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楊邦祝, 蘇 躍, 雷 陽, 艾 強, 吳小毛
(1.貴州農業職業學院 食品與藥品系, 貴州 清鎮 551400; 2.貴州大學 作物保護研究所, 貴州 貴陽 550025)
白菜是中國重要蔬菜之一,富含糖類、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和礦質元素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良好的膳食和藥用價值[1-2]。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是其生育期內主要病蟲害,嚴重影響白菜的產量和品質。隨著“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詈汀盎兽r藥雙減行動”的提出和實踐,白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也進一步發展,許多研究證實了作物間套種防控病蟲害的可行性。張紅驥等[3]研究發現,魔芋與玉米套種可有效控制魔芋軟腐??;董艷等[4]研究表明,小麥蠶豆套種對蠶豆枯萎病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王鐵臣等[5]發現,番茄套種香草植物可以驅避白粉虱。合理套種可使蟲卵和病原菌失去寄主或改變其生存環境,以減輕或消滅蟲卵和病菌,達到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有利效果[6]。為白菜病蟲害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施用提供技術依據,通過田間試驗探索了不同的白菜套種辣椒種植模式對白菜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供試白菜品種:黔白5號;供試辣椒品種:辣豐3號。
惠水縣三都鎮白菜生產基地,土質為壤質土、肥力中等偏上,往年白菜病蟲害發生較重。
1.3.1 試驗準備 定植前,清潔田園,深翻碎土。春白菜與辣椒套種,在單位面積內一季生產2種作物,基肥施用量應比單作多,溝施腐熟農家肥2 000~2 500 kg/667m2和三元復合肥70~80 kg/667m2,然后開箱作畦,覆蓋地膜。
1.3.2 試驗設計 1)套種模式1:隔1株白菜套種1株辣椒,即白菜株行距為40 cm×50 cm,種植白菜3 000株/667m2,辣椒株行距為40 cm×50 cm,套種3 000株/667m2。2)套種模式2:隔1株白菜套種2株辣椒,即白菜株行距為80 cm×50 cm,種植白菜1 500株/667m2,辣椒株行距為40 cm×50 cm,套種3 000株/667m2。3)未套種:白菜未套種辣椒,即白菜株行距為40 cm×50 cm,種植3 000株。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模式3次重復,共9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為100 m2,小區間設保護行。試驗時間為2016—2017年。春白菜2月25日播種,小拱棚育苗,3月26日移栽;辣椒2月18日播種,小拱棚育苗,4月8日移栽。整個生長期均不進行任何藥劑防治。
1.3.3 調查方法 黔白5號白菜為中早熟,生長期較短,移栽后約40 d可采收,于白菜移栽后35 d(5月1日)進行全小區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的發生情況調查,并按以下公式計算發生率和防治效果。
發生率= [(總株數-發生株數)/總株數]×100%
防治效果= [(對照區發生率-處理區發生率) /對照區發生率]×100%
采用Excel 2013和DPS 7.5數據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由表1可知,2016年和2017年試驗中,套種模式1和套種模式2的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的發生率分別為45.38%和44.56%,43.27%和45.32%,36.92%和39.27%;24.16%和26.75%,26.51%和28.76%,17.34%和18.65%。同期未套種辣椒的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的發生率分別高達93.62%和94.65%、65.23%和66.41%、46.87%和47.86%,極顯著高于2種套種模式。表明,兩種白菜套種辣椒模式均能極顯著地降低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發生率,對白菜主要病蟲害起到了較好的防治作用。同時,套種模式2(隔1株白菜套種2株辣椒)對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的防效分別為71.70%~74.09%、56.72%~59.37%和61.06%~63.04%,極顯著低于套種模式1(隔1株白菜套種1株辣椒)。綜上表明,白菜套種辣椒能降低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的發生率,其中以隔1株白菜套種2株辣椒,白菜株行距為80 cm×50 cm和辣椒行株距為40 cm×50 cm的套種模式防效較好。

表1 白菜套種辣椒對白菜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
間作套種模式不僅有利于土地、光照等資源的高效利用,還能改變單作引起的農田生態系統的結構單一,實現了農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有效地控制病蟲草害發生,促進化肥農藥減量施用和農產品增產、提質、增收[7-8]。本研究表明,白菜套種辣椒能極顯著降低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的發生率,可能原因是套種能夠改善土壤結構、破壞病原菌寄主或其生存環境、物理或化學屏障,進而降低病蟲害發生與傳播。而套種模式2(隔1株白菜套種2株辣椒)對白菜病蟲害的防效極顯著高于套種模式1(隔1株白菜套種1株辣椒),可能是因為該模式在上述病蟲害防治有利作用方面更強。套種模式2(隔1株白菜套種2株辣椒)對白菜鱗翅目害蟲、霜霉病和軟腐病的防效分別為71.70%~74.09%、56.72%~59.37%和61.06%~63.04%,雖然防效不及化學農藥高效,但生產中可利用該套種模式輔以生物源農藥進行綜合防控,以實現白菜病蟲害的高效防控和化學農藥的減量施用,有利于資源高效利用和提高經濟效益,可作為一種高效栽培技術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