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摘要: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鮮明地描繪了哪吒的心路演變軌跡。哪吒的成功蛻變表明,在青年成長的關鍵期需要建構正確的人生觀,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是青年人生觀建構的最有效載體,也制約著青年人生觀的建構。新時代青年運動中青年人生觀的建構既要激發自我建構的內在動力,樹立起主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要投入到青年運動的潮流中,在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四位一體”的外在推動中實現人生觀建構。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青年人生觀;建構
兩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自登陸影院以來,無論是從票房收入還是從口碑評價,都開創了近年來國產動畫片的一個新高度。成功原因眾多,究其根本原因,最能叩開觀眾心扉的是劇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生活你全是淚……越有追求越悲催……不如癱在床上睡”1到“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的華麗轉變,折射出對主人公哪吒鮮明個性的塑造。命由我不由天和奮斗到底的人生信條正是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中青年的真實寫照和現實需要,對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中青年人生觀的建構有極強的現實啟發。
一、新時代青年人生觀建構的載體
電影《哪吒》描繪了主人公小小哪吒在三年的時間內心路成長歷程,記錄了具有魔丸身份的哪吒在有限時間內人生觀逐步建構的過程。
(一)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是青年人生觀建構的有效載體
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哪吒在不認命的信念引導下,尤其同不公命運斗到底的情境下,和其他青年村民一起加入到保家抗妖的群體活動來,在抗爭過程中實現了青年人生觀的建構。作為青年群體進行的社會群體活動,青年運動是青年人生觀建構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這一載體將對青年人生觀建構起著加速作用。在青年運動中,青年群體可以審視青年運動的目的,處理青年運動面臨的政治方向和工作方法,實現自己在青年運動中的責任擔當,也可以借以明確自我人生系列根本問題,從而建構自己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關于人生一系列問題的總看法和總認識,即對人因何而活的人生的目的解答,對如何而活的人生態度的思索,尤其是對人如何活著才更有意義的人生價值的探究。人生觀決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關聯著世界觀的鞏固、發展和變化。在青少年人生觀形成和確立的過程中,面臨著關于人生追求的思考、穩定的心理傾向和精神狀態的形成與保持、個體所體現出的作用和意義等系列人生問題的探尋,這些人生根本問題都是在青年運動中尋求到答案的。青年的價值取向對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起著關乎決定性作用,因此“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1]在青年運動中抓好這一時期人生觀的建構十分重要,以切實解決好青年群體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總開關”擰不緊的問題。
(二)青年運動制約著青年人生觀的建構
人生觀的建構路徑選擇是在青年群體主動選擇的境況下進行的,體現出青年群體選擇的主動性,劇中經典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就充分映照了這一點。而青年的主動性選擇受制于青年群體選擇時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影響,因而不同環境下的青年群體人生觀的建構路徑和建構過程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因此,在人生觀的建構路徑選擇和建構過程中,青年主體的選擇不同,青年群體就會有不同的人生目的,不同層次的人生態度,乃至不同的人生價值追求。
新時代下,我們要強化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在青年人生觀建構中的正向功能。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凸顯著鮮明的時代主題,標識著清晰的運動方向,托舉著堅定的使命擔當。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方向和使命是一致的,即在黨的領導下,同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4]從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角度,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過程就是對青年人生觀進行重塑的過程,它理清了奮斗的態度,明確了奮斗的人生目的和價值,即堅持黨的領導,厚植于群眾的堅實基礎,投身于偉大的時代實踐,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愿景。從青年群體個體的角度看,在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過程中,青年群體從自身人生觀塑造的內在動力出發,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在家庭育人基礎、學校育人主體、政府育人主導和社會育人依托中建構新時代人生觀。
二、新時代青年人生觀的內在自我建構
青年人生觀的建構過程是自主選擇的過程,自我建構是青年人生觀的內在驅動力。
(一)自我建構是青年人生觀確立的內在動力
在劇中,哪吒的思想轉變經歷過這樣的過程:由桀驁不馴玩世不恭到失去方向迷失自我再到大義凜然舍生取義。這一思想轉變過程其實就是哪吒人生觀在不斷進行自我調整進行著自我建構的過程,而自我建構是青年人生觀確立的內在動力源。
自我建構的過程就是青年自我意識不斷強化的體現。自我建構的行為無不受到自我意識的影響,它在人身觀確立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隨著青年自我意識的發展和理論思維的形成,當下青年自我意識不斷增強,青年人對人與自然、與社會、與人之間關系認識逐漸增強,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了解越來越多,通過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教育等實踐環節,加深對自我在社會中角色地位和肩負的使命的認知,形成初步的人生觀。
(二)自我建構就要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有我在你就別想搗亂”的鏗鏘話語簡潔表達了哪吒的人生目的、態度和價值,構成了其主導的核心價值觀,這種核心價值觀來源于其對社會主導價值觀的接受和認可。每一代青年都面臨著時代提供的機遇,都承擔著時代所賦予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新時代青年群體面臨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偉大的社會實踐,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青年運動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人生觀建構,就要引領青年以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自我行為的根本導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青年人生觀建構全過程,進而轉化為青年群體的情感認同和自覺行為習慣。具體表現為在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中引導青年群體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人生。
三、新時代青年人生觀的外在建構體系
青年運動是社會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哪吒人生觀的建構過程中,除了敢于同命運抗爭勇做自己命運主人較強的自我意識外,外在的綜合因素是助其人生觀建構的關鍵力量。哪吒有個美好的原生態家庭,給其帶來快樂,并進行人生引導;哪吒有位生性灑脫、詼諧幽默的好老師,在其成長過程中使用各種方法導其向善;哪吒有位好朋友敖丙,在自己內心最苦楚的時候能夠淡化不愉心結;哪吒有最終被認可的社會群體,在抗擊冰壓陳塘關的舉動中得到了百姓的認可。這些表明青年人生觀的構建與家庭、學校、政府、社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四者互相促進、互相配合、相互彌補、缺一不可,形成了一個以家庭為育人基礎、學校為育人主體、政府為育人主導、社會為育人依托的全方位開放型青年人生觀建構體系。
(一)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中家庭育人是青年人生觀建構的基礎
家庭不僅是個人成長的搖籃,也是塑造美好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及其成員的思想素質和行為規范對家庭子女人生觀的塑造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家庭教育擔負著對兒童傳授文化知識、培養道德品德、指導行為規范、幫助自助謀生等責任。”[5] 因此,“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 在家庭育人方面,家長講好課、扣好扣子就要把家教放在特別重要位置,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7]家長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就要圍繞著家庭教育尤其是抓住品德養成教育這個核心內容,做好如何引導青年做好人的教育。同時,家長還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通過良好的家風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家長不僅要做家風建設的示范者,還要圍繞遵紀守法教育、艱苦奮斗精神教育培養青年的法治觀念和自力更生的良好觀念,提高青年的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
(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中學校育人是青年人生觀建構的主體
學校是青年人生觀建構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主戰場。要充分發揮學校的關鍵性作用,系統梳理和深入歸納授課教師、管理人員等各個崗位存在的育人元素,通過著力健全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管理等十大育人體系,實現在育人領域上全覆蓋進而實現青年人生觀的建構。總體來看,十大育人體系可以歸結為育人的基礎領域、支撐領域、環境領域和保障領域四大領域。在課程和實踐育人的基礎育人領域實現育人全覆蓋,做到實現知行合一教育目標,堅持課堂理論教育與課外實踐養成相結合,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有機融合,統籌推進課程育人。在科研和心理支撐領域實現育人全覆蓋,做到加強科研育人,把對青年的思想價值引領始終貫穿科研環節和程序全過程;在心理育人方面,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推進育心和育德相融合。在文化、網絡、管理環境領域實現育人全覆蓋,做到通過對文化、網絡的有效管理,強化科學管理對人生觀形成的保障功能,為青年人生觀建構創造良好的環境。在服務、資助、組織保障領域實現育人全覆蓋,做到把組織建設與青年人生觀的建構引領結合起來,強化學校各類組織在服務青年、做好資助育人工作中青年人生觀建構職責。
(三)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中社會育人是青年人生觀建構的依托
青年正處于人生觀的確立期,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年人生觀建構的責任,需要社會各個部門群策群力,為青年人生觀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建構環境。學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向社會有關部門延伸。就創業單位、金融、醫療、企業單位、社區等,承擔起青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職責,尤其是要充分利用重要節日、紀念日、宣傳日等各種有利時機,結合青年實習、實訓以及實踐活動,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使廣大青年在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明確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態度,升華人生境界,實現人生價值。
在青年成長的關鍵期,青年建構正確的人生觀是在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中進行的,需要在激發自我建構的內在動力中樹立起主導的社會價值觀,具體就是要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還要積極踴躍參與投入到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潮流中去,以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時代主題為人生觀建構旨歸,以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方向為人生觀建構引領指針,以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使命為人生觀建構永恒動力,理性選擇和充分發揮青年運動中家庭育人、學校育人、政府育人和社會育人的功能,在內在驅動自我建構和外部“四位一體”推動建構中實現青年人生觀的建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02).
[2](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329.
[3]《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2卷)—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06:566
[4]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6.
[5]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05.
[6]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9-11(01).
[7]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