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濱
摘要:鋁模+爬架是當前建造體系的標準配置。建筑剪力墻采用鋁模施工,實測數據及觀感效果較好,抹灰厚度非常薄,且抗滲效果較好。爬架設計美 觀,防護效果更好,與鋁模體系搭配,可實現外墻涂料飾面與主體工程、外窗工程及欄桿工程的同步施工,更好地保證了施工工期。下面將對該技術進行 詳細說明。
關鍵詞:建筑鋁模爬架;一體化;施工技術
引言
現階段,我國在建筑施工技術中主要采用傳統木板模板或鋼框木模板 進行澆筑工作,出現嚴重的現場加工浪費情況,混凝土質量難以得到有效 保障。鋁合金模板具有強度高以及施工精確的應用優勢,周轉次數達 300 次,能夠有效避免建筑施工中的資源浪費情況。因此,我國施工企業應加 強對鋁膜+PC 技術的應用力度,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 鋁模爬架一體化施工技術優勢
1.1 提升產品精度
通過鋁模與爬架的一體化施工技術,結合模塊化、可組拼產品的應用,建筑產品轉變成了制造形式,施工效率更高。在施工過程中,預制板、預 制樓梯等構件與內部輕質隔墻及鋁模施工技術的綜合應用,降低了施工過 程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并且還可組織穿插施工,提升施工效率,減少對工 人的依賴,降低現場培訓與管理難度,有利于提升施工質量。
1.2 結合項目特點形成流水施工
在鋁模爬架一體化施工體系中,結合各個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 化的施工流程,實現結構施工與水電工程、外立面裝飾工程、市政配套工 程等的結合,同步開展多個工序,從而形成單體、整體與細節的流水施工,提升建筑施工的整體效率。
2 關鍵方面研究
2.1 質量分析
(1) 鋁合金模板自重輕,承受壓力的條件好,相對木模板而言,在拆?除后混凝土表面的質量可達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同時配合主體結構深化?設計將部分外墻砌筑、過梁、構造柱等隨主體一次帶出,可有效降低外墻?滲漏,減少二次澆筑的質量問題,通過 K 板設計,減少外墻混凝土漲模、?錯臺等質量缺陷發生,同時降低維修難度。(2)傳統的木模偏差值在 10mm?以上,易變形,均采用扣件、鋼管定位校模,垂直度采用錘坨,偏差達到?1cm,尤其是外圍柱,木模加固點多面廣,且容易“跑模”,需要有技術水?平純熟的木模工人。若木模制作不精細,使用次數達 3 次以上因接縫有水?泥、砂粒等情況,經常需要校正處理,吸水后易發生變形和膨脹,精確度?無法達到,至少超出 15mm 的偏差。(3)在制作方面,陰陽角鋁模是一塊?成型的 90 度角模,由電腦制圖加工,機械生產極為標準,組裝精度高,開?間尺寸都不會超過 5mm,而木模制作則達不到。相比較之下,鋁模的構件?尺寸偏差值均在毫米之間,其上下層交界處有一塊混凝土固定的共用模塊?K 板,不易錯臺; 而木模在澆筑過程中,若加固不到位易跑模,導致錯臺。
2.2 材料分析
(1)鋁模與傳統木模鋁模僅需配足一套模具、三套支撐即可完成整棟?樓施工,無需多余的鋼管扣件等,同時模板拆除后即可通過傳料口傳至作?業層,無需堆場,也無需塔吊等垂直運輸設備運輸;木模由于其周轉使用?次數有限,需多次配備模板、鋼管、扣件、頂托、木枋等材料,材料損耗?較多,且材料較零碎,需要設置專門的材料堆場,不易整理,吊裝運輸時?還需占用塔吊等設備時間。(2)爬架與傳統懸挑架爬架僅需要定量的鋼管、 扣件等搭設材料,待爬架整體組裝完成并首次提升后便可拆除,在爬升過?程中幾乎不消耗材料; 傳統懸挑架需要大量的型鋼、鋼管、扣件、腳手板、 安全網等搭設材料,材料多且損耗量大,同時不利于現場堆碼管理。
3 關于鋁模和爬架施工控制
3.1 鋁模支撐體系
樓面板模板的安裝。先檢查對角線,確認沒有問題后安裝樓面板模板。 考慮到施工的方便性,先對樓面底籠進行安裝,然后加裝支撐體系,保證?每一條底籠下方的頂固位置都有單獨的支撐。安裝樓面板模板應該注意順?序,平行逐件完成整面板的拼裝,拼裝時先用銷釘臨時固定,整體安裝完?成后對銷釘進行加固。在所有樓面板模板安裝完成后,用激光儀或者水準儀檢查頂板偏差,核對樓層層高是否正確,如果有偏差及時調整支撐,直 到樓板整體平整度達到要求。安裝龍骨前先對剪力墻模板的垂直度進行檢 查。龍骨的安裝關系到整個樓板面的平整度,在安裝的過程中應該用一次 性單支頂調節好水平。在所有模板安裝結束后,需要用斜撐對模板進行固 定。該項目采用的是預埋馬凳的方式安裝斜撐,這樣能讓斜撐有穩定著力 點,保證質量要求。兩根斜撐之間的間距不應該大于 1.5m。安裝剪力墻模 板背楞時,應該從上往下進行安裝,先安裝陰角再安裝陽角。陽角的位置 必須要保持水平拉緊。
3.2 爬架搭設和升降過程中的控制要點
爬架的種類多,搭設方法也根據產品不同有細微差別,但大體上相差 不大,都遵循著先平臺后框架,安裝安全網和防墜裝置,最后安裝電機的 順序進行搭設。在搭設完成后,施工企業的施工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員需 要對爬架體系進行驗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知相關人員進行整改,整改 完成后通知監理方和建設方,共同對爬架進行驗收。在爬架提升前,應該 做好安全檢查工作,檢查爬架架體上抗傾覆裝置有無變形失效,防墜落裝 置、電葫蘆上的鏈條有無發生銹蝕和斷裂的情況,檢查電機電路狀況是否 正常,有無進水,接地裝置是否符合要求等,同時要注意在爬架提升的過 程中,架體上不得有材料堆放,以防提升過程中架體顫動造成材料掉落,造成安全事故。在爬架提升時要注意疏散人群,拉好安全警戒帶,落實好 旁站工作,及時處理升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碰撞問題。提升結束后要立即 將爬架固定在支架上,避免電葫蘆長期受力。
4 鋁模爬架一體化施工難點分析
鋁模爬架一體化施工技術對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為此在實際施工中,要求操作人員必須要具備專業資質。建筑的施工容易出現以下幾種接縫問題:第一種是鋁模與預制構件之間因為尺寸偏差而出現裂縫,在平臺板與預制墻?板的陰角位置尤為突出。若是偏差過大,對最終的施工效果會產生惡劣影響。 在鋁模墻體施工中,接縫位置一般需要留設 2cm 的 K 板,由于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及經驗不足,容易出現墻體爛墻根的問題。第二種是樓板容易下垂。?鋁模墻體陽角下端容易出現爆模或者脫模的問題,一般施工中會在樓板陰角?位置設置橫向支撐,也就容易在裂縫位置出現失穩情況。同時,薄抹灰或者?免抹灰施工下,對技術的要求相應提高,對精確度也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 我國建筑處于推廣階段,預制構件的生產力不足,施工中的技術人才不足,導致預制構件現場施工水平較低,無法滿足建筑的發展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需要定期開展裝配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工作,保 證所有施工人員能夠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進行工程施工,減少人為因素導致 的施工問題發生。通過預制構件施工與鋁膜施工兩種新工藝的有機結合,能夠滿足我國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經濟效 益。我國施工企業應加強對兩種施工工藝的應用力度,獲得良好的工程施 工效果,推動施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龍.全鋼爬架與鋁模搭配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20,10(05):95-96.
[2]梁先軍,李武.基于 BIM、鋁模、爬架等為一體的裝配式住宅建筑快 速建造技術研究和應用[A].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9:3.
[3]熊祺鳳.淺談空腔混凝土在“鋁模加爬架”形式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19(08):66-67.
[4]洪長河.“鋁模+爬架+穿插施工”模式下的高效施工探討[J].工程質 量,2018,37(08):47-51.
[5]李文俊,鐘強,張凱.裝配式建筑鋁模爬架一體化施工技術[J].施工技 術,2017,48(S1):89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