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璇
人們曾認為,痛風是中老年人的專屬,數據則表明,近年來,痛風已經纏上了年輕人。
這個世界上一直折磨人類的古老疾病有不少,但把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元世祖忽必烈、法國皇帝拿破侖、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打包起來一起折騰過的,并不多。
這些在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都因一種疾病經受過錐刺股、刀割肉般的劇痛,忽必烈因此在晚年難以跨上馬背,而富蘭克林被人抬著才能進入憲法大會的會場。
中國古人把這種疾病命名為“痛風”。“痛”是它發作時最明顯的癥狀,有患者形容那種痛宛如“關節上正在分娩”。
人們曾認為,痛風是中老年人的專屬,數據則表明,近年來,痛風已經纏上了年輕人。
“少班主”也痛風
痛風的英文為“gout”,源自拉丁文中的“gutta”,有“滴落”“沉積”的意思。古人認為,痛風的病因是人體中有害體液沉積滲入關節,引發了關節疼痛。現代醫學對痛風的解釋是:因血尿酸水平超標而在關節局部形成尿酸鈉晶體并沉積,所誘發的局部炎癥反應和組織破壞。
近年來,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病率明顯上升,患者也呈現年輕化趨勢。
根據三諾生物、天貓健康和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當前,我國高尿酸血癥的總體患病率達13.3%,患病人數約為1.77億;痛風總體患病率為1.1%,患病人數約為1466萬。患者中有近六成為18~35歲的年輕人。
2019年,相聲演員郭麒麟在錄制一檔旅行節目時,就因痛風發作而在清晨驚醒,痛得坐立難安,進行外景錄制時,他不得不坐上了輪椅。
這讓人想起17世紀英國內科醫生托馬斯·賽登海姆對痛風癥狀的描述:“病人突然被劇痛驚醒,脫臼般的疼痛從大腳趾襲來,然后在腳踝、小腿、關節游移不定。病人顫抖著,身體輕微發熱,疼痛隨時間愈演愈烈,最后連衣服的重量都難以承受。”
托馬斯·賽登海姆本人也是痛風患者,他發病時是50歲左右。然而郭麒麟1996年出生,發病時才二十出頭。要是“班主”郭德綱尿酸高,人們也許并不會意外,但誰能想到竟是“少班主”首當其沖了呢?
臨床數據早已反映了痛風患者年輕化的趨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風濕免疫科對2008年至2013年前來問診的748例痛風患者進行了臨床特征分析,發現21~45歲的青年患者占比逐年上升,從39%上升至52%,到2013年,已超過老年患者占比。
從“富貴病”到“文明病”
長久以來,痛風都被視為一種“富貴病”,也有人將它稱為“王者之病”,因為它多發生在帝王將相、富賈名流身上。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顯赫的美第奇家族,就被遺傳性痛風所折磨。家族的掌門人柯西莫·德·美第奇晚年時因痛風幾乎無法行走,他的繼承人皮耶羅一世·德·美第奇被稱為“痛風的皮耶羅”,由于經常發病臥床,不得不把辦公室搬到臥室。
現代醫學認為,高嘌呤食物和酒精容易引起嘌呤代謝紊亂,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會使人體產生尿酸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癥,嚴重者便會患上痛風。
人體內的尿酸三分之二來源于細胞代謝后的廢棄物,而三分之一來源于食物。在代謝正常時,體內尿酸的生成與排泄速度動態平衡,如果尿酸一時間生成過多來不及排泄,或排泄機制受阻,便會滯留于體內,導致血尿酸升高。
在食物供給匱乏的時代,王公貴族才有機會日日宴飲,因此,便有了那句俗語:“痛風是富人的關節炎,風濕是窮人的關節炎。”
時至今日,營養過剩已經不是富人的“特權”,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痛風也成為了一種全球普遍流行的現代文明病,再也不是上層階級的專屬。
警惕“第四高”
許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不僅會造成關節炎癥,還會增加器官負擔,合并慢性腎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是過早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
如今,高尿酸已成為繼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但人們對血尿酸水平的日常控制還不夠重視,往往發病時才追悔莫及,甚至發病后也缺乏慢性病管理的自覺。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非同日兩次血尿酸水平超過420微摩/升,即為高尿酸血癥。由于雌激素對尿酸代謝有促進作用,所以男性患病風險要高于女性,且會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女性患病率則在停經后明顯上升。不過,臨床上也出現過女性停經前的早發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病例。
痛風患者年輕化,與流行于年輕人中的不健康飲食習慣相關,比如長期高脂肪少纖維的飲食、喜食海鮮、吸煙嗜酒、含糖飲料攝入過多、飲水量少等。
在中文互聯網上,流傳著廣東和青島是痛風高發地的說法,這類說法雖無權威的數據佐證,但從“病從口入”的角度而言則有一定科學邏輯。廣東人愛喝湯,高湯嘌呤含量高,不利于血尿酸水平的控制;青島人喜歡“喝啤酒吃蛤蜊”,海鮮與啤酒這對黃金搭檔,會讓人體內尿酸在短時間內快速、大量地生成。
精神壓力過大、長期睡眠不足,會引起人體代謝系統運行失常,因此,“熬夜爆肝”也會加大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病風險。另外,影響人體尿酸代謝的還有遺傳因素,以及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某些藥物長時間應用也可導致尿酸增高,如小劑量阿司匹林、胰島素、糖皮質激素、鈣離子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
總之,如果血尿酸水平偏高或出現痛風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用藥,同時注意調整食譜,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運動。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應避免去健身房“舉鐵”,因為深蹲、硬拉、臥推、卷腹等劇烈的無氧運動會增加血尿酸水平。定期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快走、跳繩等,則更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
摘編自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