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玲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空軍醫院眼科,遼寧 沈陽 110042)
干眼癥是指機體淚液由于多種原因引起質或量產生異常,使淚液在結囊膜分布不均,淚膜穩定性下降,從而引起眼球不適感和表面組織病變等一類疾病,可分為淚液生成部分不足型及蒸發過強型兩類,前者是由于淚腺疾病或功能不強致病,后者則是淚液分泌量正常但蒸發過強起病[1]。患者常出現眼睛干澀、異物感、發熱灼燒感、眼部易疲勞等癥狀,病程較重者會產生眼部紅腫、角質化等現象,病程遷延可引起眼角結膜病變,對患者的視力及眼部健康造成嚴重威脅[2]。角膜染色檢查是眼科常用的檢查角膜損害的方法之一,通過將不同顏色的藥液滴于眼部結膜囊內,觀察角膜著色與否,可了解角膜有無上皮缺損、潰瘍及痿管等現象產生,著色即為陽性反應,有助于精確判斷眼部疾病對角膜的損傷程度,指導用藥及療效觀察[3]。使用含淚液成分的藥物進行代替性治療是臨床常用治療干眼癥的手段,普拉洛芬可針對外眼及眼前節炎癥進行對癥治療,有效緩解患者眼部不適感[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干眼癥患者接受普拉洛芬治療后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發生率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 例干眼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男47例,女53例;年齡27~55歲,平均年齡(39.32±8.11)歲;淚液分泌量5~9 mm,平均分泌量(7.20±1.14)mm。觀察組男49例,女51例;年齡28~57歲,平均年齡(41.17±7.84)歲;淚液分泌量5~10 mm,平均分泌量(7.54±1.51)mm。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表現為眼疲勞、疼痛、眼腫脹感、干澀、異物感及畏光等;②經淚液分泌實驗、干眼儀檢查、活檢及印跡細胞學檢查等確診為干眼癥。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成分有過敏史者;②其他眼部疾病引起的視力疲勞、干澀等;③嚴重心腎功能不全者;④血液系統異常者。
1.3 方法 對照組選取玻璃酸鈉滴眼液[沈陽興齊眼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32,規格:0.1%(0.4 mL∶0.4 mg)]滴眼治療,每次1滴,每天5~6次,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增減。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Fukusaki Plant,批準文號H20130682,規格:5 mL∶5 mg)滴眼治療,每天1~2滴,每天4次,患者根據癥狀可適當增減次數。兩組均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7 d后淚膜破裂時間、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發生率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①在裂隙燈顯微鏡下測量患者淚膜破裂時間,結膜囊內滴入1滴濃度為0.125%熒光素溶液,囑患者眨眼數次,保持睜眼狀態并向前平視,通過濾光片以光線回掃患者視角膜,從患者睜眼時開始計時,直到產生黑斑淚膜缺損時為止,記錄持續時間;②用1%~2%濃度的熒光素鈉滴于結膜囊內,保持1~2 min后進行觀察,若出現黃綠著色,即為角膜上皮缺損陽性反應;③記錄兩組患者瘙癢、眼部刺激及眼瞼皮膚炎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淚膜破裂時間比較 觀察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發生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淚膜破裂時間比較(±s,s)

表1 兩組患者淚膜破裂時間比較(±s,s)
?

表2 兩組患者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發生率比較[n(%)]
2.3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干眼癥又稱角結膜干燥癥,是一種結膜角膜不能濕潤的炎癥性反應,患者一般表現為眼睛干澀、異物感、疼痛,眼球結膜擴張、結膜失去原有光澤,有時在其下穹隆處可見黃色黏絲狀分泌物。干眼癥的致病因素較多,部分患者可能因先天因素起病,最常見的因素則是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淚腺受損或炎癥導致淚液分泌不足、免疫系統疾病、甲狀腺疾病等,精神科藥物、血壓藥物及不當使用眼藥水同樣對干眼癥有一定的誘導作用。患者患病早期會輕度影響視力,隨著病情遷延,可出現絲狀角膜炎,癥狀逐漸加重至難以忍耐程度;晚期則可能出現角膜變薄、潰瘍及穿孔,偶發細菌感染,嚴重影響患者視力[5-7]。臨床常用治療干眼癥的藥物為人工淚液,是模仿人體淚液成分制作而成的替代品,可有效緩解癥狀,但大多數品種的人工淚液需防止微生物污染,均添加不同劑量防腐劑,經常使用會對角膜產生一定不良反應。因此,使用更為安全有效的藥物替代人工淚液對干眼癥的臨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普拉洛芬是一種含有三環結構的丙酸類化合物,屬于非甾體抗炎藥物,具有顯著的鎮痛、消炎、解熱及抗風濕作用;其眼藥水制劑可有效緩解干眼癥患者癥狀,對癥治療[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普拉洛芬對干眼癥患者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有積極影響。分析其原因可知,玻璃酸鈉是廣泛存在于機體中的生理活性物質,分子間內可保存數量較多的水分子,因而具有優異保水性,可有效阻止眼部水分丟失,維持淚膜穩定,延長淚膜破裂時間;同時玻璃酸鈉可與眼部組織中的纖維連接蛋白進行結合,促進上皮細胞間的連接和伸展,緩解眼部上皮細胞損傷,恢復角膜的正常功能及形態,降低干眼癥患者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發生率[9]。而普拉洛芬可與玻璃酸鈉滴眼液發揮協同作用,改善患者眼部淚液分泌系統,增強治療效果;且其作用于機體可抑制體內環氧化酶的活性,減少炎性介質前列腺素的生物性合成,降低炎癥反應過程中中性粒細胞及其他炎癥介質含量,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聚集,減少緩激肽生成,從而發揮消炎作用,緩解患者眼部炎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同時非甾體抗炎藥物僅有消炎作用,不屬于抗生素類藥品,患者抗藥性低,用藥安全有效[10]。
綜上所述,普拉洛芬可有效延長干眼癥患者淚膜破裂時間,降低角膜熒光染色陽性反應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