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倫 李惠
收件人不在家,快遞員“機智”地通過公司數據庫找到了她的另一個常用地址投遞。沒想到快遞公司卻因侵犯隱私被判賠償。
案例快遞意外泄密 收件人丟工作
鄧女士在某科技公司任職,業余時間則在能源公司兼職,能源公司為鄧女士辦理社保卡時,通過某快遞公司郵寄了相關手續,收件地址填寫為鄧女士提供的家庭住址地。
快遞員在投遞時發現鄧女士不在家中,在未聯系鄧女士的情況下,通過快遞公司的數據庫,調取了鄧女士經常使用的另一地址,即某科技公司地址。快遞員將快件轉投至科技公司時,信封被公司前臺拆開。由此,導致鄧女士在能源公司兼職一事被科技公司知曉。科技公司以鄧女士兼職違反規定為由,將其辭退。
事后,丟掉工作的鄧女士以快遞公司侵犯其隱私權為由,訴至法院。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快遞公司并未侵犯鄧女士的隱私權,判決駁回了鄧女士的訴訟請求。
鄧女士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北京市三中院終審后認為,快遞公司未經鄧女士同意,擅自修改其郵寄地址,致使鄧女士私密信息泄露,導致其失去工作。某快遞公司對此存在過錯,構成侵犯隱私權。考慮到鄧女士收入由此減少等事實,法院綜合案情后,終審判令快遞公司賠償鄧女士相關經濟損失1萬元。
說法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亟須加強
“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人們在享受現代服務的同時,個人隱私也受到了挑戰。”法官在庭審后表示,近年來,涉及個人信息泄露侵犯權利主體權益的案件,大多發生在快遞物流領域,信息泄露成了快遞行業的一大問題。
法官指出,大數據時代,諸多信息因其承載內容的可識別性而具有了流通價值。就自然人的收件地址、工作兼職等信息而言,其與個人緊密關聯且時常反映出個人的部分特征,故而具有了識別性的意義,而是否愿意被不特定的人識別并知悉上述信息,應當由信息擁有者決定。
本案中,鄧女士的兼職信息與人格利益存在關聯,鄧女士在其他單位兼職的情況是其不愿為外人知曉且對其現有工作會造成影響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隱私性。當鄧女士的兼職信息和收件地址信息結合起來時,便共同構成了鄧女士不愿意為外界所知曉的隱私信息。據此,快遞公司在投遞郵件的過程中因擅自修改郵寄地址,存在過錯,應為其過錯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據法官介紹,新出臺的民法典明確規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將‘個人信息從抽象的一般人格權規范中抽離出來成為一大類型化的人格權,具有重要性和時代性。”法官說,民法典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消費者在發現信息處理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處理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請求信息處理者及時刪除。
“目前,已經有一部分物流快遞業企業著手應用二維碼技術,使每個物流階段只能看到消費者個人的部分信息。在物流快遞運輸環節中有的快遞公司還通過QR技術,對傳統的二維碼進行加密處理。”法官提示,消費者可以優先選擇對個人信息保護較為完善的快遞公司。
此外,2014年國家已出臺《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內容包括實物信息面單的管理和信息系統數據的安全管理兩個部分。一旦遇到個人信息因為使用快遞而遭到泄密,消費者可直接向企業反映情況,還可撥打12305進行投訴。
鏈接快遞公司如何保護消費者隱私
“雙11”“雙12”快遞量劇增,包裹包裝盒上的住址與個人電話是否會泄露成為消費者關心的話題。目前,各快遞公司通過手機號部分段位隱藏、地址模糊的“加密”版面單,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外泄。
許多公司對電商平臺上的包裹基本采用的都是加密版電子面單。百世快遞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與菜鳥建立隱私面單合作。在打印運單時候商家可以選擇將收件人真實號碼設為隱私號碼。而在后臺系統方面,操作流程中對用戶敏感數據的查詢操作會進行管控,將操作日志接入風控平臺,對賬號破解異地查詢等異常操作進行風險預警。
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則介紹,他們2016年開始與通訊企業合作推出隱私面單,采用“編碼+虛擬電話”方式提升用戶信息安全。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隱私面單的日均使用量為10萬件。
隱私化已是物流面單的主流方向。目前各大物流企業“加密”技術都較為成熟,全面推行將會是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面單上只會有大概的地址,不會有樓棟號,詳細信息只有通過移動終端才能“解密”。如:順豐速運在2013年就開始了加密化研發。目前對電話號碼與地址雙隱藏的“豐密”面單已實現電子下單100%使用。
此外,快遞從業人員上崗時簽署的合同中包含有保密協議內容,規定了從業人員不得倒賣盜取用戶資料信息,一經發現企業會采用向公安機關報案等法律手段進行處理。
業內人士提醒,對于快遞包裹個人信息保密,除了行業監管與企業執行,在用戶端口也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識。如面單用戶留存聯上會有電話號碼等信息,在丟棄包裹時要注意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