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如今大力發展體育教育事業,對于體育課程給予高度關注,對于高校體育教學來說,足球成為了主要的教學內容之一,為了使高校足球教學中幫助學生合理安排訓練,促進學生健康運動,需要對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動負荷進行控制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有策略的控制學生訓練的各項指標。本文基于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動負荷控制策略進行簡要研究,旨在為高校學生的足球訓練教學中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優化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校足球教學;運動負荷;控制;策略
引言
足球,一直被全世界人民所喜愛,成為了一項全民運動,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從我國的足球運動發展現狀開看,我國的足球運動發展還需大力推廣,在教育階段大力促進學生養成樂于運動、樂于鍛煉的陽光運動習慣,加強對于足球這一項體育運動的了解和訓練,從而提升我國足球運動發展的整體水平。高校階段的體育教學中,足球是一項廣為學生們喜愛的課程,足球運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體能,還能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激發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優良的品質。經研究表明,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對于學生日后走入社會后進行人際交往也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高校足球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生的運動進行指導教學,控制學生的運動時間、運送負荷等方面,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保證良好的學習狀態,只有鍛煉的過程中保證了合理的運動負荷,才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一、高校足球教學現狀
1.1高校教學方面的工作現狀
從我國高校足球教學現狀來看,部分高校對于足球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學生在選擇足球課程后對于學生的教學中僅教授簡單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運動規范姿勢、運動負荷控制等方面管理和引導的較少,學生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容易因為此類原因導致受傷,或者在運動過程中過度訓練,導致訓練效果與教學目的相偏離。
1.2高校學生的自我意識
足球在高校學生的體育選課中,男生選擇足球課程的人數比女生多而又多,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在上課時男女生同時進行訓練,學生難以發揮自己的全部實力,在運動過程中也容易受傷。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足球課程的運動強度大,相較于健美操、網球、排球等課程需要耗費較大精力投入訓練,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往往缺乏自我調節訓練的意識,需要教師進行及時指導教學,保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合理運動,平衡運動負荷與身體體能。
二、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動負荷控制策略
2.1學生體能與足球訓練負荷的適配測試
高校足球教學中需要了解學生的體能與課程安排的訓練負荷之間的適配度,最為常用的測試方法就是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從學生的長跑時間、耐力、速度、爆發力、心率等測試結果中找到是個學生的教學方案。首先,教師在進行上述測試之前,先對學生進行基礎了解,利用學校心率測試和血乳酸、血尿素等測試結果了解學生是否適合進行足球訓練。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進行簡單訓練時對學生訓練結束后的1分鐘、2分鐘、5分鐘等不同時段的心率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學生的心率,可以用于教師在準備活動及專項訓練教學中安排合理的運動時間。對學生進行血乳酸測試時可采用400米全力跑評定法,由于乳酸是高強度運動后產生的一種物質,從這一指標中可以了解到學生的身體機制進行無氧呼吸的過程中產生的乳酸含量,由此安排學生的訓練強度,對學生訓練結束后進行血尿素等測試。
當學生處于良好的體能指標范圍中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下一步的測試。學生的耐力測試需要教師從學生的1000米長跑、2000米長跑中獲得的基礎數據中進行比對,從中了解學生的耐力水平與奔跑速度;教師測試學生的50米短跑或者100米短跑時間,可以了解學生的爆發力是否良好。
2.2足球教學運動負荷控制實際方法
當教師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足球這一項運動的運動能力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適合其個人情況的教學訓練內容。例如教師對于體能測試中身體素質良好、耐力、持久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安排其進行較長時間的運動,促進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激發潛力,在運動中主要指導學生的運動姿勢和運動體態,訓練學生的進球技巧及運球方法;當教師對體能較差的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先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鍛煉出良好的耐力和持久力。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先安排集體的準備活動,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拉伸后將學生分成幾個訓練小組進行專項訓練。“體能組”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慢跑,“爆發力”組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短跑訓練,“技巧組”教師可以針對性的對學生的運動技巧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身體情況,按照前期測試的體能結果安排適度的訓練量,同時在輔導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交談,鼓勵學生進行訓練,強化自身身體素質,優化足球運動技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對于不同水平學生之間的教學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時刻觀察學生的運動強度是否合理,對于男女生應該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對于在運動中不慎受傷的學生,由于這一階段進行不適合進行高強度訓練,教師應積極引導其進行恢復訓練,促進學生恢復身體素質。
三、結束語
高校足球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控制學生在訓練時的運動負荷,保證學生運動適度。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教師關注學生的運動能力變化,根據其運動能力變動教學方案,使學生在運動中能夠在不突破運動負荷的情況下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提升自身身體素質,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一夫.高校足球運動負荷控制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0):54-55.
[2]袁浩南,吳磊.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動負荷控制策略探究[J].才智,2019(13):9.
[3]周峰.關于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運動負荷控制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5):10+15.
作者簡介:楊法,男,漢族,1966年10月生,江蘇省揚州市人,本科,副教授,吉林農業大學,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