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四麗
摘要:讓幼兒園教育變得生活化,才能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使得他們本身敏感的性格變得開朗,從而促使他們不會抵制教師的教學與引導。那么從農村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來看,仍發現教育之中存在一些欠缺之處,就比如在語言教育領域,局限于傳統的簡單詞句交流,幼兒的學習熱情并沒有得到激發。所以,文章從自然資源的滲透為出發點,將這些資源信息有效融入進農村幼兒園五大領域之中,去指引幼兒學好和利用好各種學習知識。
關鍵詞:自然資源;幼兒;農村;研究
前言
何為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就是從健康、語言、科學、藝術以及社會教育等方面給予幼兒引導與教學,使得幼兒可以得到全方面的健康成長。此時,從這五大領域的幼兒教育工作來看,可以從自然資源的運用角度,實施有效地幼兒教育改進,使得幼兒教育變得生活化、自然化,這就是文章研究的目的。
一、基于自然資源選擇健康的幼兒教育主題
健康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大領域,教師要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懂得提供他們一個健康的幼兒園活動環境。但是,以往教學的內容不夠多樣化,尤其是在農村教育當中,孩子得到的教育引導并不多,且很多知識的學習都比較單板。那么教師要轉變這種教育思維,學會基于自然資源角度,去選擇出適合幼兒的健康教育主題內容,以作為后續的課程教學引導[1]。
第一,教師需要把握好各類健康教育活動內容,了解活動的特點和功能,并且學會從日常的自然資源當中,選擇一些有趣素材來做好健康教育的準備。第二,在本班級幼兒年齡段中,要以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游戲環節,促使幼兒身體健康,從而興激發幼兒趣愛好。第三,了解對幼兒愛好是什么,確保設計出來的自然游戲符合幼兒的期望。比如,以拾生活垃圾的活動為例,引導幼兒到大自然當中,去將人們日常丟棄的紙片、水瓶拾撿起來,以培養愛生活、愛環境的健康意識。
二、基于大自然構建一個語言交流情境
幼兒要學會說話,才能與他人進行交流,因而語言是幼兒園教育的另一個領域。此時,教師依然可以從自然資源之中,去尋找語言創設的素材,學會堅持與時俱進的精神,創新語境來引導幼兒參與其中。因此,在語言教學活動中,事先做好相關的閱讀課堂環境布置工作,如從大自然當中去收集一些可閱讀的素材,好比說自然的圖片,讓孩子去欣賞與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內容,從而引導孩子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其次,教師需要重視課后語言引導,指導幼兒去思考自己存在哪些遺漏點。好比說,在欣賞一幅大自然圖片中,想一想自己遺漏了哪些有趣的內容,講一講自己從圖片之中收獲到了哪些美麗景象,這些景象給自己帶來了哪些思想震撼,從而鼓勵幼兒說話,促使幼兒在語言交流情境中形成一個很自然說話。
三、基于大自然設計一個實踐性的探索環節
實踐是打開幼兒大腦思維,激活幼兒學習熱情的一個重要環節。此時,幼兒園教師在重視幼兒學習時,讓孩子可以接受有效地社會化教學內容,以提升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那么,在開展幼兒社會實踐教學中,想要提高幼兒游戲化教學方式,必須先了解幼兒的興趣,然后在促使幼兒能增加社會活動的有趣性,從而有助于提升社會實踐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
比如,從農村的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中,嘗試引導幼兒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鼓勵他們參與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促使孩子的情感體驗,使其更能融入到具體的學習氛圍中,就以引導孩子切身體會生活規則開始,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意識。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以孩子們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一些社會活動例子來展開角色扮演游戲,如以保護自然植物為例,孩子們可以扮演大自然的保護者角色進行自然植物的保護工作,以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思想熱情。
四、基于大自然構建一個有趣的科學探究活動
幼兒處于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學習狀態,對他們的科學領域開發也很有必要。那么在實際幼兒園教學過程中,講授課本中的科學知識不光老師單方面講,而是要帶領孩子走出課堂,去實際體驗生活中的科學現象,讓孩子去深入明白科學中的道理意義。那么,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嘗試著引導幼兒走出課堂,去參與多種多樣的大自然中的教學游戲,同時還有助于提升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一些大自然的植物生長現象,組織學生參與到大自然的科學探索游戲之中,從而讓孩子們以農村生活之中的植物為研究對象,去分析這些植物的生長,以鍛煉孩子們的科學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利用一些戶外時間,組織他們走進農村大自然環境之中,去觀察不同的植物,分析這些植物的外部特點,從而引導孩子們走進一個科學有趣的植物探究世界之中。此時,老師可以借助一些攝影技術,將孩子們的探索記錄下來,并用作后續的總結與評價,從而對孩子的自然探索做一次重要的總結,進而給予孩子更多的教學引導。
五、基于大自然給予幼兒藝術思維方面的培養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想象力,而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則是幼兒藝術領域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農村幼兒園教學之中,發現很多孩子并沒有很強的藝術感,且教師采用的傳統藝術活動方式不僅不會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使之不愿學習藝術知識。所以,在當前的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戶外的自然游戲組織方式,促進藝術課程教學的游戲化,同樣也會有助于提升藝術課程教學的成效[2]。
比如說,在學習一些音樂課程內容時,老師利用大自然的一些動物語言,動物發出的聲音,讓孩子們一起扮演動物的各種角色,一邊去體驗大自然的生動語言,從而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那么,有音樂的陪伴不再覺得是枯燥無味,還能讓孩子感受到快樂的學習氛圍。此外,老師還可以引入動物圖片,并引導孩子們探討動物的發音,從而讓孩子們真正喜歡上音樂課程,進而促使他們學會融入到大自然環境之中。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開展農村五大領域的幼兒教學,不是簡單的將知識灌輸于學生,而是基于農村的實際自然環境,有利于打造一個個不同的學習課堂,讓幼兒得到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使之在課堂之中學習到各種領域的知識點,促使幼兒在學習中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童宇婷.淺談農村自然資源在體育游戲活動中的運用[J].科學教育,2019,5(11):105-105.
[2]張步芹.幼兒園新課程改革中農村自然資源的利用[J].新智慧,2021,6(34):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