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網絡是當前居民生活生產的重要工具,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關鍵和重要,在當前社會發展中,人們的生活生產都需要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幫助,各類活動都需要在網絡的基礎上來開展。所以,做好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工作,積極地制訂相應管理方案,這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影響因素與防范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影響因素;防范策略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計算機網絡安全也勢必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如何在網絡時代維護信息安全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之一。通過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和應用相應的安全技術,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應用能夠有效地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1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影響因素分析
1.1安全意識欠缺
目前,計算機設備在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與此同時,人們對于網絡安全的意識卻并未隨之提高,甚至其中的一部分計算機用戶幾乎不存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意識,這部分用戶普遍認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已經有較高的安全度,不需要采取額外的安全防護措施。
1.2系統自身存在問題
計算機系統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同時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在長期使用中,黑客或者病毒會利用系統漏洞展開攻擊。漏洞修復時間較長,并且需要使用者定期進行漏洞修復。同時,計算機還存在硬件和軟件不配備、配置不協調等問題,這些問題也容易誘發系統漏洞,如果用戶忽視安全防護,則也會為病毒或者黑客提供可乘之機[1]。
1.3網絡外部攻擊
網絡外部攻擊是當前計算機網絡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其主要包括木馬、病毒和黑客。當前外部攻擊的形式和手段呈現多元化,黑客的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其在侵入計算機網絡后,會立即采取攻擊手段完成破壞行為或者獲取重要信息。
1.4網絡安全技術比較落后
計算機網絡技術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黑客的技術也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如果網絡安全保護技術落后,不能及時更新網絡保護技術,沒有采用專用的網絡防火墻技術、殺毒軟件,也沒有將數據加密技術、智能安全保護技術、非法訪問控制技術等融入到網絡平臺的保護中,不能及時更新殺毒軟件的數據庫。
2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措施
2.1提升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
計算機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直接決定著計算機網絡安全工作。因此,對于計算機用戶自身而言,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學習相關的信息安全知識,在計算機密碼的設置中,不能只圖簡單而設置簡單密碼,最好設置大小寫字母和數字相結合的8位以上密碼,且密碼隔一段時間就更換一次,以免被網絡黑客輕易破解。同時,對于公共場所的開放式WiFi,應當盡量少連接或不連接,以提高用戶個人設備的安全度。
2.2創建良好的運行環境
外界環境直接關系到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運行,使用者要注重對運行環境進行適當的優化,避免由于環境因素而影響使用安全。首先,保證計算機運行環境的整潔與干凈,控制空氣濕度和粉塵,保持地面整潔,如果空氣濕度較大,要采取降濕措施確保環境干燥;其次,雷擊會對計算機硬件造成破壞,使用者要做好防雷措施;最后,對室內溫度進行科學控制,如果室內溫度較高則會影響計算機散熱,需要采取合理的降溫措施[2]。
2.3利用防火墻技術
建立網絡安全系統的過程中,需要用到防火墻,通過對防火墻的利用,來有效地阻隔不良信息,避免計算機中毒。所以,在完善網絡安全系統地過程中,就應該積極地利用防火墻技術,要能夠將其和計算機系統有效結合,以此來提高防火墻的安全性能。在防火墻的組成中,網絡級和應用級網關是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對應用級網關的有效應用,能夠及時檢查計算機傳輸和接收數據的安全性,并且能在網關的幫助下實施備份,通過這一技術更好地保證服務器與客戶的有效聯系。
2.4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水平
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優化網絡安全管理技術,不斷構建完善的網絡安全檢測系統與防火墻,并積極地將人工智能技術、虛擬技術、數據加密技術等技術融入計算機網絡技術中,將雙向數據加密技術與單向加密技術融合在一起,提高計算機網絡中數據信息的安全性,采用多種網絡安全技術來確保計算機的安全性、科學性,充分利用多種安全檢測技術與防火墻,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控制,在檢測系統一旦發生病毒攻擊時,要技術對計算機網絡的防火墻、殺毒軟件進行升級,及時清除網絡系統中出現的病毒,修補網絡安全的漏洞,在檢測病毒完成后,要求及時的更新病毒庫,并對病毒的特征與原理等進行分析。
2.5應用病毒查殺技術
企業網絡安全系統維護過程中,為了有效控制計算機的病毒感染問題,工作人員通常需要通過應用防毒軟件,來有效識別計算機中可能攜帶類似病毒的惡意軟件,使計算機實現安全運行。當前,我國使用網絡防毒軟件比較常見的種類有360安全軟件防護和金山毒霸等,用戶通過已安裝防護軟件嚴格篩選軟件,來有效避免用戶安裝盜版軟件等[7]。同時,可以經常更新計算機上操作系統、病毒庫,通過及時更新操作系統安全補丁文件來及時修補一些網絡安全漏洞,有效禁止不良網站的訪問,降低計算機出現病毒的概率。
2.6實施份驗證
身份驗證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將用戶的特殊屬性以及個人數據充分體現。用部分計算機設備功能對用戶信息展開分析,通常情況下,分析用戶的個人信息需要借助生物信息分析技術完成整個分析過程、認定過程以及確定過程,為整個計算機數據的安全性提供了極大保障。需要注意的是身份驗證功能與密碼加密技術存在一定的重合性,但是同樣可以起到雙重驗證的作用。為此,設備操作人員應當及時引入兩種安全防護技術,為整個計算機互聯網安全提供雙重保障[3]。
結束語
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方便與進步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網絡安全問題,并且已成為所有國家都在關注的話題,安全隱患是目前影響計算機網絡使用的重大阻礙,針對目前網絡安全所面臨的各種威脅,需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保障現網絡的使用安全。
參考文獻
[1]盧永峰.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影響因素與防范探析[J].科學技術創新,2020(8):72-73.
[2]黃若蓮.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影響因素與防范措施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0,22(5):124.
[3]葛林峰.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措施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9(3):139.
于銘祥,男,遼寧省,漢族,1986-07-05,本科,助教,計算機方向27843E63-411B-42BC-A401-25DA5584D5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