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明 洪詩藝



摘要:消防訓練塔是消防基層站必備的訓練設施,主要用于消防員登高攀爬、繩索應用、人員救助等訓練。基層消防隊伍目前使用的訓練塔設計時間早、功能簡單、實戰效果不明顯。隨著時代發展,城市的建筑形式和內部功能更加豐富多樣,消防訓練塔的設計已經遠遠落后,難以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需求。文章根據消防站轄區實際情況和滅火救援處置對象特點,探討對訓練塔進行個性化設計和多功能實現的方案,從而全面提升消防隊伍戰斗力。
關鍵詞:訓練塔;實戰;個性化
訓練塔是消防隊伍常用的訓練設施,訓練塔的功能設計直接影響消防隊伍遂行作戰的能力強弱,文章從訓練塔現狀出發,從安全、實用、集約的角度出發,提出消防訓練塔的改進方案,豐富指戰員訓練科目,幫助指戰員積累作戰經驗,從而提升隊伍戰斗力[1]。
1? 訓練塔現狀
目前,基層消防站大多使用六層雙窗式鋼混結構訓練塔,具有占地面積小、建造成本較低、設計方案成熟等優點。該設計方案約出現在1980年,目前的應用設計千篇一律,存在功能單一、脫離消防日常作業實際、模擬程度低等缺點,傳統的塔上訓練科目與目前消防隊伍“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要求不匹配。結合近年消防員作戰傷亡事故,指戰員缺乏觸電、墜落物、爆炸、轟然、復雜搜救路線、煙氣中毒等實景化訓練,導致指戰員在救援現場作業時缺乏類似實戰經驗,基本依靠理論知識處置相關事故,一些類似的傷亡不斷重復發生,如2012年江蘇蘇州達運精密公司火災、2012年北京央視新址文化中心火災、2014年吉林白山地下倉庫火災、2016年浙江義烏嘉博朗毯業廠房火災等,均有指戰員因被大火圍困犧牲。因此緊貼轄區實際,模擬相關場景,對老式訓練塔進行功能完善,設計新式多功能訓練塔十分必要[2]。
2? 設計理念
2.1? 安全第一
訓練塔的設計應嚴格遵循“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筑結構的抗震、抗壓、荷載、風荷等性能指標要滿足消防需求,使用的鋼材、水泥、木材等材料要達到質量要求,電氣線路等應保證安全耐用,應考慮相關設施的耐火性能,保留和完善訓練塔的安全保護裝置,防止指戰員墜落、砸傷、刺傷等情況發生。
2.2? 注重實戰
訓練塔的設計應當從滅火救援實戰出發。在訓練塔中呈現指戰員最常見的對象特點,在安全的場景中處理最常見的危險事故,例如觸電、墜落物、爆炸、轟燃、復雜搜救路線、煙氣中毒等。增設障礙物進行搜救訓練,增設發煙發熱裝置模擬煙熱環境,增設熱成像攝像頭進行訓練效能評價。
2.3? 符合轄區特點
訓練塔設計應當符合轄區建筑特點。最大化模擬轄區典型建筑特點,區分高層、老式居民樓、農房、化工裝置等不同對象,予以針對性設計。以上海市為例,城區以高層建筑為主,可提升訓練塔高度;郊區以老式居民樓為主,可保留設計為六層;化工區以化工裝置為主,可將訓練塔設計為典型化工裝置。根據轄區實際設置防盜窗、晾衣架、電線等。
2.4? 功能集約
訓練塔設計應當滿足多種災情訓練需要。對訓練塔的裝備倉儲、晾曬水帶、落水管、深井救援等功能予以保留。滿足煙熱、真火、黑暗、燃氣泄漏、短路、防盜門破拆等多場景訓練,設置消防控制室、實景住宅、商超倉庫、人員聚集場所、地下車庫等多功能場景。
3? 新式訓練塔設計
3.1? 電氣管道訓練設施
綜合考慮抗震、抗壓、荷載等指標,著重強調電氣管道的設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模擬實戰。由于電氣管道線路故障是引發火災的重要成因,因此在訓練塔增設供電線路和燃氣管道,模擬市政居民用電線路和燃氣管道。電線管路采用預埋裸露的方式,要求電線電壓小于人體安全電壓,電流小于人體安全電流,便于指戰員了解建筑中電線走向,了解建筑斷電方法。燃氣管道模擬實際情況,設置室內外開關和儀表,便于指戰員了解燃氣使用原理,掌握關閥技術。主要訓練:帶電火災撲救、漏電檢測棒使用、燃氣泄漏處置、個人防護等技戰術。
3.2? 實景住宅訓練設施
2020年全國火災數據顯示,居民住宅火災死亡人數占比僅八成[3],從注重實戰的角度出發,應當在訓練塔中高層設置實景住宅訓練設施,按照轄區常見住宅布局進行設計,區分臥室、衛生間、廚房、客廳,如圖1。設置定制可更換防盜門、沙發、衣柜、床等,窗口根據轄區特點,加裝可更換防盜窗和晾衣架,安裝空調外機。左側模擬封閉式陽臺并加裝可更換玻璃。室內設置發煙發熱及溫控裝置,可在短時間實現房間內充煙并控制室內溫度。主要訓練:破拆防盜門窗、被困人員搜救、內攻滅火、防轟燃爆炸、防墜落物、登高搜救、燃氣泄露處置等技戰術。
3.3? 聚集場所訓練設施
以筆者所在轄區為例,人員密集場所眾多,商超、酒吧、劇場、電影院林立,根據轄區特點應當在訓練塔中層設置人員聚集場所訓練設施[4]。2008年,深圳市龍崗區舞王俱樂部火災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傷,2009年,福州市長樂拉丁酒吧火災造成15人死亡、22人受傷,因此本文以酒吧為例,進行實景模擬布局,區分吧臺、酒庫、卡座、舞臺、衛生間等,如圖2。設置定制座位、沙發、吧臺、酒柜等,設置發煙和發熱裝置。主要訓練:人員密集場所人員疏散、搜救路線選擇、內攻滅火、防墜落物、排煙、防中毒、防轟燃等技戰術。
3.4? 建筑消防設施模擬
訓練塔在設計上應當考慮到空地面積小、投資有限等因素,盡可能地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功能集約。從功能集約、利于實戰的角度出發,應當優先設置建筑消防設施,結構設計如圖3。消防控制室能夠有效地控制初期火災、疏散人員、防止煙霧擴散等[5]。可在訓練塔低層設置消防控制室,內部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防火卷簾、防排煙系統等,塔外設置水泵接合器等,有條件可設置消防電梯等,便于指戰員熟練掌握建筑消防設施操作方法,主要訓練:火點位置確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開關、防排煙系統開關、消防廣播使用、防火卷簾開關、消防電梯使用等。
4? 實戰化應用
改進后的訓練塔,保留了原有的登高釋放水帶、繩索訓練、爬梯、攀爬落水管、晾曬水帶等功能,還能進行消防隊伍實景化模擬訓練,達到技戰術訓練的目的,下面就訓練塔實戰化應用進行探討。
4.1? 體技能基礎訓練
消防員需要良好的體能素質和技能儲備,體能素質包括耐力、速度、反應能力等,可在訓練塔進行攀樓、踩頻率、攀爬繩索等訓練;技能儲備包括攀登拉梯、繩索固定、登高釋放水帶、破拆防盜門、舉高車操作等。熟練掌握使用漏電檢測棒、熱成像儀、空氣呼吸器、救援繩包、無齒鋸、破窗器、可燃氣體檢測儀等裝備。
4.2? 消防技術操作
技術操作主要圍繞消防設施進行,幫助指戰員熟練掌握家用電氣線路開關、固定消防設施啟用、破拆排煙技巧等。開展的訓練科目包括:燃氣管道進戶閥門開關、自動滅火系統啟用、消防廣播使用、消防電梯使用、防轟燃、內攻搜救被困人員、破拆防盜窗、尋找著火點、使用墻式消火栓出水、水泵接合器使用、防排煙等。可檢驗指戰員消防設施操作使用能力。
4.3? 煙熱環境搜救
在實景住宅或者聚集場所模擬煙熱環境,幫助指戰員直觀感受火場情況,進行耐熱性訓練,直觀感受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效,鍛煉指戰員第一時間發現著火點、合理安排搜救線路、在濃煙場景下疏散人員的能力。模擬指戰員被困場景,讓指戰員直觀感受火場被困的心理狀態,學會冷靜處理各種突發情況,鍛煉高超的心理素質。
4.4? 協同戰術運用
利用訓練塔開展合成戰術訓練,開展隊戰間、車輛間協同作戰訓練,安排堵截、突破、夾擊、破拆、排煙等科目,提升泡沫水罐車、舉高車、照明車、搶險車等消防車輛的協同作戰能力。通過戰術層面的反復訓練,綜合檢驗指戰員的裝備操作能力、安全避險能力、協同作戰能力。形成訓練記憶,固化處置經驗,從而提高指戰員裝備操作能力、安全行動意識和指揮能力。
5? 結語
近年來,指戰員作戰傷亡頻發,直接原因為爆炸、觸電、倒塌、中毒、窒息、迷失方向等,深層次的原因是指戰員缺乏相關的訓練,對爆炸、觸電、中毒、迷失方向等缺乏直觀的感受、應有的警覺和處置的經驗,單純依靠理論難以安全有效處置此類事故。對標消防救援隊伍職能定位,將老式訓練塔改造成新式多功能訓練塔,在保留原有訓練項目基礎上,能夠模擬實戰場景、拓展訓練功能、積累處置經驗,改變執勤中隊訓練設施落后的現狀,適應新時代消防隊伍“全災種,大應急”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曉龍,宋嘉鵬,王博,等.多功能集約組合式應急訓練塔[J].農村電氣化,2018(02):2.
[2]宋洪峰,金玉祥.淺析將老式訓練塔改造成多功能綜合訓練塔[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2(03):2.
[3]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2020年全國火災及接處警情況[EB/OL].http://www.cnr.cn/gsgb/2015yw/20210122/t20210122_525397446.shtml,2021-01-22.
[4]王軍,殷錚.火災模擬綜合訓練塔的消防設計[J].天津消防,2002(09):2.
[5]丁顯孔.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作戰力量部署中的應用[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9(05):4.
Abstract:The fire training tower is a necessary training facility for grassroots fire and rescue stations. It is mainly used for training of firefighters in climbing, rope application, and personnel rescue. The training tower currently used by the fire and rescue teams has an early design, simple function, and no obvious actual combat eff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internal functions of citi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diverse,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re training tower has fallen far behin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 Comprehensive Disaster and Coordinated Emergency ".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ire and rescue sta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bject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dividuation design and multi-functional realization of the training tower,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fire and rescue teams.
Keywords:training tower; actual combat; individ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