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次仁
【摘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了解國家和世界的重要途徑。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課后能正確地擴大知識面,從而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識,鞏固舊知識。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學習;培養
歷史是中學生的一門重要學科,但目前中學歷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中學歷史教師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把學生放在重要位置,摒棄以往的傳統觀念,采取相關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為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轉變觀念,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從某種意義上說,歷史其實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學習歷史離不開對歷史事實的記憶和對基本歷史事實的想象。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還不能單純的記憶和背誦知識。正因為如此,許多學生對認真學習歷史不感興趣,但只要教師能改變觀念,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最輕松愉快的方式改變學生對歷史的印象,學生的觀點就會對課堂產生更大的興趣。
例如,在記憶一些重要的基礎歷史時,教師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活學生的學習氣氛,例如,組織問答比賽,給學生獎勵。如果學生犯了一個錯誤,例如,記錯了歷史的發時間,老師可以用幽默的語言在時間和空間講一個故事。它不僅能使學生理解錯誤的答案,而且能從時間點和特點上描述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故事,加深學生的記憶。由于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接受程度,教學效果較好。
二、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
體驗教學的重點是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這一方法來還原歷史場景,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歷史,或者從教師自身的角度來還原歷史場景,從而提高學生對歷史場景的理解,以增強場景的真實性和對學生的吸引力。熟練運用多媒體工具,編寫相關的音頻、視頻、圖片等教學材料,使學生獲得豐富多彩的視聽體驗。如果條件不夠,還可以準備各種道具。
例如,在學習秦朝統一中國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問學生一些問題:“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取得了什么偉大成就?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教訓值得借鑒?“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和思考教材的內容,同時,根據教材的簡介,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觀看準備好的視頻教材。在這些資料中,有大量的視頻和圖片資源,如紀錄片或文物,比較了秦朝、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情況,以及模擬歷史場景。同學們似乎對當時秦朝的先進性和隱藏的危機有了深刻的了解。
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中學歷史的歷史內容是復雜而龐大的,雖然不涉及太多的歷史細節,但它包含了國內古代和近代的一般歷史背景。因此仍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生了解,通過這種了解,學生可以了解如今的發展歷程,世界的如今布局,以及中國和世界將如何發展成未來。當然,中學生可能還年輕,不能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但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待歷史,而不是去思考所謂的歷史事件和歷史虛無主義影響下的歷史。而且,雖然歷史唯物主義強調歷史不能假定歷史的發展是由客觀規律決定的,但它并沒有把歷史看作一個客體。但是,引導人們從歷史中尋找規律,引導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努力適應歷史潮流。雖然不能改變歷史規律和發展趨勢,。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可以更早地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等待更美好未來的到來,因此,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規律。這一點,觸及了歷史發展的規律,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學會用創新精神去認識歷史,引導學生去制定自己的目標與理想。
四、興趣相結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興趣在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經驗和想法實際上是試圖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有趣一面。中學歷史教師必須思考如何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將歷史教學與學生已有的興趣相結合,去自主的去探索歷史,摸索歷史的奧妙。
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中,許多學生第一印象就是《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引用《三國演義》來吸引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這一功能。引用《三國演義》中一些著名的歷史故事,讓學生猜出其中哪些故事是真實的,什么是后人創造的,在最后,老師進行最后答案的公布。教師將向學生提供相關資料,讓學生在原始歷史中看到這些故事,并嘗試整理這些故事,將三國歷史聯系起來,以了解和理解三國的真實歷史。
五、開展實踐,建立學習信心
實踐活動是教學的延伸,是提高學生應用知識水平的重要途徑,實踐活動不僅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部分,也是教師和學生檢驗學習效果的良好機會。因此,除了在普通的課堂教學之外,還應組織各種實踐活動。從形式上看,實踐活動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校外進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所有標準均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需要。
例如,教師可以與學生討論一些經常開展的實踐活動,偶爾也會有專門的課堂活動,學生必須以個人或團體為單位,通過戲劇、喜劇表演、歌曲演唱等文藝形式,在實踐活動中反映出一個特定的歷史節點或歷史故事,每次演出后,都會選出最好的學生和團體作為結束,并將獲得榮譽稱號和獎勵。雖然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歷史學習,但作為優秀學生的表現,必須進行深刻的思考和創新,是一種創新的應用。
總結
綜上所述,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教師的日常教學方式密切相關,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轉變觀念,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適應歷史教學任務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華.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家長,2020(34):131-132.
[2]孫賀巖.試論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智力,2020(26):81-82.
[3]曲明秀.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界,2020(2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