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玲
【摘要】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是學生尤為喜歡的一門學科,但在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采用的教學方式相對較為單一。學生只能聽從教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參與的熱情不高,學習浮于表面。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不僅要能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深入探究,真正讓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充滿生命的張力。
【關鍵詞】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深度學習;策略探究
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善于通過深入地研讀教材,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設計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深入參與的過程當中,習得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提升自身運用和操作能力,進而促進身心全面而健康的發展。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信息技術不僅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也是學生尤為喜歡的一門學科,但在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采用的教學方式相對較為枯燥而單一。學生更多的時候是聽從教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參與的熱情不高,學習浮于表面。同時,由于信息技術教學并非是學生潛意識當中認為的可以隨意打游戲、上網的學科。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很多知識的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能夠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記憶,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有所降低。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小學信息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能夠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探究。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與體會,樂于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同時,教師要在思想上重視信息技術教學,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興趣的激發,為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指明方向。并能注重自身素養的提升,及時地擯棄落后的教育理念,適時地更新教學方式。
二、把握好學生學習的起點
教師要想真正的實施深度教育,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就必須要能夠充分地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習經驗,把握好學生學習的起點。學生的學段不同、年齡不同,他們的認知能力與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便是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因其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不相同,他們之間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的。教師要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以及學習的經驗,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進而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
比如,在教學《鍵盤與指法》時,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認識鍵盤,了解操作鍵盤的指法,交給學生擊鍵時的要領,進而讓學生能夠順利地提高擊鍵的速度,并且不會導致手指疲勞。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根據指令進行操作,學生在練習幾次之后,就會對這樣的枯燥而單一練習失去興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拯救蘋果”“彈鋼琴”以及小組積分競賽的游戲形式來進行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對于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充滿趣味的游戲教學形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喜愛。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擁有了更多學習的主動權。這樣的教學更滿足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點燃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
三、把握好學科知識的核心
教師的教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為了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雖然信息技術學科并不像主科那樣有著較大的學業壓力,但是教師仍然要能夠深入地研讀教材,能準確地把握學科知識的核心,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并能注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學《初識scratch》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向學生介紹scratch介紹視頻,并創設這樣的教學形式“這款軟件最大的特點就是只需要拖動鼠標就可以完成,就像搭建積木一樣簡單。同學們,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打開scratch軟件看看呢?現在在大家電腦桌面上有一只小貓的圖標,請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打開scratch。”。教師再引導學生認識Scratch的窗口分區,初步探索各分區的功能。隨后,教師可以利用“scratch界面大挑戰”的形式進行教學“scratch界面上有一只非常可愛的小貓,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這只小貓要出幾個難題來考考大家,每答對一個問題,小貓就會送上相應的積分卡片。為了便于大家交流、討論,老師將大家分成四個學習小組。大家可以組內同桌之間交流討論、也可以面對面交流討論。完成所有的難題,就可以利用積分卡片換取一個神秘小禮物。”
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認識Scratch軟件,了解Scratch軟件的界面和基本功能。還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面與參與熱情,讓學生真正掌握Scratch的基本工作方式,有效地培養學生對Scratch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在充分了解學生身心需求的基礎之上組織教學活動,準確地把握好學生學習的起點;能深入地研讀教材,找準教學的切入點,把握好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核心,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引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深入理解以及深入探究,讓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真正充滿生命的張力。
參考文獻:
[1]崔學瓊.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信息技術課堂中來[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07期.
[2]段三立.多元智能理論走進信息技術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31期.
[3]張小珍.多元化作業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3年11期.
[4]陶玲莉.妙用“意外”,打造生成性張力課堂——例談信息技術課堂如何活用“意外”[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年07期.
[5]蔣建峰.采擷一片心靈的綠色——“綠色”的信息技術課堂之我見[J].中學時代,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