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 翁金龍 張光杰
摘要:EPS 模塊與剪力墻結構結合的一體化施工,提高房屋的抗震節能指標,解決保溫層空鼓、開裂、脫落現象。本文介紹 EPS 模塊夾芯保溫現澆體 系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工藝技術,施工過程中,采取合理施工工藝,嚴格掌控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
關鍵詞:EPS 模塊;一體化;施工工藝;質量
1.工程概況
永清孔雀城七區項目1#、3#、5#、7#、8#、9#、10#樓外墻均采用EPS 模塊外墻夾芯保溫現澆系統,層高3.0m,樓層為11至18層不等,外墻采用 8cm擠塑聚苯板,窗下墻采用18cm擠塑聚苯板。
2.材料選用
本工程采用普通EPS模塊。普通EPS模塊:用可發性聚苯乙烯珠粒加熱 發泡后,通過工廠標準化生產設備一次成型制造的具有閉孔結構、周邊有 矩形插接企口、型體內有或無腔孔、內外表面有均勻分布燕尾槽。
EPS模塊分為直板模塊和角形模塊:直板模塊模數規格(mm)為:寬 900,高1400,厚80;角形模塊 (陰角和陽角)規格(mm) 為:分大角和 小角兩種,大角邊長750、750、600,小角邊長450、450、600厚80。窗下 墻,保溫一體化外墻墻厚180。
夾芯保溫現澆系統連接橋分為四種,分別為:Ⅰ型連接橋、自由Ⅰ型 連接橋、Ⅱ型連接橋、自由Ⅱ型連接橋。
電焊網格為50mm×50mm、網絲直徑為2.5mm。將電焊網置入夾芯Ⅰ型 和Ⅱ型連接橋端頭的十字豁口,用固定插片鎖定。電焊網對接處用火燒絲 搭接綁扎,搭接長度不小于5cm。
3.施工方法
外測量放線→編號配模→夾芯保溫層組合→電焊網安裝→夾芯Ⅰ型和 夾芯Ⅱ型連接橋安裝→模塊打孔(穿墻螺栓孔)和空腔構造支護及防護條 安裝→分類別和分層次澆筑混凝土墻體→拆除復合墻體內外兩側模板和防 護條。
3.1 工藝流程
3.1.1 測量放線
根據圖紙彈出保溫板外側 50mm 厚保護層外邊線,內側彈出混凝土結 構墻的內邊線,外墻窗洞口處須彈出填充墻 180mm 保溫板控制線、外側 50mm 保護層外邊線及內側 100mm 保護層控制線。保溫板安裝及模板支設 時,必須與彈好的邊線對齊,以確保夾芯保溫現澆體系的截面尺寸。
3.1.2 模塊(夾芯保溫層)安裝
按模塊排列組合圖要求,利用EPS模塊的企口,將模塊上下分皮豎向錯 縫300mm插接組合,每皮模塊上下組合前,將長度與結構墻體厚度等同的 夾芯Ⅰ型連接橋均插入模塊上端固定插口,再將模塊上端的企口用防護罩 扣牢后,通過錘擊防護罩,使模塊水平組合縫密閉合攏。EPS模塊企口插接及夾芯Ⅰ型連接橋安裝如下圖所示:
3.1.3 夾芯連接橋安裝
每皮模塊上下組合前,將長度與結構墻體厚度等同的夾芯Ⅰ型連接橋 均插入模塊上端固定插口;第一皮模塊外側和內側的底部距樓面板 100mm 位置均應加設夾芯Ⅱ型連接橋和自由Ⅰ型連接橋,并與夾芯Ⅰ型連接橋設 置在同一垂直線上;最上一皮模塊的外側應加設夾芯Ⅱ型連接橋,位置應 距模塊頂端 100mm;最上一皮模塊的內側應加設自由Ⅰ型連接橋,位置應 距樓面板下皮 100mm;在墻體陽角部位,直角模塊的外側應加設夾芯Ⅱ型 連接橋,位置與夾芯Ⅰ型連接橋水平間距為 200mm 或 250mm。
3.1.4 電焊網及插片安裝
將電焊網置入夾芯Ⅰ型和夾芯Ⅱ型連接橋端頭十字豁口,用固定插片 鎖定;電焊網需要延長時,將兩片電焊網在水平鋼絲處對接,用火燒絲綁 扎固定。
3.1.5 拉結筋安裝
每平方米墻體均勻設置4個L形拉接鋼筋,拉接鋼筋直徑不應小于8mm 的 HRB400 級鋼。拉接鋼筋短邊長 300mm,安裝時垂直向下,與水平方向 的電焊網綁扎固定,綁扎時用鋼絲綁成 8 字扣。拉接鋼筋長方向尺寸=自 密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模塊厚度+ 100mm。拉接鋼筋安裝時應水平貫穿 EPS 模塊,進入結構混凝土墻內不小于 80mm。
3.1.6 空腔構造加固
對拉螺栓應按排列組合圖均勻分布;第一排的第一個對拉螺栓距墻體 轉角、墻垛邊緣、樓地面板的上表面均不大于 100mm;水平穿過模塊保溫層的對拉螺栓貫通孔應采用Ⅱ型切割器打孔,不得鉆孔。
用兩根直徑為 48mm 的平直鋼管,通過扣件將其分別固定在模板外側,用對拉螺栓將空腔構造緊固,鎖緊扭力不應小于 0.1kN。含在空腔構造內的 對拉螺栓桿用硬質塑料套管防護。
3.1.7 混凝土澆筑
當混凝土的澆筑順序為先外后內時(即先將 50mm 厚的自密實混凝土 防護面層一次性澆筑完畢后,再一次性澆筑結構墻體的預拌混凝土),每樓 層第一層模塊的內側底部與夾芯Ⅰ型連接橋垂直對應位置,需加設自由Ⅰ 型連接橋;當混凝土澆筑順序為內外同時一次性澆筑時,除每樓層第一層 模塊內側底部加設自由Ⅰ型連接橋外,還需在模塊外側夾芯Ⅰ型和夾芯Ⅱ 型連接橋之間加設自由Ⅱ型連接橋,且均應采用自密實混凝土,內側澆筑 高度不得超過外側澆筑高度;連接橋均為 300mm×300mm 的網格。加設自 由連接橋的目的,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時,模塊夾芯保溫層不會在混凝土 沖擊力的擠壓下變形、開裂或位移。
3.1.8 模板拆除
混凝土終凝后,在確保不粘模及不影響混凝土棱角的前提下,方可進 行模板拆除(24 小時以后)。
3.2 施工質量控制
3.2.1 保溫板安裝
當墻體建筑模數與模塊的模數不吻合需切割時,用切割器按所需要的 規格和形狀現場加工。此舉既可有效保證被切割模塊的幾何尺寸中規中矩 和與原整塊做到企口插接,使模塊組合表面平整,不因有組合縫而降低復 合墻體的保溫隔熱性和氣密性及避免因組合縫隙而造成的“熱橋”,又可保 證模塊安裝組合“零損耗”。同時又降低施工成本,杜絕了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的“白色污染”。
3.2.2 連接橋安裝
EPS 模塊拼接完畢后,將連接橋插入到模塊中央位置。自由Ⅰ型連接 橋插入模塊內側、自由Ⅱ型連接橋插入模塊外側,連接橋安裝至同一水平 線上、上下對齊。需注意剪力墻處自由Ⅰ型連接橋長度同墻體,陽臺處自 由Ⅰ型連接橋長度為 100mm。
3.2.3 安裝填充墻模塊
填充墻模塊為 180mm,施工時須對照藍圖進行區分。模塊尺寸均按照 藍圖尺寸下料,可直接進行安裝。由于填充墻設置在窗洞口周圍,需使用 泡沫電熱刀對填充墻進行切割以安裝洞口抱框及壓頂筋。切割尺寸為 100mm×100mm,靠內側切割,如下圖所示。
填充墻模塊安裝完畢后外墻插入自由Ⅱ型連接橋,內側插入 100mm 自 由Ⅰ型連接橋。連接橋需同剪力墻 EPS 模塊平齊,水平間距 300mm,豎向 間距 300mm,上下對齊。
3.2.4 安裝電焊網
電焊網安裝至 EPS 模塊外側。將電焊網插入至連接橋十字插孔中,插 入插銷。轉角及窗洞口處電焊網使用鋼剪剪斷,電焊網不得超出 EPS 模塊 外邊緣。
3.2.5 安裝附加鋼筋
EPS 模塊剪力墻每平米須附加 4 個 L 型拉結鋼筋,采用 C8 鋼筋,短邊 長 30mm,錨入混凝土墻體不小于 80mm。
抱框柱及壓頂梁處附加鋼筋為 2C10,箍筋為 A6@200,使用鐵絲綁扎 連接。陽臺處縱向附加鋼筋為 C8@200,橫向附加鋼筋為 A6@200,使用鐵 絲綁扎連接。
3.2.6 自密實混凝土澆筑
需首先澆筑 EPS 模塊外側 50mm 厚保護層。使用自密實混凝土進行澆 筑,澆筑時,在外側模板上口設置漏斗及擋板,保證混凝土以較慢速度入 模,不對保溫板造成沖擊擋板,防止澆筑到模板外。
現場混凝土嚴格按照規范及技術要求對其進行坍落拓展度進行檢查,對粗骨料直徑進行檢查,如有超出規范要求情況不得澆筑在墻體上,應予 以及時退場。
自密實混凝土部分墻體如出現局部塞堵,使用鋼筋或其他工具敲擊振 搗即可,不得使用振搗棒進行振搗。
結語
本文對 EPS 模塊夾芯保溫現澆體系施工中技術要點及控制措施,便于 今后施工中加強控制,減少施工返工成本,能進一步提高 EPS 保溫一體化 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廖曉紅 EPS 保溫與結構一體化外保溫系統施工技術[J].浙江水利水 電學院學報 2019
[2]陳世華 保溫節能一體化裝飾板外墻保溫系統施工技術[J].建筑知 識:學術刊. 2012
[3]丁明華、漆赤輝 建筑節能裝飾一體化外保溫系統基本技術特點及設 計、施工安裝要點[J].建設科技 2008
[4]王亞斌 外墻保溫施工技術 SYNICA 硬泡聚氨酯鋁板保溫裝飾一體 化系統的應用[J].陜西建筑 2012
[5]明小兵 試論建筑工程中墻體 EPS 保溫一體化技術及質量控制 《防 護工程》 2018
作者簡介:孫文,大專,初級工程師。
翁金龍,大專,初級工程師。
張光杰,大專,初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