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肖璠,黃曉琴,王 凌
江西省人民醫院,江西330006
放射治療目前仍是鼻咽癌主要的治療手段,單獨或者與手術、化學治療綜合應用于鼻咽癌治療中獲得了很好的療效[1]。然而口腔黏膜對射線很敏感,易受到損傷。在鼻咽癌的放療過程中,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生率在40%以上,當病人已接受放療照射劑量達到10 Gy 左右,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口腔黏膜損傷;當接受放療照射劑量達到20 Gy 時,可出現Ⅰ級口腔黏膜炎[2]。口腔黏膜炎的發生嚴重影響了病人的進食及睡眠情況,嚴重者會導致放療中斷。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減輕病人的痛苦。本研究探討小蘇打聯合食用鹽預防鼻咽癌放療病人放射性口腔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人民醫院腫瘤科2017 年4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療病人12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9 例,女31 例;年齡32~69(50.5±3.2)歲。納入標準:符合鼻咽癌診斷標準;照射方法采用西門子Oncor5244 直線加速器進行照射,照射次數30 次以上,照射強度在60 Gy 以上的病人;自愿且能堅持進行自我口腔照護的病人;病人和家屬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排除標準:治療前存在口腔潰瘍、維生素B2嚴重缺乏的病人;存在干燥綜合征的病人。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20 例病人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兩組病人均在放療前1 周實行健康教育,教導病人每天做好口腔照護,每天晨起、睡前使用軟毛牙刷涂抹牙膏認真刷牙,每次至少90 s;每次進食后用溫水漱口。指導使用筆燈和鏡子自我檢查口腔,包含嘴唇、舌頭,觀察口腔黏膜變化及疼痛情況,每天早、晚至少仔細檢查2 次。同時,兩組病人均在放療首日開始口服維生素B2(廠家: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號H32024515),每次2 片,每天3 次,口腔護理和服藥時間持續至放療結束。
1.2.1.1 對照組 于放療首日開始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廠家:江蘇晨牌邦德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號H20058018)進行含漱。含漱方法:充分鼓腮并用舌不斷攪動,與吸吮動作反復交替進行,含漱3~5 min 后吐掉,每天4 次,分別于三餐進食后溫水漱口,再用復方氯己定含漱,睡前洗漱后含漱。
1.2.1.2 觀察組 放療首日開始使用食用小蘇打(廠家:京山吉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sc20142082100014)聯合食用鹽(廠家: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含漱。泡制方法:將12.5 g 小蘇打粉、6.25 g 食用鹽加入500 mL 煮沸后的水中泡制,充分溶解后待涼。病人含入適量的漱口液,充分鼓腮并用舌不斷攪動,與吸吮動作反復交替進行,含漱3~5 min 后吐出,每天4 次,分別于三餐進食后用溫水漱口,再用泡制好的漱口液含漱,睡前洗漱后含漱。
1.2.2 療效評價 干預期間,兩組病人均不可使用其他預防口腔黏膜炎的藥物,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由1 名主管護師每天09:00 觀察兩組病人的口腔黏膜變化情況及疼痛情況,傾聽病人主訴,及時記錄,持續觀察至放療結束。觀察并比較兩組病人首次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時間、不同程度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放療后口腔黏膜反應1~4 級分級標準進行評價。Ⅰ級:口腔黏膜充血、水腫、輕度疼痛;Ⅱ級:口腔黏膜充血、水腫、點狀潰瘍;Ⅲ級:口腔黏膜充血、水腫、片狀潰瘍,上覆白膜,疼痛加劇并影響進食;Ⅳ級:口腔黏膜大面積潰瘍、劇痛,張口困難并不能進食,需腸外營養或經腸營養支持。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t檢驗、Kruskal‐Wallis單因素ANOVA 對各組數據進行比較,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出現口腔黏膜炎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出現口腔黏膜炎時間比較 單位:d
2.2 兩組病人不同時間口腔黏膜反應程度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不同時間口腔黏膜反應程度比較 單位:例
鼻咽癌放療病人在放療過程中,因放射性電離子輻射導致唾液腺受損,唾液分泌減少,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損傷,臨床表現為口腔及咽部充血、水腫,出現彌漫性潰瘍,往往誘發細菌和病毒感染,導致病人口腔疼痛、食不下咽,口腔干燥等,影響病人進食和睡眠,使病人生活質量大大降低。隨著放射劑量增加,癥狀加重,劇烈的口腔黏膜反應可發展為營養缺乏、抵抗力下降,嚴重者因此導致放療中斷[3]。然而,口腔衛生不到位使食物殘存,大量酸性物質的產生,加上唾液分泌減少,將會導致口腔內pH 值顯著下降,口腔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使細菌霉菌的生長幾率增高,從而引起口腔感染[4]。口腔護理在放射性口腔炎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放療前1 周實行健康教育,教導病人每天做好口腔自我照護,學會口腔自我檢查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能引起病人自我重視,也可提高依從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生 率[5‐8]。
臨床上對于放射性口腔炎多采用復方氯己定等漱口液反復漱口并配以維生素B2口服,雖有一定的效果,但口腔疼痛、充血、潰瘍愈合時間等癥狀改善進程慢,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潰瘍愈合較慢[9]。本研究采用小蘇打聯合食用鹽及口服維生素B2的方式預防放射性口腔炎,是因為小蘇打是一種弱堿性物質,性質穩定,易溶于水,無毒副作用,對口腔無刺激,是很好的清潔劑,其溶液能夠在口腔中中和酸性物質,能有效抑制細菌滋生,有益于口腔生態系統的平衡[10‐11]。嚴敬華等[12‐13]研究表明,小蘇打能降低唾液的黏度,減少細菌滋生,并可將唾液中溶菌酶抗菌物質的生物活性激活,幫助口腔發揮雙重抗菌功能,有保護潰瘍面的作用,對治療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潰瘍)有非常好的效果。而食用鹽為日常調味品,在生活中可起到清潔口腔衛生、呵護咽喉的作用,其中含有氟、核黃素等微量元素,不僅能消炎殺菌,而且對黏膜有很好的修復作用[14];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對受損的黏膜上皮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有明顯的修復、再生功能[15]。故此將三者聯合使用,可有效保持口腔衛生,預防感染,對口腔黏膜炎及潰瘍也能起到治療作用,最終能有效延緩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時間及減輕口腔黏膜損傷的程度,促進口腔黏膜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