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冰
(遼寧省遼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三科,遼寧 遼陽 111000)
快速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過早搏動、心房撲動、室性心動過速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會對血液循環系統產生影響,進而誘發心功能不全,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1-2]。胺碘酮是臨床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但單獨用藥效果十分有限。美托洛爾對于降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收縮壓、心搏出量及竇性心律效果顯著[3]。基于此,本研究將胺碘酮與美托洛爾聯合應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旨在進一步觀察其對患者心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84 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藥物選用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治療+胺碘酮)與觀察組(常規治療+胺碘酮+美托洛爾),每組42 例。對照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齡43~78 歲,平均(63.76±6.81)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9 例,Ⅲ級15 例,Ⅳ級8 例;體重指數(BMI)20~31 kg/m2,平均(24.16±1.48)kg/m2;受教育年限5~20年,平均(13.76±2.83)年。觀察組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41~78 歲,平均(64.39±6.84)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8例,Ⅲ級17 例,Ⅳ級7 例;BMI 20~30 kg/m2,平均(24.09±1.52)kg/m2;受教育年限4~20 年,平均(13.91±2.87)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室性及室上性心動過速;②臨床資料完整者;③心室率>120 次/min。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系統或血液系統疾病者;②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⑤對試驗藥物過敏者;⑥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障礙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改善心功能、促進冠狀動脈循環等常規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聯合胺碘酮(山東方明藥業,國藥準字H20044923)治療,取3 mg/kg胺碘酮融入40 mL 濃度為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釋,緩慢靜脈滴注,滴注時間15~30 min。滴注完成后以1 mg/min的速度靜脈泵注胺碘酮,持續輸入6 h 后,泵注速度改為0.5 mg/min,單日總藥量需控制在2 200 mg 之內,當患者心室率達到正常水平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維持適量胺碘酮注射即可。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美托洛爾(陜西博森生物制藥,國藥準字H20058056)治療,用藥方法:胺碘酮靜脈滴注結束后30 min 取5 mg 美托洛爾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靜脈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0.5~1 mg/min,若心律情況無明顯改善則于5 min后再次靜脈滴注美托洛爾5 mg,方法同上,單日總藥量控制在15 mg以內。兩組均治療3 d。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中相關診斷標準,治療3 d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轉變為竇性心律為顯效;治療3 d后患者心率水平降低20%以上,同時心室率下降至100 次/min 以下為有效;治療3 d 后患者心率、心室率無明顯變化,甚至病情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治療前與治療3 d后,通過超聲心電圖對兩組心功能進行測定,包括心輸出量(CO)、二尖瓣血流頻譜(E/A)、左心室射血分數(EF)。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低血壓、心動過緩、一過性心電圖惡化)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心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CO、E/A、EF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心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中發生低血壓1 例,心動過緩2 例,一過性心電圖惡化3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29%(6/42);對照組中發生低血壓1 例,心動過緩1 例,一過性心電圖惡化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52%(4/4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54,P=0.500)。
快速心律失常多發于存在器質性疾病或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可導致患者心臟器官出現血量降低情況,嚴重者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心室衰竭,甚至猝死。因此,積極尋找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顯得尤為重要。臨床研究提示,及時控制患者心室率對維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動力學、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5]。
胺碘酮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可對組胺、溶酶體酶、神經細胞遞質的合成與釋放產生調節作用,從而有效調節房室結及竇房結的起搏與傳導,還可對心肌及平滑肌收縮產生促進作用,從而控制動靜脈血管及外周血管的收縮;此外,胺碘酮還具有輕度非競爭性的α 及β 腎上腺素受體阻滯作用,進一步增強平滑肌血管及心肌血管收縮,全面改善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不全及心排出量不足癥狀[6-7]。但單獨用藥治療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且治療后,觀察組CO、E/A、EF 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胺碘酮與美托洛爾協同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心功能。分析其原因,美托洛爾屬Ⅱ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可對心肌細胞β1 受體產生選擇性阻斷作用,降低心率傳導速度,進而降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肌氧消耗量。美托洛爾雖然不能直接產生抗快速心律失常作用,但可有效抑制交感神經興奮,促使心肌自律性增強,從而大幅度降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猝死發生風險,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效果[8-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胺碘酮與美托洛爾協同治療不增加不良反應,可確保治療安全性。張文艷等[10]研究表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與美托洛爾聯合治療,可發揮藥物間協同作用,有效避免單一用藥存在的不足,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胺碘酮與美托洛爾協同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心功能,促使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