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欽
摘要: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下,教師要通過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便捷,完善教育系統(tǒng)基礎設施,在課堂中落實教育信息化2.0方針的戰(zhàn)略部署,打造智慧型課堂,實現(xiàn)學校教育教學數(shù)據(jù)與網(wǎng)絡課堂資源的整合運用。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2.0;初中英語;學習情境
一個好的教育需要一個好的老師更需要很多外在的有利條件,學生能否真正的把知識學進去了,學會運用,在課堂上有學習的積極性,光靠老師的講述和帶動是往往不夠的,有時候還需要利用一些其他創(chuàng)新的方法,來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新課程的推動之下,課堂的教學不應該只是像以前一樣讓學生學習進步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信息技術2.0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營造動態(tài)的教育氛圍,在課堂上教師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2.0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學習的情境,學生真實貼切的體會那些課本知識的內容,會對課本內容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和了解,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知識的奧秘,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學生會主動積極的去學習。在不同的教學風格,李老師能夠不斷的進取創(chuàng)新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生也能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幫助自己進步和成長。
一、通過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理解力
在初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用英文描述一些事物或者方位的知識內容,雖然書本上會有一種圖畫的展示,但是學生沒有看到實物,還是很難理解,怎么樣去用英文進行描述,這就是空間限制所帶來的學習難點。隨著信息進入引入初中英語課堂,利用一些信息交流工具,能夠形象細致的將一些書本上看不到的微觀宏觀事物以及動態(tài)過程,更加清晰的展現(xiàn)給學生們看,學生們看到這些過程,能夠更加的理解這個事物的細節(jié),也會更加深入了解這些物品有關的描述語法,直觀的看到單詞的區(qū)別,使學生理解的更加透徹。
在教學《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本章節(jié)內容是涉及到描述地區(qū)方位的名詞,學生們通過一維的畫面很難理解怎么樣去進行描述,畢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名詞,而且涉及到很多建筑名詞。雖然沒有去過這些地方,所以對很多詞匯都不熟悉,無從下手,根本就無法通過書本上的簡要描述,而記住怎么樣去進行描述,以及這些地域的英文單詞,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真實的地圖展現(xiàn)給學生,并進行問路指路的小活動。教師要用英文描述出這條路的方位或特征,然后讓學生指出來,以此加深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也會讓教師的講解思路更加清晰。教師也可以在黑板上復習表示方位的詞匯,如next to、across from等,讓學生加深印象。之后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出建筑物的圖片及名稱,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學習情境更加利于教師講課,也會更加利于學生理解,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二、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雖然初中的英語學習相比較之下還是比較簡單,但是學生在初中這個年齡段還是會對一些知識內容難以理解,畢竟學生的能力有限,教師僅通過自己在課堂上對于東蘭姐的講解有些學生可能可以理解,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難以理解,這也是每個人能力的差距所帶來的教育差異,想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重難點上有所突破,學生的努力是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一方面。主要是很多英語課本上學習的東西離初中生的生活比較遠,然后所衍生的一些中文練語法,學生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無法在真實的學習情境里去體會這些語法的用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們呈現(xiàn)最真實的課本內容讓學生們在真實的學習情境里去更好的理解課本內容。
我們在教學《Food festival》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有的學生可能因為生活閱歷的關系,并不知道美食節(jié)是一種什么樣的活動,畢竟在我國地區(qū)美食節(jié)的舉辦還是僅限于少數(shù)地區(qū),所以當然學生也并不知道在美食節(jié)上會舉辦什么,[2]也不知道怎么樣去描述這樣一個場面。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去為學生們搜集一些網(wǎng)上有關美食節(jié)的視頻,然后配上一段有關美食節(jié)的描述解說,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美食節(jié)是一種什么樣的活動。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們展示一個有關美食節(jié)的課件,然后在里面展示出一些重難點的語法,學生們結合視頻的內容能夠更加形象的記憶語法的內容,在這種真實的學習情境下理解起重難點內容時,會更加的容易。
三、通過信息技術,提升教學質量
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可能會有這樣的一個思想誤區(qū),覺得英語這門學科只需要通過記憶就能把它學好,不需要在課堂上多進行思考,正是因為很多學生都有這種想法,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不高,不會主動去學習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但是好的學習離不開耳、口、手、腦多感官的同時刺激,學生手腦并用,才能使得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英語的學習提供了有力教學工具,在英語教學中也注定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幫助,教師通過一些信息技術吸引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在教學《playing sports》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代碼編輯一個學生做各項運動的動畫,在這個動畫中學生的形象,可以是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動畫形象,然后配合上比較生動的姿勢為學生們展現(xiàn)打籃球,跑步等運動過程,學生看到老師設計的這些可愛的動畫,會更加有興趣了解這個動畫中展現(xiàn)了什么。教師再讓學生們和周圍的學生進行討論,怎么樣用英語去描述這個動畫的部分,[3]然后再請同學來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學生可以只用英文描述一部分自己所看到的內容,降低些許難度,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在真實的學習情境里,去不斷的思考,主動思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將信息技術2.0教育模式融入其中,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加強他們的英語探究能力與學習水平,繼而使其初中英語學習充實起來。
參考文獻:
[1]李曼鈺.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校園英語,2021(40):155-156.
[2]吳小玲.信息技術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基于“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21(25):34-36.
[3]甘李鳳.基于信息技術2.0提升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研究[J].校園英語,2020(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