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實施,小學數學教育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特別是針對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數學內容較為復雜且知識面也越來越廣,部分稍有難度的知識小學生就無法理解,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引導。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進行探討,旨在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正處于一個成長階段,特別是針對小學的高年級學生而言,所接觸的數學知識邏輯性相對較強,對較為復雜的知識難以理解,很難有效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必須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合理引導、合理設計教學,潛移默化地激發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提升整體的數學教學效率。
一、當前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仍需提升
目前,在中國小學數學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盡管教師已經使用了一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是在教學上仍然有一定的欠缺。在進行多元化的教學之前,教師不僅要求掌握數學教學的相關知識,同時還需要對教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理解,作為小學的數學教師在拿到教材后需要從多個角度去完成對教材的解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日常學習中可以讓自身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應用水平得到強化。可是當前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采取的數學教學模式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一些教師在教學能力上仍然有一定的欠缺,在當前素質教學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理念的變換上缺少足夠的認知,在教學中經常將以往應試教育作為教學的主要方法,這樣的一種狀況下小學數學教師就不能夠快速地完成教學形式的改革,過于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來,因此,導致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無法提高。
(二)在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
雖然國家的新課程標準推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是在具體執行上仍然有很多的問題存在,通過當前課堂教學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往傳統并且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乏味,部分教師太過側重學生在卷面上的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自身實踐應用水平的有效培養,這樣的一種情況也和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設置的課程標準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只是使用考試成績去劃分學生是否優秀,是違背學生整體素質能力的,同時也與當前現代社會在人才發展上的需求相悖。以往的教學方式壓制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自然不能夠將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的一種情況導致學生學習上的效率無法得到快速提升,課堂教學上的有效性無法實現自然不能夠實現強化教學效果的作用。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講,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數學課堂知識的學習中,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二)采用情境教學方式
為了充分實現教學目標并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非常有必要采用情境教學模式。當前我國的教學模式正在不斷地創新,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相關的知識。通過良好的情境環境的創設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雞兔同籠”問題的探討中,教師可以先將裝有雞兔玩具的盒子遮擋起來,使學生根據條件進行計算,當學生確定答案之后再由教師宣布真實的答案,通過這樣的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使他們能夠探究相關的問題,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設置相關情境“小明想將自家地面的五分之一裝上瓷磚,五分之四裝上地板,請同學們畫一下裝好后的情形。”這樣潛移默化地激發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地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
(三)通過良好的互動達到教學效果
為了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樣可以采用互動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快速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中,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課堂的互動教學,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使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同時也能夠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更好地吸引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高年級數學教師必須不斷鼓勵學生并給予他們足夠的信心,增強師生間的互動。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明顯的感情意識形態,他們的學習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受到教師的影響。若是師生關系差,學生便提不起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時發現和了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協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從此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更熱愛數學知識的學習。
(四)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尋找和課程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并且盡可能還原生活場景或畫面,用實際案例使其掌握相關知識。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教師需要抓住這一特點結合實際生活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使其能夠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小學生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圓,包括太陽、車輪以及摩天輪等,使學生對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加深對圓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地選擇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趣味教學活動符合小學生當前的認知特點,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在趣味性活動開展過程中,需遵循既定原則并實施得當,使趣味性教學活動成為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董興武.談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158.
作者簡介:溫月霞,出生年月:1993.6,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甘肅永登,職務/職稱:小教初級教師,學歷:本科,單位:阿克蘇市第二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