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先
(貴州省息烽縣農業農村局, 貴州 息烽 551100)
息烽縣全年種植辣椒近萬畝,辣椒種植主要以當地常規品種為主。近年來,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展,辣椒種植業在息烽縣發展迅速。為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篩選適宜息烽縣種植的優質辣椒新品種,2019年引進辣椒新品種進行試驗,以期為當地辣椒種植業發展提供參考。
試驗地位于息烽縣青山鄉馬路巖村,地塊面積0.22 hm2,土壤為大泥土,肥力中等、均勻,地勢平坦,氣候溫和,雨量充足,雨熱同季,適宜辣椒正常生長,土壤pH 6.4,有機質23.3 g/kg、堿解氮156 mg/kg、有效磷15.2 mg/kg、有效鉀290 mg/kg。
香辣3號、紅辣3號、豐源特長辣椒、金久紅3號、香婷45均為貴州粒豐種業有限公司供種。
試驗設置5個處理,即處理1香辣3號、處理2紅辣3號、處理3豐源特長辣椒、處理4金久紅3號、處理5香婷45(對照),每處理重復3次。小區長7 m,寬4.2 m,小區面積29.4 m2,每小區種植6行,每行20窩,除品種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1.4.1 育苗及苗期管理 2019年3月20日浸種催芽,并于3月21日播種,采用育苗移栽,選擇地勢平坦,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土壤pH 6.5,無病蟲害且3年未種過茄科作物的砂壤土塊作苗床。4月10日(3片真葉)用腐熟淡糞水25 kg加50 g尿素追施第1次,4月26日施第2次。
1.4.2 移栽及大田管理 試驗地施入農家肥750 kg/667m2和西洋復合肥(N∶P2O5∶K2O=15∶15∶15)100 kg/667m2作基肥,翻耕后起廂,5月2日單株定植,6月17日初花期用30%的淡糞水1 000 kg/667m2,加尿素8 kg/667m2進行第1次追肥;7月15日結果期用復合肥10 kg/667m2第2次追肥;8月11日開始第1次采收紅椒。
1.4.3 病蟲害防治 主要采取物理防控和藥劑防治病蟲害,用燈光誘殺趨光性強的害蟲。移栽時用3%辛硫磷顆粒2 kg/667m2混細土播施,預防地下害蟲。分別于5月15日、5月12日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施防疫病,6月3日用10%吡蟲靈1 000倍液防蚜蟲,7月15日用病毒A 300~500倍液防治病毒病;8月11日至10月11日期間進行5次采收。
從表1可見,參試的5個品種生育期最長的是金久紅3號和香婷45(CK),為179 d;最短的是香辣3號和紅辣3號,為175 d,比CK香婷45少4 d;豐源特長辣椒生育期為177 d,比CK香婷45少2 d。

表1 不同辣椒品種的生育期
2.2.1 株高、開展度 由表2可知,豐源特長辣椒、紅辣3號和香辣3號株高均為65 cm,比CK高2 cm;從開展度看,參試的5個品種均相差不大。

表2 不同辣椒品種的植株特性、經濟性狀及抗性
2.2.2 果長、果直徑 從表2可看出,豐源特長辣椒果最長,比CK長2 cm;其次是香辣3號,比CK長1 cm。豐源特長辣椒品種的果直徑最大,為2.1 cm,比CK大0.2 cm;金久紅3號,與CK相當,均為1.9 cm;最小的是香辣3號,為1.7 cm,比CK小0.2 cm。
2.2.3 抗逆、抗病性 參試品種中除香辣3號、紅辣3號和CK發生了較輕的早疫病外,其余2個參試品種均未發病;所有參試品種的耐漬性和耐旱性均表現優良。
由表3可看出,5個參試品種中豐源特長辣椒的產量最高,較CK高260.9 kg/667m2;其次是紅辣3號,比CK高197.4 kg/667m2;產量最低的是金久紅3號,比CK低20.4 kg/667m2。

表3 不同辣椒品種的產量
經試驗得出,豐源特長辣椒生長勢強,抗性好,果型大、顏色鮮亮,產量及經濟價值均高,可在息烽縣線椒種植區域內重點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