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月秀
(贛州市人民醫院傷口護理門診,江西 贛州 341000)
真皮層主要是指皮膚三層中的一層,其主要介于表層以及皮下組織之間[1]。臨床研究表明[2]:正常來講皮膚分為三層,主要包含角質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層,患者的真皮層中主要包含豐富的神經和血管,如果造成真皮層損傷就會造成出血,如果只是造成皮膚的單純性擦傷,則未對皮膚的真皮層造成傷害,如果出現皮膚裂開的現象則傷及到真皮層[3]。水膠體敷料是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治療常用的方法,但是這一方法對患者換藥時間、愈合時間及對患者疼痛程度效果不佳,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屬于臨床上較為先進的治療方法,能改善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的換藥次數以及愈合時間,幫助患者更好的防止凹陷性瘢痕、色素沉著的發生,但目前對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的相關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與水膠體敷料在急性真皮層創傷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 例。對照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25~58 歲,平均(41.49±5.77)歲;體重指數20~25 kg/m2,平均(23.12±0.74)kg/m2。觀察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26~60 歲,平均(43.11±5.82)歲;體重指數21~25 kg/m2,平均(23.66±0.79)kg/m2。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診斷急性真皮層創傷[4];②患者無精神類疾病,意識清晰,能與醫護人員進行交流;③家屬及患者依從性較好。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糖尿病或腎臟類疾病;②全身出現明顯感染;③患者入院前通過其他藥物方法進行治療。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水膠體敷料(浙江隆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方法進行治療,在超出傷口2~3 mm的范圍內進行覆蓋敷料,通過貼敷的方法,更換的標準為滲液超出輔料的范圍。
觀察組采用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惠州華陽器械有限公司)進行治療,將其裁剪成超出傷口2~3 mm 的范圍敷料,在創面上直接貼敷,因敷料具有自粘性,會自行粘接不需要采用膠布進行另外的固定。更換的標準為滲液不超過敷料的邊緣,直到整個創面的傷口愈合。
1.4 觀察指標 ①換藥次數、愈合時間:記錄比較兩組患者換藥次數及愈合時間。創面愈合時間是指創面完全呈現干燥的狀態并且上皮化的天數。②創面療效(凹陷性瘢痕、色素沉著):對患者治療后出現的凹陷性瘢痕、色素沉著等問題進行記錄。③感染情況:陽性為創面有膿腫分泌物出現,紅腫熱痛的炎性反應在創緣出現,其他狀況則為陰性。④疼痛評分:利用Wong-Baker面部表情評分法進行疼痛程度評分:其中0分為疼痛,1分為稍有疼痛,2分為出現明顯疼痛,3分為疼痛不能夠忍受,通過同一位醫師進行面部表情疼痛程度的判定,并且給予相應的分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換藥次數、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P<0.05),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換藥次數、愈合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換藥次數、愈合時間比較(±s)
?
2.2 兩組患者創面療效、感染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凹陷性瘢痕、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出現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創面療效、感染情況發生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第2天、第7天換藥疼痛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第2 天、第7 天換藥疼痛情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第2天、第7天換藥疼痛情況比較(±s,分)

表3 兩組第2天、第7天換藥疼痛情況比較(±s,分)
?
研究發現,對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更能夠維持傷口的濕性環境,幫助傷口更好愈合,尤其對于一些外傷等造成的創口,使用濕性的敷料后對皮膚組織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縮短愈合時間[5-6]。在愈合的過程中通過濕性敷料的方法能夠幫助傷口保持相應的低氧環境,對細胞和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保持作用,還能夠促進纖維細胞生長,能夠給傷口提供更加適合愈合環境,使傷口的愈合過程不受干擾[7-8]。因此,加強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的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治療有助于患者傷口更好的愈合,減輕患者痛苦,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近年來,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在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治療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P<0.05),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改善患者的換藥次數以及愈合時間,提高幫助患者傷口更快愈合。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是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中常用的干預方法,該方法基于一定的科學理論基礎,遵循循證醫學治療方法,在診療基礎上結合每一位患者情況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實現不良反應的預防,幫助患者生理、心理功能恢復。臨床研究表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能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現有的醫學研究成果,執行相應的治療指導,幫助患者盡快的恢復健康。本研究中,觀察組出現凹陷性瘢痕、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能改善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療。臨床研究表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在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治療中能夠幫助患者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不良反應的發生會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第2天、第7天換藥疼痛情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在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護理中能夠減輕患者換藥時的疼痛現象,使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降低疼痛發生率。臨床研究表明,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在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治療中能降低患者疼痛發生率,幫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療[9-10]。如果已經傷害到患者真皮層的皮膚組織,傷口出現的滲液非常多,導致傷口愈合時間延長,采用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的方法能夠幫助傷口更好的愈合,減少換藥出現疼痛的感覺。
綜上所述,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能改善急性真皮層創傷患者的換藥次數以及愈合時間,幫助患者更好的防止凹陷性瘢痕、色素沉著的發生,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疼痛評分、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