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芳
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導致尿路結石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該病屬于泌尿外科常見疾病類型,患者主要為男性,占比約75%[1]。患者一旦發病,表現出明顯的疼痛以及血尿等臨床癥狀,患者必須予以及時有效的診治,也有極少比例患者可長期處于無自覺癥狀狀態[2]。目前臨床實踐中,針對該類患者主要予以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盡管可以實現一定的效果,但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患者滿意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必須積極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有效規避上述缺陷[3]。本院積極開展相關研究,探索分析針對接受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尿路結石患者予以圍術期護理的方法及效果,取得了有價值的經驗。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160 例接受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的尿路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8 例、女72 例,年齡28~72 歲,平均年齡(49.6±8.5)歲;病程0.5~8.5 年,平均病程(4.5±1.6)年;結石大小0.7~3.1 cm,平均結石大小(2.2±0.8)cm。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8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具有明顯的尿路結石相關臨床指征并經檢查確診,均接受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已對并發其他重要臟器疾病患者予以排除,同時排除無法耐受手術治療者以及資料遺失者。經征得患者及其監護人同意以及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護理實施干預,在實施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生命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嚴密監測。在完成手術后,繼續監測患者身體變化情況,針對并發癥積極落實常規干預措施及對癥治療[4,5]。研究組在對照組常規干預基礎上聯合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重點包含以下方面:①術前護理。在實施手術干預前,對患者積極實施心肺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以及排泄性尿路造影等系列監測檢查,排除相關問題隱患。針對極大比例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普遍存在的緊張、焦慮及恐懼等負性情緒,積極進行心理疏導,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努力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并針對患者及其監護人重點介紹手術治療的具體方式、必要性、重要性、基本原理和可以產生的重要作用等,引導其學習把握手術治療具體流程,確保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②術中護理。在實施手術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之間加強溝通協調,確保患者手術治療安全。在患者順利進入手術室后,首先幫助其建立起有效的靜脈通道,針對患者的呼吸、心電、血氧飽和度等各項生命體征實施密切監控以及準確記錄,隨時關注患者是否有感染性休克表現,相關護理人員在醫師正確指導下對設備的數據進行調試,并對相關數據進行準確記錄。③術后護理。在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后,確保患者在手術室繼續觀察大約1 h,對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壓等體征情況予以準確監測并記錄,一旦發現患者產生呼吸急促、胸悶以及血壓上升或下降等表現,必須馬上檢查雙J 管以及引流管固定情況和位置。一旦發現患者存在較為危險的情況,則立即予以救治。對手術創口傷口予以嚴格清潔和消毒,在確保患者相關生命體征維持正常范圍條件下,再護送其離開手術室,按規定落實工作對接。密切監測引流液的性狀、體量以及顏色等相關方面變化情況,同時對腎造瘺管瘺口敷料予以及時更換并確保衛生清潔,每天進行會陰消毒2 次,有效確保尿管及會陰部清潔,避免發生感染。由于雙J 管置入將會對患者膀胱形成不良刺激,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知識宣教,防止其不良情緒的滋生。引導患者監護人做好自我監護,避免患者產生感染。引導患者術后適量多飲水,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并保持正常排尿習慣。一旦發生不適,要及時聯系醫護人員進行處理[6,7]。
1.3 觀察指標 ①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為創口感染、局部出血、胸腔積液等;②術后相關指標情況。主要為下床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以及住院時間;③術后滿意度情況。應用自擬調查問卷進行收集整理[8]。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75%,低于對照組的3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引流管拔除時間(2.14±0.85)d、下床時間(3.26±1.05)d、住院時間(6.05±1.16)d,均短于對照組的(5.25±1.56)、(7.85±1.67)、(11.86±1.68)d,差 異 有 統 計 學 意 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患者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總滿意度為98.75%,高于對照組的8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術后相關指標水平比較(±s,d)

表2 兩組術后相關指標水平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術后患者滿意度比較[n(%)]
針對尿路結石患者而言,極大比例患者存在較為明顯的腰痛以及腹部疼痛[9]。其中結石較大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側腰部隱痛以及鈍痛,且在活動后痛感明顯加重[10]。結石較小患者則主要表現為平滑肌絞痛,痛如刀割,十分劇烈且突發。在發病狀態下,患者可表為面色蒼白、惡心、嘔吐以及冷汗等,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血壓明顯下降等,危及患者健康安全。同時,由于結石將在極大程度上直接損傷輸尿管以及腎器官周邊黏膜,因而普遍在劇痛后會產生血尿癥狀,且血尿嚴重程度將隨著黏膜損傷程度的加重而越發嚴重[11,12]。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預防,是有效防止結石病發生的重要方式。其中,最為重要的預防方法就是提高水分攝取量[13]。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是目前條件下針對該類患者實施治療最科學的方式,臨床效果明顯。但其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患者滿意度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因而在針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針對性護理,才能產生最佳效果[14]。本研究中,對照組均接受常規方式護理,研究組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圍術期針對性護理。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75%,低于對照組的3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引流管拔除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滿意度為98.75%,高于對照組的8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針對接受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尿路結石患者予以圍術期護理,效果顯著[15,16]。但是本研究納入患者樣本數量相對較少,觀察時間相對較短,可能對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產生一定影響。還需要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進一步加大樣本數量,延長觀察時間開展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對接受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的尿路結石患者予以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臨床效果,促進患者盡快康復。