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蔚月
【摘要】基因是紅色文化的核心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標識和政治優勢,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內涵。以紅色文化立德樹人,是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舉措。挖掘紅色文化,樹立模范典型,用紅色物質文化做引領,將紅色資源與紅色精神深入滲透到小學生日常教育中,能夠有效引起情感共鳴,以主人翁意識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建設。
【關鍵詞】紅色基因;育人實效;德育工作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積淀起來的堅定理想信念和崇高革命精神的凝聚和升華,飽含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教育價值。在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的推進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紅色文化教育應該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用清晰的學習目標、真實的育人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深度參與的積極性,通過真實情境的再建構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
一、小學現代化德育管理的重要價值
現如今我國教育提倡的是德、智、體、美、勞等教學要求,而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禮、智、仁、義、信”各個方面,而且一直講究“德與行”也證明了德育一直都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精神。由此可見,要始終把德育作為我國教育教學的重點,完善現代化的德育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繼承我國優良的民族文化。時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然而,我國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始終未停止,道德教育依然是社會建設的重要核心內容,現如今我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的思想建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道德素質培育,還可以提升我國整體教育質量和效率。而紅色基因指的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和改革開放當中形成的優良精神,是我國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精神食糧,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新時代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精神支柱。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青少年需要從紅色基因當中吸取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精髓,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二、小學德育現代化的教學策略
1.開發課程———豐富紅色基因教育內容
紅色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可以使紅色資源深入持續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心靈,內化為學生的品格,升華為學校的文化,發揮紅色教育的應有價值。如可以開發“紅色經典閱讀篇目摘錄”“紅色音樂經典欣賞”“烈士墓前致詞匯編”等特色課程,基于這些特色課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廣泛搜集匯總相關紅色資料。在整理匯編的過程中,學生能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2.設計活動———提升紅色基因教育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是最好的教學載體。傳統的德育教育教學往往缺少一定的活力,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結論性知識,沉浸于反復訓練。課堂教學又受制于教學內容的要求,輔導員往往照本宣科,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德育教育的性質,必然要求教學要做到教學內容活動化,用合適的活動推進教學內容的落實,使效果錦上添花。議題式教學活動是當下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一,輔導員可以選取學生有興趣的議題組織教學活動。德育教育課輔導員可以將紅色基因文化內容融入到學生活動中去,誘發學生思考,啟迪學生思維,喚醒學生的愛國熱情。如在學習紅色文化“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時,輔導員可選用邊防英雄祁發寶、抗疫院士鐘南山、時代楷模黃文等人物的事跡,設置議題“優秀共產黨員的品質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組織學生根據事例進行討論。這樣不僅避開了簡單的說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悟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源于每一位中國人的守護與奉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紅色基因傳承,除了德育教育課的活動之外,還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開展。輔導員可適時組織學生參觀各種紅色教育主題場所,如在清明節的時候,輔導員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到烈士陵園掃墓,當學生站立在英雄的墓碑前,聆聽著陵園工作人員的介紹的時候,他們的神情是凝重的,目光不再漂移,這種形式一定會喚醒學生的思維,也一定比課堂簡單的說教更有效。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在特殊節日開展朗誦、演講等活動,如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五四運動紀念日、國慶日等。要積極開展尋訪紅色印記的研學活動,通過讓學生在學中研、研中踐、踐中悟、悟中得,將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使紅色印記一代一代遷移,潛移默化為一種品性、一種氣度,滲透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尋訪紅色印記的研學活動不僅會推動學生內省,而且會促進學生不斷向先進人物學習,還會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祖國建設者,讓他們始終行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大道上,成為偉大中國夢的奮斗者。
3.巧用手段———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陣地,有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熱情與激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輔導員可以將紅色文化基因融入德育教育課堂,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形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輔導員如何有效使用45分鐘的課堂時間,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是一門學問。為此,輔導員要通過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在課堂上轉換學生學習載體,減少學生的學習倦怠感,通過聽、說、觀看、評論等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輔導員還要精心設計課堂語言,運用幽默、有內涵的語言激發學生內在學習主動性。同時,輔導員要精心設計有藝術性、趣味性、感召力的教學問題,在師問生答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積極性。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是新時代的接班人,需要進一步傳承我國的紅色革命精神,不斷發揚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這就需要青少年始終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的理想,將中國夢的復興作為奮斗目標,不斷提升和發揮自己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葛先林.淺談小學德育管理工作[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