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摘要】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性,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以及參與化學課堂與實驗課程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在抽象思維、化學思維方面的能力。本文簡要分析了高中化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期望能為相關化學教學人員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化學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包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相關研究表明,生活化教學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所學化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加強生活化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提高高中化學教師的素養,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素養。
一、高中化學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現狀
新課改倡導生活化教學理念之后,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的各個環節,無論是導入還是常規的授課階段,都開始應用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只要是與生活有關聯的事物,都被引入到教學中,但效果不佳,這主要是教師對這一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此外,在生活化教學與化學教學融合中,教師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忽視了知識和生活的有效融合,使得學生只關注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將生活作為開展化學教學工作的立足點
高中化學課程內容具備一定的綜合性,涉及許多領域的知識,其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內容較為繁雜,并且與實際生活當中的事物、現象有著緊密的關聯。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將生活中的事物與現象作為開展教學工作的立足點,對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化學素材進行細致挖掘,并將其與教學環節、教學方案進行融合,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識脈絡與框架,改變以往“重知識,輕實踐”的化學教育模式,打破化學教材內容對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參與化學實踐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通過為學生創設具有生活化特點的化學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化學現象、化學知識的求知與探究欲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化學課堂與實踐,從而有效優化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關于“乙醇”的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與乙醇相關的物體圖片,如白酒、香精、燃料等,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乙醇與生活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乙醇的分子式為C2H6O,同學們依照價鍵原理推理一下,它的分子結構是怎樣的呢?”通過為學生設立相應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專注力,將與乙醇相關的化學知識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入課堂。之后,教師可以聯系生活中常見的乙醇產品與用途,引導學生表達自身對此種物質的認識,以及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利用乙醇產品。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充滿興趣,還可以獲得優質的教學效果,實現對化學課程內容的豐富與細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在布置練習中引用生活化
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對教學實踐的認識是許多化學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實踐中,教學與現實生活可以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要在講解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和關注生活細節,用學生所學習的化學知識來說明生活現象。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必要提高學生化學知識的總體學習水平,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鍛煉。在進行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化學品的教學時,可以引入“白色污染”的概念,消除白色污染對社會和生態的危害,讓學生努力對塑料袋等化學品進行抵制。在實踐中,學生要學會發現環境中的白色污染源,防止白色污染,科學利用自然資源,提高資源保護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導入生活素材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高中化學知識較為復雜,學生很難理解,如何恰當地表達是教師現階段所思考的問題。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引入生活資料,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理論的理解,加強對化學原理的追求和研究。把物質生活作為化學教育的出發點,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生活中理解化學概念,最終服務于生活。2015年底,由于天氣寒冷,全國普降大雪,各地紛紛開始除雪、清理道路積雪,避免擁堵。其中鹽是處理積雪的溶劑,而鹽的化學性質可以引到課堂上進行探討。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背后的化學原理,讓學生探索生活中的化學原理。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新舊知識的整合,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三)開展生活化的化學實驗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科意識
在以現實生活為導向的教學活動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應開展生活化的化學實驗活動,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實驗,轉變其對傳統課堂的固化印象。教師在進行實驗時需要指導學生專注于實驗分析,同時把日常生活融入實驗中,豐富其展現的形式,實現多樣化發展。例如,在學生對物質分離的理論基本了解后,教師應結合高中生的日常飲食,利用學生熟悉的海帶,設計“提取碘鹽”的相關實驗。指導學生將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直接聯系起來。利用實踐動手操作,可以在分離和檢測碘元素的過程中對化學理論有更深入的了解。通過開展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小實驗,學生可以逐漸樹立科學的化學學習理念,培養學習化學的好習慣。
(四)課外活動中引入生活化
我們可以結合學習目標和生活經驗,組織課外活動,以作業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和應用技能的理解。例如,應該對化學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研究,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生活實踐記錄一些相關的問題。例如,通過學習“金屬知識”,我們可以對金屬回收過程進行全面的研究,以便學生能夠記錄自己的學習,分析和整理他們利用日常所收集的信息。這不僅增強了他們的化學意識,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結論:高中化學是基于日常生活實踐的一門學科。教師需要引入更多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實現化學教學的內容多樣化,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與應用意識。從理論知識、素材、實驗等多維度出發,為學生的化學學習引入生活化的案例,發展學生的化學思維與能力,促進化學課堂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子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應用探索與案例設計研究[J].高中數理化,2019(24):68.
[2]薛蕙.“互聯網+”視角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J].天津教學,2021(1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