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宇 秦海泉 周玉坤

摘要:目的:探討人工髖關節置換與內固定治療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方法 收集我院神經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共計80例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內固定組40例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40例。比較內固定組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前Evans 骨折分型以及手術時間、術中流血量及臥床時間。結果 ? 內固定組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前Evans ⅢA、Evans ⅢB、Evans Ⅳ型、EvansⅤ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內固定組手術時間及術中流血量明顯少于人工髖關節置換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后臥床時間明顯短于內固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我們認為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雖然手術時間、術中流血量較內固定法長,但術后臥床時間更短。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內固定 ;股骨粗隆間骨折
傳統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但患者臥床時間長,并發癥較多,因此多采用手術治療。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比較人工髖關節置換與內固定治療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收集我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共計80例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內固定組40例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40例。內固定組平均年齡(76.2±23.8)歲,其中男性28人,女性12人;人工髖關節置換組平均年齡(75.8±26.5)歲,其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2組人員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入選標準 ?(1)就診時臨床資料、治療經過完整。(2)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骨學分會關于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診斷與鑒別診斷。(3)每個研究對象能配合護理人員,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3 排除指標:(1)入院時生命體征不平穩的患者。(2)入院有各種急性、慢性感染,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期婦女、妊娠期婦女、藥物有過敏、惡性心律失常者。
1.4 ?治療方法 (1)入院后評價患者病情,如關節活動范圍、心肺功能、營養、及慢性疾病等。(2)行骨盆正位片及髖關節正側位片.(3)完善凝血功能、血常規、備血、心電圖、胸片等。(4)根據術前檢查結果,對手術風險評分,決定手術最佳時間。給以與預防性抗生素。
1.5 ?手術方法
1.5.1 ?內固定組 ?內固定組采取股骨大轉子外側切口及或者轉子上切口,將骨折復位及內固定。
1.5.2 ?人工髖關節置換組 ?取側臥位,髖關節后外側切口。如為人工股骨頭置換,在小轉子上方截斷股骨頸取出股骨頭,重建股骨距,用鋼絲固定骨折塊,擴髓、沖洗髓腔,安放骨塞;充填骨水泥、置入股骨假體柄,待骨水泥凝固后,復位、止血、安放引流管。如全髖關節置換術,先髖臼銼至松質骨粗糙面并拭干,骨水泥面團期將其呈餅狀置入髖臼內,置入髖臼假體杯,頂壓固定,余手術同上。
1.6 評價標準 比較內固定組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前Evans 骨折分型以及手術時間、術中流血量及臥床時間。
1.7 統計分析方法 ?將資料錄入SPSS18.0軟件。所有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 )描述,兩組均數的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頻數描述,用χ2檢驗法。以P<0.05作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內固定組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前Evans 骨折分型比較 ?內固定組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前Evans ⅢA、Evans ⅢB、Evans Ⅳ型、EvansⅤ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內固定組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手術時間、術中流血量及住院時間比較 ?內固定組手術時間及術中流血量明顯少于人工髖關節置換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后臥床時間明顯短于內固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內固定組和人工髖關節置換組術前Evans ⅢA、Evans ⅢB、Evans Ⅳ型、EvansⅤ型以及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髖關節置換組因為在安置假體之前需要將骨折近端取出,擴髓、調和骨水泥,因此增加了手術時間。而內固定法隨著器械的改進,醫生技術的提高,手術時間極大的縮短[1]。
本次研究還發現髖關節置換組術中失血量大。研究指出老年患者在手術術前需要積極備血,老年人血管調節能力差,在麻醉作用下造成血管擴張,組織供氧不足,易使血壓下降乃至休克[2]。
此外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動,避免長期臥床的并發癥。研究發現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病人死亡因素主要是肺炎、褥瘡及心腦血管疾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優點為:盡早恢復患者的負重及行走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Lane JM,Riley EN,Wirganowicz PZ.Osteoporo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JBone Joint Surg AM,1996;78:618-632.
[2] Cronell CN Managemen of f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 osis Or thop Clin North Am, 1990,21:12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