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芝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人際關系對初中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學階段是學生性格發(fā)展與形成的重要時期,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直接影響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而且會直接影響國家的人才隊伍質(zhì)量。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掌握溝通的藝術,正確地對待同學之間的競爭,學會與老師進行溝通,學會處理與家長的關系,從而改善和提高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及質(zhì)量。
[關鍵詞]中學生;人際交往;老師;溝通
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都是在人際交流中實現(xiàn)的,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技巧不僅是當代素質(zhì)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人際溝通是初中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該如何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呢?
一、學習溝通的藝術
溝通是一門藝術,通俗地說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交流。第一,是要教導學生學會與心胸狹窄的人交往。在與這類人打交道的時候,要“大度”,對于溝通交流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給予一定的理解,多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另一方面要做到“寬容”,適當退后一步,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寬容”是指我們應該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基礎上對他人做出適當?shù)淖尣剑皇窃跊]有任何原則的情況下縱容他人的錯誤。第二,學生要學會同性格孤僻的人交往,在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要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與他們溝通,并注意選擇適當?shù)脑掝},讓交流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第三,指導學生學會和犯過錯誤的人交往以及和落后的人交往。首先,我們應該關心幫助落后和犯錯的學生,讓他們了解自己落后或犯錯的原因,幫助他們糾正錯誤,趕上其他同學。其次,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克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一些困難,讓這些學生感受到我們真誠的態(tài)度,在得到他們信任的基礎上幫助他們點燃自尊的火苗。
二、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競爭
在初中的學習生活中充滿了競爭,比如學習成績、體育比賽、勞動比賽,甚至課外愛好中都存在著競爭。當然,在這么多的競爭中,在學生的心目中最常見、最“殘酷”的就是學習上的競爭。通過之前的觀察調(diào)研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產(chǎn)生的競爭應該得到適當?shù)目刂啤H绻偁幍玫竭m當?shù)目刂疲敲锤偁帉龠M學生的學習。但是,如果沒有調(diào)控好學生之間的競爭,導致學生過度重視,不僅會損害班級的集體精神,而且會損害集體道德。那么,中學生該如何應對競爭,既能收到競爭的良好效果,又能避免競爭可能帶來的心理傷害呢?
(一)通過競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在競爭的條件下,人對自尊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會更加強烈,所以對競爭活動會有更強烈的興趣,對困難的克服會更堅定,對獲勝的信念會更堅定。教師應引導中學生主觀認識這些問題,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競爭心態(tài)。
(二)找到適合學生自己的目標
比賽的目標應該是分層和多樣化的。學生應該多參加自己擅長的領域,而不是毫無原則地只爭第一,否則他們必然會頻繁遭受挫折和失敗,這很容易導致挫敗感、失敗感和自卑感,所以,這需要教師來幫助學生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實現(xiàn)的,需要他們努力,但也不是遙不可及的。
(三)學會和自己競爭
一個人過去和現(xiàn)在不一樣,未來也不會和現(xiàn)在相同。因此,中學生應該學會縱向比較,看看自己取得了什么進步,又能取得什么樣的進步。自己在哪些方面落后了,要如何進行調(diào)整,這也是一種競爭,這將幫助中學生以正確的方式看待競爭。
(四)采取合作的態(tài)度進行競爭
在當今社會這個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氛圍中,合作和共贏已經(jīng)逐漸成為普遍認識。教師應引導初中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競爭與合作,這樣不僅使學生贏得了競爭的權利和力量,而且也避免了學生之間相互嫉妒、輕視和敵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團隊精神。
三、學會與老師交流
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與哪位老師的關系越和諧,就會越喜歡哪個老師的課程,這門學科的分數(shù)就越高;如果學生和某一個老師關系不好,也會影響到這門課的學習。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所以與老師的交流較多。那么,如何與老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呢?
(一)尊重老師
老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學生在課堂上和生活中要對老師有尊重的態(tài)度,見面要禮貌地打招呼,理解老師的辛苦和用心,同時,尊師重道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二)保持好奇心,樂于接受建議
老師無論從年齡、知識還是經(jīng)驗,水平肯定都高于學生。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鼓勵學生虛心向老師請教,這不僅會增強、增加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使師生之間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不知不覺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學會處理與父母的關系
父母的殷切期望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愛,更是一種激勵孩子積極進取的驅(qū)動力,是堅強的精神支撐,更是孩子在思想上的巨大壓力和心理上的一種沉重負擔。學生要學會如何正確面對父母的希望,并能夠充分地理解自己的父母,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認識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是真實而深刻的。
(一)學會體諒和理解
學生要體諒和理解父母,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和寬容。要給父母了解自己的機會,并且要主動了解父母。父母總說孩子任性,孩子總是覺得父母很少考慮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所以,學生應該主動與父母溝通和交流,經(jīng)常跟父母談談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和父母談談自己的心聲,讓父母了解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并且通過交流也能更加理解父母的用心。
(二)主動照顧父母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父母也需要孩子的關心,如果孩子能主動關心、體諒父母,這體現(xiàn)了學生的成熟和理解,反過來,父母也會尊重和理解孩子。
(三)冷靜面對父母的高期望
父母對子女都給予了很高的期待,但當孩子不能達到理想的成績時,有些孩子會被父母批評。有些孩子會因此對批評感到麻木,與此同時,這也是缺乏自尊的一種表現(xiàn),不管別人怎么批評他們,他們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面對這種情況,孩子首先應該知道他們的父母愛他們;其次,應該學會冷靜地思考應該如何面對父母的高期望;再次,要調(diào)整心態(tài),用理智的心態(tài)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最后,要主動和父母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請家長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多監(jiān)督,相信家長一定會理解的。
雖然社會需要杰出的人才,但更重要的問題是需要團隊合作和溝通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每個成員的知識儲備內(nèi)容,還取決于團隊中每位成員的人際溝通能力。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整個團隊的實力。因此,人際交往能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學時期是一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人際交往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教育工作者在中學階段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不斷增強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綜合能力,為我們黨和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磊.高中生禮儀教育的新方向[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6).
[2]滑志國.對農(nóng)村中學生人際關系的一點思考[J].學周刊,2013,(33).
[3]朱孔洋.人生必修課: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教學,2014,(20).
[4]章衛(wèi)東.進行班級人性化管理的思考和探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04).
[5]朱孔洋.人生必修課: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教學,2014,(20).
[6]張林娥.差異化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開展[J].科普童話,2019,(47).
[7]清慕.積極溝通,幫你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J].青春期健康,2009,(08).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