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李萍,李利瓊,胡謝
(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院超聲影像科,四川 樂山 614000)
絕經后陰道出血為女性常見癥狀,出血多來自子宮,少數病變位于陰道、卵巢、宮頸等部位,影響患者健康。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息肉、增生或萎縮性內膜是造成絕經后陰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分段診斷性刮宮是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常用方法,可有效診斷疾病病理特征,但可能出現漏診,影響患者治療[1]。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診斷婦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較高的敏感度、準確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顯示彩色血流信號,血流速度越高,彩色亮度越強。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監測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子宮動脈血流,探究對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疑似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為觀察組,年齡51~73歲,平均(62.13±4.82)歲;絕經時間1~18 年,平均(9.43±3.76)年。選取同期62 名絕經后健康體檢女性為對照組,年齡50~74 歲,平均(61.89±1.70)歲;絕經時間1~19 年,平均(9.74±3.89)年。排除激素治療史、心腦血管病史患者。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診斷方法 選用荷蘭飛利浦GEE8 高端便攜式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儀,腹部探頭3~5 MHz,陰道探頭5~7 MHz。取膀胱截石位,碘伏消毒外因,用無菌避孕套套在探頭上,涂抹耦合劑,先常規經腹超聲掃描觀察子宮、陰道、卵巢等部位形態、回聲。再行陰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掃描,記錄連續3個以上相同周期頻譜,測量子宮動脈、放射動脈、弓狀動脈的舒張期末流速(EDV)、收縮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子宮動脈:宮頸外口兩側;放射動脈:子宮肌壁中部;弓狀動脈:子宮肌壁外1/3處。由1名經驗豐富的超聲醫師完成。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EDV、PSV、RI、PI;②記錄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動脈血流;③對比常規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診斷效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EDV、PSV、RI、PI比較 觀察組病理檢出絕經后陰道出血51例,包括內膜炎12例,內膜癌9例,內膜息肉7例,增生性內膜7 例,萎縮性內膜5 例,其他11 例。觀察組EDV、PSV高于對照組,RI、PI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EDV、PSV、RI、PI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DV,PSV,RI,PI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EDV、PSV、RI、PI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DV,PSV,RI,PI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對照組同位置比較,aP<0.05
?
2.2 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動脈血流 觀察組子宮內膜癌的內膜厚度較高,萎縮性內膜厚度較低,內膜癌的RI 值較低,未能顯示萎縮性內膜的RI值,見表2。
表2 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動脈血流(±s)Table 2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arterial blood flow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

表2 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動脈血流(±s)Table 2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arterial blood flow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
?
2.3 診斷效能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靈敏度96.08%、準確率91.94%高于常規超聲的80.39%、77.42%(P<0.05),特異度為72.73%,與常規超聲的63.64%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常規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診斷效能比較(n=62)Table 3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efficacy between conventionalultrasound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diagnosing postmenopausal vaginal bleeding(n=62)
絕經后婦女卵巢功能開始減退,雌激素分泌、子宮血流減少,無法支持子宮內膜生長,子宮內膜開始萎縮、變薄,隨停經時間延長,萎縮程度逐漸加重,上皮菲薄,抵抗力降低,病原體侵襲引發感染,造成局部出血[2-3]。同時子宮內膜萎縮,局部血管硬化導致動、靜脈破裂,也是絕經后陰道出血的重要原因。絕經后婦女雖雌激素低下,但雌激素存在腺外轉化,導致機體雌酮升高,內膜過度增生或出現癌變,引起出血[4]。子宮內膜炎也是引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盡早診斷、治療絕經后陰道出血,防止疾病惡化。
臨床常采用分段診斷性刮宮檢查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原因,但可能遺漏部分內膜病變,從而不利于及時有效的治療。超聲是診斷婦科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無創、無輻射、可多次重復、顯示內部形態等特點,受到臨床廣泛歡迎。由于子宮內膜可隨月經周期變化,超聲表現為內膜回聲及厚度變化,對絕經后婦女,超聲顯示其子宮內膜出現變薄、萎縮[5-6]。而子宮內膜過度萎縮,導致腺體腺管變細,腺管口阻塞,形成囊腫,囊腫破裂會引起出血。常規超聲雖可檢測子宮內膜厚度,通過子宮內膜厚度、回聲分析患者出血原因,但診斷準確率不高[7]。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通過彩色血流信號反映血液流動情況,可有效檢出病灶,明確病因[8]。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檢測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可顯示病灶動脈血流速度、RI、PI。RI 可反映子宮內膜血流阻力、內膜灌注情況,PI 升高多見于動脈硬化患者[9]。朱利飛等[10]研究發現,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有效鑒別絕經后陰道流血患者病變的良惡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EDV、PSV高于對照組,RI、PI 低于對照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靈敏度96.08%、準確率91.94%高于常規超聲的80.39%、77.42%(P<0.05),提示彩色多普勒超聲監測子宮動脈血流可有效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除常規觀察子宮內膜形態、厚度外,通過分析子宮內膜血流頻譜,提高診斷效能。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子宮內膜癌的內膜厚度較高,萎縮性內膜的內膜厚度較低,內膜癌的RI值較低,說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可反映不同病變的子宮內膜厚度及動脈血流差異,有助于疾病診斷。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監測子宮動脈血流可有效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除常規觀察子宮內膜形態、厚度外,通過分析子宮內膜血流頻譜,反映不同病變的子宮內膜厚度及動脈血流差異,有助于疾病診斷,適合作為一種診斷性刮宮前的篩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