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蘊茹
快速康復護理是當前結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有效融入的一種新型護理方式,與傳統護理方式的主要區別在于術前和術后進食進水的時間及麻醉術后體位的要求等方面,可以更好的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營養支持可以發揮營養學的實際原理,采取對應有效的飲食調整措施,增強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結合快速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戰勝病魔。現選取160 例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快速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對其術后恢復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80 例。參照組患者男45 例,女35 例;年齡51.32~78.36 歲,平均年齡(61.03±5.98)歲。研究組患者男41 例,女39 例;年齡52.09~76.39 歲,平均年齡(60.94±5.5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在手術前告知患者部分手術相關知識,避免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的不配合。術前3 d 只進行流食,手術前1 d 禁食,手術當天前4 h 禁水;手術前1 d 給予患者5%甘露醇3000 ml 進行腸道清洗,還需進行灌腸處理,保證腸道清潔度[2];在進行手術前需要放置胃管,至肛門排氣后拔出。術后早期患者需要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進行適當的活動。對患者進行常規全腸外營養,胃腸道功能恢復后可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減少腸外營養的提供,待胃腸功能完全恢復后可逐漸接受流質飲食。對于術后疼痛明顯的患者可給予鎮痛劑。
1.2.2 研究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快速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在手術前詳細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手術過程可能會出現的不良情況,同時給患者進行治療及護理方法的分析,提高患者對手術及護理的信心。醫護人員需與患者建立緊密的溝通交流,并且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變化,開展一系列的心理疏導。②術前禁食:患者需要在手術前禁食6 h,禁水2 h。術前晚口服液體碳水化合物600~800 ml,術前2~3 h口服400 ml液體碳水化合物,保持身體能量。③腸道準備:避免對患者進行全腸道消洗,在手術前一晚進行清潔灌腸,保證患者腸道的清潔程度。④術前腸內營養:術前3 d 開始要清淡飲食,術前6 h 禁食。⑤術前腸外營養:患者如口服不能滿足自身的營養需求,則需要補充其他腸外營養。⑥胃管放置:術前常規放置胃管,在術后麻醉清醒后立即拔除。⑦術后早期活動:麻醉清醒后即采取自動體位,術后第1 天協助翻身、活動肢體,早期鼓勵或協助患者在床上進行自主活動,術后第2 天即可開始床邊或下床活動。⑧術后腸外營養:術后24 h 內酌情給予腸外營養。⑨術后腸內營養:術后4 h 允許患者口服輔助營養品,以后逐日增加攝入量,24 h 后即可足量口服要素飲食。⑩疼痛護理:經術中硬膜外或靜脈途徑安置鎮痛泵,或定時增加止痛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恢復指標及并發癥發生率。術后恢復指標主要包括胃管留置時間、進食時間、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以及腸梗阻。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指標對比 研究組胃管留置時間(2.42±0.88)d 短于參照組的(4.01±1.26)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253,P=0.000<0.05);研究組進食時間(7.48±2.62)h 短于參照組的(66.32±5.63)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4.832,P=0.000<0.05);研究組肛門排氣時間(35.02±4.20)h 短于參照組的(43.01±4.26)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946,P=0.000<0.05);研究組首次排便時間(43.69±6.21)h 短于參照組的(75.36±6.32)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1.969,P=0.000<0.05);研究組術后住院時間(7.30±0.95)d 短于參照組的(9.87±1.0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491,P=0.000<0.05);研究組住院費用(13.69±0.75)千元少于參照組的(15.32±4.69)千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69,P=0.003<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指標對比(±s)
注:與參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0.00%(24/80),低于參照組的56.25%(45/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1.238,P=0.001<0.05)。
常規護理不能很好的對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實際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發現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術后恢復指標改善不理想[3]。針對常術后規護理情況來說,患者會發生較多術后并發癥,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以及腸梗阻現象,導致其自身的護理滿意度下降[4,5]。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發現快速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減少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6]。接受快速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更高。
本研究中對兩組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指標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研究顯示,研究組胃管留置時間、進食時間、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肖蘊琦[7]在《快速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在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對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有積極作用,且并發癥少,有著更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