘔吐可正常進餐,進餐時患者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術后囑患者多飲溫開水,以促進造影劑的排除。
2.2.4用藥護理:遵醫囑持續給予0.9%氯化鈉50ml加尼莫地平8mg微量泵泵入,劑量隨血壓調整。按時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指導患者及家屬觀察牙齦及皮下有無出血。
2.2.5基礎護理:加強皮膚,尿便護理,觀察患者尿量及顏色,留置導尿患者進行會陰護理,防止壓瘡、泌尿系感染等。
2.2.6心理護理:注意與患者溝通,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解除患者不適,使用浴巾協助患者改變體位減輕腰部不適感,以減患者的焦慮、恐懼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2.7安全護理:患者出現精神癥狀,給予心理疏導同時,為保證環境安全、安靜、舒適,室內光線不宜太亮,治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動作輕柔,避免對病人造成刺激。病人煩躁易墜床跌倒,專人陪護,適當使用約束帶,避免用力按壓肢體,加強巡視。
2.3出院指導:低鹽低脂富含纖維素易消化飲食、戒煙戒酒;適當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根據醫囑按時服藥,不可盲目停藥減藥,注意觀察有無牙齦及皮下出血等;按時復查,如出現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眼前發黑,暈厥等一系列腦卒中表現請及時就診。
3討論
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危險因素的控制和并發癥的處理很重要。在患者的術后護理過程控制好各種危險因素,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正確的處理,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造影劑腦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主要是高血壓和腎衰竭,【2】因此在護理過程中一定嚴格控制血壓,一般有原發高血壓的患者術后將血壓控制在110-140/70-90mmhg,【3】可預防很多并發癥的發生,如高灌注綜合征等。此病例中患者首先出現精神癥狀,煩躁,注意與高灌注綜合征區別。高灌注綜合征常發生在腦動脈支架置入術后數小時至3周時,表現主要有頭痛、癲癇發作、多語興奮、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及顱內出血。患者術后返回病房后補液治療,飲用溫開水,以促進造影劑的排出。定時開放留置導尿管,準確記錄尿量,注意觀察尿顏色是否有改變,觀察造影劑對腎臟的損害。隨著神經血管內介入治療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腦血管解剖因相對復雜,造影劑使用量較多,造影劑腦病的發病率會逐年增高,應引起臨床術后護理的重視,以便能夠及時發現處理。
參考文獻:
[1]信宏,李浩,史壯宏,朱艷春.全腦血管造影后出現造影劑腦病2例報告[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8,35.8:751
[2]蘇信義,樊光紅.以腦出血為表現的造影劑腦病3例臨床經驗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 2017,5.25:197-198
[3]劉新峰.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